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 (记者 叶晓珺) 昨日,某国有大行发布存款利率下调相关通知,本次挂牌利率调整主要涉及12月22日起新开办(或支取)的通知存款、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等存款品种,3个月、6个月、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期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除此之外,还对通知存款、定期存款(含大额存单)的最优惠利率水平作了优化。值得一提的是,在银行存款利率下行趋势背景下,部分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则宣布上调存款利率。对此,业内专家表示,这是一种阶段性、临时性措施,从中长期来看,接下来银行存款定期化趋势或有所缓解,部分存款资金或流向理财领域,对理财市场来说属于利好。
再迎降息,有国有大行最高下调25个基点
继今年9月国有大行下调存款利率后,时隔三个月存款利率再迎“降息”。
有业内人士表示,12月22日起,多家国有大行将再下调存款挂牌利率,不同期限的定期存款及大额存单利率下调幅度不等,降幅一般为10bp、20bp、25bp和30bp,存款期限涵盖一年期到五年期。
具体展开,昨日,某国有大行App就挂出《调整人民币储蓄存款利率相关说明》称,为进一步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和传导效应,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可持续性,该行自2023年12月22日起下调存款挂牌利率。
相关说明表示,本次挂牌利率调整主要涉及3个月、6个月、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期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其中,通知存款挂牌利率下调0.2个百分点,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等挂牌利率下调0.1个百分点,3个月、6个月、一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下调0.1个百分点,两年定期存款挂牌利率下调0.2个百分点,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
这是继今年6月、9月之后,商业银行再度集体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也是2022年9月以来,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经营需要和市场形势,第四轮主动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
与上一轮降息相比,此轮降息幅度接近,而且同样也是存款期限越长下调幅度越大。其中,1年及以内、2年、3年、5年期的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分别下调10BP、20BP、25BP、25BP。调降后,三年期挂牌利率将跌破2%,为1.95%。
据了解,实际的存款利率可在挂牌利率基础上加点,而本轮调降也涉及到利率加点上限。
有业内人士透露,大额存单利率下调幅度会比同期限的普通定期存款大,如2年期大额存单最高利率将下调25BP,3年期大额存单最高利率下调30BP。记者简单计算,12月21日,多家国有大行三年期大额存单年化利率为2.65%,下调30BP后为2.35%,按20万元存三年算,则三年利息将少1800元。
个别银行利率逆势上调
对于银行存款利率下调,一般情况下,大行牵头,中小银行梯次跟进,业内人士表示,这有助于稳定存款市场秩序,让存款市场利率调降平稳有序。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此前也分析,预计国有大行发挥示范作用,进一步下调存款挂牌利率,尤其是长期限存款的定价水平。假设未来银行继续下调挂牌利率10~30bps,测算对商业银行平均存款成本节约幅度大约在2-4bps。
值得一提的是,与以往紧跟大行降息步伐不同,今年年末个别银行的存款利率不降反升。
比如,11月初,广东鹤山珠江村镇银行宣布将整存整取1年期执行利率从2.1%调整至2.25%,上调15个基点;广西兴安民兴村镇银行对6个月和1年期2款“县域专属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上调30个基点和15个基点;河南淮滨农商银行宣布,自12月12日起阶段性上调新开户个人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起存金额大于等于1万元的执行上调后利率,利率最高上调幅度为15BP。
不过,综合梳理来看,这些银行“让利”的上调幅度约为5-15个基点,属阶段性举措且对起存金额有一定门槛要求
此外,根据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监测的11月各类银行定期存款平均利率,股份制银行3年、5年期存款利率调整情况较多,有涨有跌,上涨情况多于下跌情况。整体来看,1年及以上存款平均利率均环比上涨,其中3年期涨幅较大,环比上涨9.5基点(BP)。
业界表示部分存款资金或流向理财领域
对逆势上调存款利率的现象,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少数银行“开门红”推出的举措,是阶段性、季节性现象,相当于揽储的营销手段,此举对整个银行体系影响较小。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也指出,存款利率有升有降,反映国内存款市场机制在起作用,属于正常现象。但前提是国内存款市场保持正常竞争秩序,各家银行存款利率调整要满足自律组织要求及存款利率调整要与银行负债、净息差等实际经营状况相一致。
与此同时,某业内研究人士认为,从中长期来看,接下来银行存款定期化趋势或有所缓解,部分存款资金或流向理财领域,对理财市场来说属于利好,但这也要看理财产品自身净值波动情况,产品收益稳定才能吸引更多的存款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