

“康养”与“旅居”相结合 掀起养老新潮流
“我们曾经为母亲找过住家保姆,每个月上万元的费用花出去了,也无法让人完全放心。而这里不仅费用相对实惠,还有配套完善的康养服务和娱乐设施,母亲也说在这里有伴儿,她开心。”在体验过太平人寿“乐享游”社区的居住环境后,台州王女士一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王女士说,母亲上了年纪之后身体一直不好,近两年更是数次因病入院,她与丈夫两人均还未退休,着实没有太多时间照料。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受邀成为第一批体验太平人寿在台州定点合作社区的客户。跟随工作人员参观“乐享游”社区的时候,王女士发现这里的房间都经过全屋适老化、智能化设计,居住舒适度高;社区在日常生活中为老人提供生活服务、快乐服务、健康服务以及终身照料服务,还配备了24小时医护服务,日常监测老人的健康情况;配套的康复护理院还设有专业康复师团队,借助完善和先进的康复设备帮助有需要的老人进行康复训练。
更让王女士一家感到惊喜的是,“乐享游”项目汇集了遍布全国各地的养老基地资源,可为热爱出游的老人提供个性化定制旅游行程。老人既可以在临近居住地的康养社区“浸入式”体验丰富健康的养老生活方式,也可与家人一同选择“旅居”模式。
记者了解到,目前太平“乐享游”品牌已在浙江省内布局4城,与包括杭州富春颐养、青蜓·江南养生文化村、杭州和家御虹府长者之家等在内的7家养老领域的头部单位合作,为客户提供候鸟旅居服务。
近年来,太平人寿以“重中轻”发展战略推进养老服务全国布局,于2021年正式推出“乐享养老”服务品牌,面向中国长者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的需求,创建多种形态的养老服务方案。
据悉,乐享养老下设“乐享家”“乐享游”“乐享居”三大养老业务,其中,“乐享家”为持续照料健康颐养社区,为高净值客户提供高品质改善型养老服务;“乐享游”聚集全国特色城市康养旅居项目,提供候鸟旅居度假服务;“乐享居”是太平人寿与集团旗下子公司太平养老的协同联动项目,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居家养老服务。
截至2024年1月,太平全国布局养老社区突破50家,覆盖全国22省40市,其中“乐享家”15家社区,“乐享游”35家社区。
“共富养老”有望成为浙江新概念
挂灯笼、贴对联、写福字……杭城迎来初雪的时刻,两鬓斑白的长者们正在为即将到来的农历龙年新春做着准备,大堂、房间、走廊,就连院子里都挂满了喜庆的红灯笼,老人们三五成群聚在一处忙碌着。
这是中大朗颐(海盐)养老服务中心的一个画面,也是浙江省山区26县共富养老的缩影。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不仅意味着全民养老意识的觉醒,也使得城乡无差别化养老的构建工程迫在眉睫,要使“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真正落到实处,这也是擎绘山区共富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年来,浙江陆续出台养老服务相关政策,把养老工作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不断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比如,要2025年形成“居家+社区机构+智慧养老”的“家门口幸福养老”模式,使老年人均能获得方便可及、城乡均衡、优质共享的基本养老服务。同时,也对养老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要求,其中就包括“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完善养老照护服务”“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等。
据悉,自2023年起,浙江全省每年净增老年人约有70万人,到2025年户籍老年人口总数将近1500万人。农村尤其是山区海岛高龄、失能、留守、独居等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问题日益严峻,这都需要专业的机构来为山区海岛老人带去多元化、专业化的养老服务,抹平城乡养老服务的落差。
2022年,物产中大金石开启了山区26县共富养老示范区建设工程,并在2023年实现了江山上余、开化村头、缙云壶镇、淳安汾口等地10家机构的正式开业,实现了“优质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基本养老服务触手可及”,以产业化发展翻开共富养老事业的新篇章。
老有所养的答卷不止一种答案
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显示,到2035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人,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届时我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在巨大的养老缺口下,养老问题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让养老问题逐渐成为每个家庭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也让养老领域成为保险企业逐鹿热点,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养老生活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就目前来说,养老社区相关项目受各大险企青睐主要出于几大原因:首先,持续运营的养老社区能为保险资金长期资产配置提供解决方案,同时成为拉动保费增长、吸引投保的重要服务;其次,在我国保险行业转型升级、老龄化社会加深的大背景下,养老产业无疑拥有巨大的蓝海市场。它不仅符合政策导向,能满足人口老龄化的社会需求,还是帮助险企穿越转型周期,构建差异化竞争力的主要手段。
可以预见,有康养需求的人肯定不在少数,但鉴于不同群体的实际情况,如何做到“老有所养”的答卷显然不止有一种答案。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由保险公司推出的自营高端养老社区往往对客户经济水平要求较高,保险系重资产养老社区往往集中布局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且入住门槛较高,一般家庭难以负担。
而承担90%老龄人口养老需求的居家养老领域,保险企业作为构建居家养老服务的参与方,仍需要与其他社会力量紧密合作,如何在鱼龙混杂的第三方服务市场中择选到优质合作伙伴,并构建养老服务的评价、标准化流程也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业内人士表示,在老龄化不断加速的大趋势下,养老服务收入逐渐成为保险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人民群众养老服务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特征,保险公司可以差异化竞争。由于目前我国各类提供养老服务的专业人才相对紧缺,养老需求人群可支配收入存在较大差异,无论是重资产还是轻资产布局,保险公司首先要考虑的是根据自身资金实力和资源禀赋量力而行,控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