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报记者 张馨予 陈敏娜 陆雨婷 通讯员 杨悦 彭颢舒 罗紫铭
中国与中亚国家山水相连。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使者张骞自长安出发,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国同中亚友好交往的大门。千百年后,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数字贸易弄潮儿齐聚杭州,续写千年友谊,为中亚经济注入新的动能。
2023年11月22日至24日,杭州市人民政府、浙江省商务厅、杭州钱塘区人民政府及浙江工商大学携手亚洲开发银行在中亚区域经济合作(CAREC)框架下,于杭州市共同举办“2023中亚区域经济合作(CAREC)创新周与数字经济之旅”系列活动。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海陆联通、丝路交汇,此次活动的举办对于推动中国与中亚地区的科创与贸易合作有着标志性和里程碑式的意义。作为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重要配套活动之一,活动集成了会、展、数字经济考察三大板块,近60名来自阿塞拜疆、格鲁吉亚、蒙古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九个国家的政府、高校、企业、孵化平台及创投机构以及亚洲开发银行的代表出席相关活动。
全球首发!重磅签约!中亚经贸合作势头强劲
在11月22日上午举办的“2023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国际创新大会”上,一场“沙与海”的对话热烈开启,多个国家的政企代表探讨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携手的机遇,丰富中国—中亚合作新的时代内涵。
首次中国行,杭州是最合适的东道主之一。“杭州的电商平台交易量和第三方支付能力全国第一,互联网人才净流入率也多年保持全国第一。”杭州市商务局党组成员、总经济师武长虹介绍,“说起数字经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杭州。”杭州作为中国数字经济高地的发展经验,以及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多国在科创生态与跨境电商发展领域取得的成果与发展方向,为进一步开展多边合作提供了框架和依据。
项目签约是此次活动的一大亮点。
杭州市商务局与巴基斯坦开伯尔-普赫图赫瓦投资与贸易委员会签订合作备忘录、与Ozone签订战略合作;来自中国和中亚的代表共同发起成立“全球电商教育发展联盟”、共同开启“中亚创新合作中心”的共建合作。签约项目涉及人才教育、产业合作等诸多领域,为双方产业合作注入新动力,开辟互利共赢的新前景。
中国与中亚国家经济互补性强,经贸合作势头强劲。
下午,“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创新解码——合作网络与商务对接活动”举办。来自吉尔吉斯斯坦高科技园和格鲁吉亚未来实验室的负责人分别介绍了中亚地区各国的科创发展现状和需求。钱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区政府党组成员李俊女士向外宾作了杭州钱塘区营商环境宣介。
“我们是中亚地区的第一个虚拟经济园区,现有超过350家企业入驻,作为一个以出口为导向的高科技园区,我们要通过高科技产业推动经济发展”,吉尔吉斯斯坦高科技园负责人表示,中国给吉尔吉斯斯坦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合作。
提起跨境贸易,不得不提到此次会议的举办地钱塘(新)区的金字招牌——2014年诞生于钱塘的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下沙园区)。2015年,下沙园区成为全国首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正是依托这一全国起步最早、单量最大、品类最全、生态最优的跨境电商产业园,杭州实现跨境电商平稳发展。
近年来,钱塘大力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建立中国(杭州)跨境电商学院,培养高端跨境电商人才;对落户钱塘的跨境电商平台、电商企业等运营主体,给予一定运营资助;将“六体系两平台”等成熟管理经验在全国试点城市进行了推广复制,在下沙园区挂牌成立了全国第一家跨境贸易法庭——杭州互联网法院跨境贸易法庭……一系列动作助力杭州平稳发展跨境电商,创新实践赋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带动更多中国品牌扬帆出海。
活动上,和达高科海聚中心、新加坡杭州科技园等钱塘多家园区与来自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高科技园区共同签署了双园共建共享意向书。
班列飞驰,联通万里。十年来,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中国与中亚国家全面对接、深化合作,不断取得丰硕成果,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在论坛上,与会中外人士期盼,陆海携手发挥优势,深化互联互通,为中国—中亚合作带来新机遇和新图景。
一顶手工花帽 一块百年门牌 搭建跨境电商人才共育桥梁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需求多,要求高,培养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任重而道远。
下午,“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创新与发展国际会议”同步举办,土库曼斯坦财政经济部计算机技术司、浙江大学中国数字贸易研究院、中亚大学、中国(杭州)跨境电商学院、阿拉木图管理大学的领导分别围绕中国和中亚的科创人才及跨境电商人才教育展开了探讨。
“流利的外语能力、足够的国际贸易知识、熟练的数字技术运用都是我们对于未来培养跨境电商高质量、专业性人才的培养标准和期许。”在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数字技术加持下跨境电商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中国(杭州)跨境电商学院院长厉小军表示,“我们将建立人工智能+元宇宙赋能中心打造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跨境电商研究基地,并推进中国—中亚跨境电商研究院建设来实际落实海外合作及共建计划。”
会上,中国、中亚与会人员在持续加强政、企、校联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管理大学副校长、技术商业化中心主任肯德里克·怀特表示,希望通过与中方合作共商共建更加适合哈萨克斯坦的人才培育机制。据了解,目前,哈萨克斯坦已经建立了由政府牵头的数字技术中心、能源技术中心等技能指导中心对口孵化专业性行业人才。
数字经济背景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遇不断。在圆桌论坛环节,多国代表围绕联合培养国际化创新创业及跨境电商人才提出了战略方向和合作框架。
浙大城市学院怀卡托大学联合学院打造全球跨境电商品牌与设计创新中心,通过校企课程共建,6个月培养创新设计人才,专利获得率达70%;杭州职业学院通过建立8个跨境电商系统创新中心打造“多边形”人才,每年创造出的经济效益超过6000万;浙江外国语学院瞄准跨境电商“直播+”赛道,产教融合,链接合作企业1个月完成600场跨境直播……
共谋发展,不仅收获了丰硕的合作成果,中外高校也感受到了真诚与热情。在现场,浙江工商大学与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威斯特敏斯特国际大学对于未来合作充满信心,并互赠了表达美好祝福和民族特色的浙江工商大学百年校庆大门模型和乌兹别克斯坦手工花帽,“期待能够和中方共同规划制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路线,希望这是我们和中国合作的第一步。”
联动共建更多元,更开放,更持久的跨境电商合作机制。共商跨境电商人才共育新趋势新机遇。未来两天,来自中亚各国的代表还将参与到“2023丝路电商国际合作论坛”中,分享中亚各国在跨境电商发展战略、政策研究以及企业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