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虎队传奇:

在中国空军最黑暗的时代登场 每损失1架飞机能击落击毁7.7架日机②

2023-12-02

牛鞭末端的航空队

飞虎队的辉煌很快被美国本土用来正面宣传。在日军凌厉的攻势下,珍珠港的装甲战舰被打断脊梁翻沉港内,麦克阿瑟丢下几万菲律宾的驻军败走澳洲,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在短暂的抵抗之后纷纷沦陷,而这支活跃在滇缅地区的小型孤军的表现却显得格外突出。

珍珠港事件三个月后的《生活周刊》某期杂志里,曾经展现过这样鲜活真实的上世纪40年代。翻过一篇讲童星秀兰·邓波儿成长烦恼的八卦新闻,接下来是大幅的图片报道:芒果林中简陋的中央飞机修理公司,摔得稀烂的日本飞行员,涂着鲨鱼头的掉漆战机,开吉普叼烟卷的老美。报纸广告上用整版展示陈纳德给通用汽车的书信:“在滇缅战场上我们用贵厂发动机驱动的战机击落200架敌机,没有因为发动机故障丢失过一架飞机,望再接再厉,中国陆军美籍航空志愿飞行队,陈纳德中校。”

飞虎队已经成为美国人民的明星,但此时的志愿大队也到了无法作战的低谷。然而,以寡击众的最艰难时期已经过去,美国的战争机器全面启动。实际上,珍珠港事件的当月,美国军方已经决定将这支编外的“志愿军”重新归建。

陈纳德自然不愿意将这支本属于中国空军的独立力量拱手交给美军,何况当下滇缅战事如此紧迫。更为可恶的是,来接班的居然是导致他离开美军航校的死敌比塞尔中校,一个“轰炸机制胜论”者。此人并不熟悉中国战场,如果他担任驻华美军航空兵总指挥,那将是一场灾难。但中缅印战区最高指挥官史迪威将军和陆军航空队司令阿诺德将军施加了压力,威胁将切断志愿大队本来已经非常脆弱的补给。

1942年3月,在蒋介石、宋美龄、史迪威和比塞尔的会谈中,蒋介石坚持未来的美军驻华航空队仍然由陈纳德指挥,意见被史迪威接受。驻华美军航空队将改编为一支美军航空特遣部队,由已经提升为准将的陈纳德指挥,原定接管这一职务的比塞尔担任驻印度的第10航空队指挥官,成为陈纳德的上司。一些老队员因为厌恶比塞尔,申请脱离志愿大队返回各自原来的陆海军部队服役。

陈纳德的几个主要中队长留了下来,成为新成立的特遣队第23大队的中坚——这就是新的飞虎队。陈纳德将军还动用东方式的谋略,申请让比塞尔的第10航空队第16中队来昆明轮战,并借机将这支部队纳入自己旗下,再未归还。在接下来的9个月里,飞虎队又击落了149架来袭的日机,并向华南、缅甸和印度支那的日军倾泻了数百吨的TNT。

1943年1月的卡萨布兰卡会议上,罗斯福总统鉴于志愿大队的突出战绩,以及杜利特轰炸东京取得的奇袭效果,认为轰炸日本将极大地鼓舞中国人民的士气,因此特批成立驻华美军第14航空队,陈纳德为少将指挥官。

陈纳德战术

第14航空队的战术,明显带有当年滇缅作战的影子。中国军民先在靠近敌占区的前方建立秘密的前进机场,储备油料和弹药,美军每日派出远程的P-38战斗机对日占区后方的基地进行照相侦察,把握日军车站、渡口和机场的动态,一旦发现机会就派战斗机进驻前方机场,以此为跳板发动出其不意的远距离突袭。

同时,陈纳德还利用中国的战略纵深建构出一套遍及乡村城镇的空袭预警网络防卫日军的空袭,并得到了中国民众在人工和后勤上的全力协助。那是一幅欧洲战场上看不到的军民一体抗战场景,没有推土机和压路机,中国劳工用石磙碾平泥土跑道,用锄头铁锹和柳条框建设油库和弹药库,小孩子们偶尔还可以得到美军散发的糖果巧克力。民工是第14航空队最有效的武器之一,地面作战被日军攻克一些机场,新的前线机场很快又会建成。日军飞机来轰炸过后,民工立刻前去挖土修补弹坑,好让空中的战机能安全返航。从老河口的前线机场出发可以威胁到北平、徐州、南京和上海,而从湖南衡阳和遂川的基地出发,则可以威胁到台湾海峡。

