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岁患者家属反复跟医生吵架,结果被查出“老年痴呆”

老年人想要维持脑健康 须谨记“三个动”

2024-01-20

吴万振 专家名片 副主任医师,浙江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兼任浙江省医学会老年精神障碍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委员,浙江省神经科学学会理事,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委员,中国创新设计产业联盟健康工程创新设计产业联盟副理事长。长期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以老年痴呆、睡眠为主要研究方向,擅长老年痴呆的早期识别、记忆康复。 门诊时间 周三全天(灵隐院区) 周六全天、周日上午(三墩院区)

商报记者 徐文强 通讯员 郭俊

跟老伴吵完,跟病友吵;跟护工吵完,再跟医生吵;情急之下,甚至多次动手打人。去年年底,浙江医院收治了一名心脏病患者,当时,令周围人头疼的并不是患者及疾病本身,而是97岁的家属张爷爷(化名)。由于老人已严重影响病房秩序,在医生的建议下以及妻子的多次劝说下,今年年初,这位老人在陪床期间,前往该院精神卫生科做了一系列评估,正是这次检查也解开了其极端偏执、蛮横的根本原因——阿尔兹海默症(即老年痴呆)。

从温文尔雅到天天吵架,都是别人的错?

“他是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的,平常为人处世都很得体,很少发脾气,比较温和、好说话,但这几年不知怎么回事,经常为了一点点小事就大发雷霆,经常能跟家人、邻居,甚至路人吵起来,因为90多岁的高龄,大家怕他出事,只能让着他。”张爷爷的妻子介绍,最近一两年,由于老伴一直说“所有人都对我不好,都是对方的错”,性格越发刻薄、古怪,家中孩子、晚辈已不敢上门看望,只能通过电话了解其近况,逢年过节家中更是冷冷清清,在浙江医院被确诊为阿尔兹海默症时,她和家里人都有点惊讶。

该院精神卫生科主任吴万振表示,张爷爷的症状源于大脑认知功能下降,因此情绪出现了无法控制的状况,好在就诊还算及时,处于阿尔兹海默症早期阶段的他,仍具有生活自理能力,尚能配合治疗。住院期间,鉴于患者的超高龄,为防止其出现头昏脑涨、摔倒等情形,团队对其采取了“小剂量 缓慢加药”的温和治疗方案。

目前,经过半个月的治疗,张爷爷的情绪已趋于稳定,不再乱发脾气。后续如一切顺利,预计2月初,他将出院回家。届时,他和他的家人亦将迎来久违的团圆与和美春节。

年龄系最大危险因素,家人要留意一个信号

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症主要由基因、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等共同作用,通常起病隐匿,医学上根据患者的生活能力水平将其分为痴呆前阶段和痴呆阶段。其中年龄增长是已知的最大危险因素。

“与大家的普遍认为阿尔兹海默症就是记忆力明显减退、外出容易走失、疲乏无力的认知不同,轻度的阿尔兹海默症还有可能出现类似张爷爷一般的人格障碍,比如突然变得暴躁、不修边幅、自私、偏执、多疑等,另外,该病还有可能与‘抑郁症’混淆。”吴万振提醒,与明显的“性情大变”相比,老人持续的抑郁状态更容易被忽视为“心情不好”。从实际情况看,二者存在“一团乱麻”的状态——对老人来讲,抑郁症容易诱发老年痴呆,得了老年痴呆则常伴有抑郁表现,在临床上,即便经验丰富的精神科医生,仍要一边观察一边治疗,再确诊是哪种疾病作祟。

同时,专家强调,阿尔兹海默症尚无法治愈,及时就医干预可减缓病情发展,改善各类症状。简单来讲,当“认知功能”这辆车加速走下坡路时,越早介入,“拦住它”的概率就越大,如果到了后期,“医学之手”很可能无法抵挡住它的冲击力,病情不断恶化刹不住车,整个家庭都将被拖入深渊。

“我院作为‘国家脑健康与认知障碍规范化诊疗示范中心试点单位’,每天都会遇到相关患者,以我接诊的病例来看,最近几个月阿尔兹海默症的占比将近50%。”专家强调,一般情绪异常超过一周、记忆力下降状态持续一个月,且生活方式干预无效,就有可能存在痴呆风险;此时,应尽快就医排查是否存在病理性痴呆。作为家人,则须多留意一个信号,那就是“老人的整个状态明显跟平时不一样了”。而想要预防老年痴呆、维持脑健康,除了良好的饮食习惯,还需谨记“三个动”,即多动脑、多运动、多参加社会活动。多措并举,方可拥有一个自在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