自此开始,陈纳德终于可以将其战术轰炸理念付诸实施,北起济南—黄河一线,南到河内仰光,东至台湾本岛,西跨香格里拉和怒江,一支混编的战术航空队成为主宰。与盟军在意大利登陆相呼应,中国空战的转折点来了。

空袭台湾是中美空军多年的愿望。“第一次飞临日本上空的,是中国空军。而第一次空袭台湾的,也是中国的空军。”早在1941年,陈纳德就曾策划由飞虎队空袭日本本土,如果那次获得成功,则后来杜利特也无须冒险空袭东京了。

第14航空队突袭台湾新竹基地,是一场将上述战术发挥到极致的硬仗。P-38侦察机对台湾进行了600多次照相侦察;江西遂川的秘密基地储备了足够的炸弹和油料;新式的P-51野马机也进入了第14航空队。在大卫·希尔的指挥下,先起飞一批老式的P-40战机作为佯动欺骗日军,主力的B-25机群和护航的P-51、P-38机群则从遂川起飞,低空飞行近1200公里,成功对新竹基地进行轰炸,将日军海航基地及其空中训练的若干战机击毁。

这次轰炸直接导致了1944年日军的“一号作战”,日军以40万兵力猛攻从湖北到华南的各个中美空军前进机场,并夺占了威胁最大的江西赣州与遂川、广西的桂林和柳州等基地。如果说日本海军的“神风特攻”是美国海军节节逼近下的顽抗,“一号作战”则可以视作第14航空队直接威胁日本本土情况下,日本陆军的孤注一掷。在“一号作战”中,第14航空队的战机在恶劣的天气和低能见度情况下,依靠简单翻译成英文的粗略地图,冒着日军的防空炮火反复出击,重创了湘江流域的日军地面部队。

每当第14航空队的战机出现在上海、南京等敌占区中心城市,在中山陵燕子矶上空与日机接战,涂有星徽的战机绕城低飞时,城区市民纷纷不加躲避地在屋顶观战,江上船夫亦大胆站在船头招手。饱受战争摧残的国人明白,日本人的日子不长了,我们的军队很快就要打回来。中美航空部队已经不再是一支单纯的战术单位,而变成中国和盟国的象征。

到太平洋战场胜利之日止,第14航空队保持了1:7.7的优势交换比,即每击落击毁7.7架日机才损失一架美机。在中缅印战场上有超过4000架日本战机被摧毁,110万吨的日军运输船被炸沉江海,1000多台铁路机车和近5000辆各式运输车辆被中美空军战机打成废铁,此外还摧毁了数百座桥梁。其中2054架日机,超过一半对地攻击的战果来自第14航空队。中国天空最困难的时期已经成为历史。

飞虎血脉的传承

1945年8月1日,第14航空队指挥官陈纳德将军离开了这个他战斗了8年的国度。去机场途中,成千上万的中国军民走上重庆街头送行,陈纳德的司机深受触动,关上发动机。而热情的送别人群将专车一路推到了机场。

飞虎队的得名来自于最早美籍志愿大队战机上的鲨鱼头涂鸦,后来由迪士尼公司设计了带翼小老虎的大队徽章。从狭义上讲,飞虎队应特指美籍志愿大队以及之后的第14航空队第23大队。但热情的中国民众和记者将其推而广之,整个第14航空队,所有抗战期间驻华美国航空兵都受到了同样待遇,包括:保卫滇缅航线、抗战后期移师中国昆明和柳州航空站的第10航空队;装备B-29超级空中堡垒驻防于成都周边,轰炸日本本土、台湾岛的第20航空队轰炸机部队,乃至1944年进占菲律宾轰炸中国东南沿海的第5航空队等。这些美军部队都佩戴了中国战场特有的“军民一体协助”证章。

但真正的飞虎队只有一个,和参加不列颠空战的美籍“老鹰中队”一样(后来发展为美空军战斗机第4大队),作为这场艰苦战事中最早的老鸟而被传承。70年后,美国空军第23战斗机大队的A-10“雷电II”攻击机仍然保留滇缅战场的“鲨鱼头”,并在尾翼上标有FT字样(飞虎队的首字母缩写),成为美国空军唯一的特例。(完)

据国家人文历史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