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学生将拆除的快递包装丢进绿色回收箱
商报记者 王彬彬 文/摄
“平时每天的快递量在5000单左右,这几天双11,峰值大概是平常的两到三倍,一天能有15000单。”11月11日的中午,在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菜鸟驿站,陆陆续续能看到不少学生们前来取走自己的包裹,其中不少学生选择在驿站留下快递包装,门口的绿色回收箱已被快递包装填满。
驿站外有一个绿色校园活动专区,墙上的高清电子屏上,正在显示到站取件、纸箱回收、旧衣回收、当年减碳量等数据。这是今年双11期间,菜鸟联合全国近百所高校推出的“校园碳资产管理系统”,杭州师范大学菜鸟驿站正是试点之一。屏幕上跳动的数字,记录着师生们的每一次绿色回收行为。
连续7年绿色回收 数字化优势助力物流减碳
“每天入库的快递单量在5000单左右,回收的纸箱差不多接近3000件。” 林高瑜是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菜鸟驿站的站长,也曾是杭师大的一名优秀毕业生,电商相关专业的他,在大学期间就开始接触物流,接触菜鸟,如今做驿站已经快8年了。他告诉记者,最近几年驿站持续在做绿色回收,学生们也已经养成在驿站拆除快递包装进行绿色回收的习惯。
回收来的快递包装怎么实现循环再生?记者了解到,驿站回收来的快递包装会被用于二次寄件或再生再利用。在菜鸟驿站,消费者寄出的快递中,近一半会使用回收的旧快递包装,而无法二次使用的包装,则会被打成纸浆再制成作业本,由公益机构送给小学生。
今年已经是菜鸟第七年开展快递包装回收。双11期间,菜鸟还对绿色回收进行了升级。除了快递包装回收外,还拓展了服饰、鞋靴和旧书等品类的回收,参与回收活动还可以领取回收金。11月1日到20日期间,全国消费者在菜鸟驿站取件后将快递包装留下,再通过现场扫码或菜鸟APP内承诺回箱,即可领取回收金;通过菜鸟APP进行旧衣、旧鞋、旧书线上预约,免费上门回收的方式,可以领取回收金,或选择鸡蛋或纸巾。
“有次我注意到,有位同学一天领了50多个快递包裹,每回收一个快递纸箱就能领取至少0.1元的回收金,一共是5块多,根据规则满6元就能提现。”林高瑜告诉记者。杭州师范大学的一名大三学生张欣钰,是“互联网公益部”社团的成员,也是菜鸟绿色回收活动的志愿者。“以前自己的旧衣物一般是选择丢弃,现在参加菜鸟的旧物回收活动,这样既把旧衣服清理了,也能做公益。”
截至11月11日10时,消费者通过菜鸟回收快递包装、旧衣、旧鞋等产生的回收行为已超过百万次。截止到11月7日,菜鸟已完成数百万次的回收,回收物包含纸箱、旧衣、旧鞋、旧书等。在线下,菜鸟驿站快递包装回收成为主流。全国所有驿站中,校园驿站绿色回收参与度最高,大学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减碳生力军。而在菜鸟APP线上渠道中,旧衣回收成为消费者参与度最高的品类,其次是旧鞋、旧书。
师生碳账户+数字化管理大屏
让绿色减碳可视化
你知道一次回箱能实现的减碳量是多少吗?答案是37g。简单的数字,背后有着一套较为复杂的计算逻辑,包括回收的纸箱以及步行往返驿站减少交通工具带来的减碳量,是对一次绿色回收行为全过程进行综合计算。
如今,高校启用“校园碳资产管理系统”后,师生可及时查看参与绿色回收包裹的减碳量,让师生对自己每一次回箱或旧物回收所带来的减碳值一目了然。同时,每一次绿色低碳行为,都将汇入学校总体减碳量,师生还能查看十大减碳学校的排名,鼓励学生在校园菜鸟驿站参与绿色回收。
菜鸟校园驿站总经理周胜辉表示:“碳资产管理系统有几个核心板块,一是菜鸟APP校园生活板块上的师生碳账户,二是我们为高校提供的数字化管理大屏,三是线下所开展的绿色公益活动,形成了一整套校园减碳解决方案。我们也将发挥自身的优势,调动更多社会资源,助力全国高校的“绿色校园、数字校园、美丽校园”建设,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我们正在扩大覆盖学校的范围,助力绿色校园建设和高校双碳数字化。”
据了解,“校园碳资产管理系统”目前已在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等相继落地,高校绿色物流数字化管理大屏和绿色活动专区正在百所高校内逐步开通使用。“我们希望通过升级高校智慧物流绿色解决方案,打造绿色低碳专区,践行ESG+旧物回收再造绿色减碳行为,为高校师生提供绿色物流碳账户,数字化管理大屏,和高校建立长效的绿色减碳数字化管理、运营、师生实训实践机制和体系。”菜鸟驿站高校合作行业专家昌雪莲说道。
全国菜鸟驿站参与绿色回收,近百所高校启动“校园碳资产管理系统”,菜鸟让绿色物流落地有声,步入人人可参与、人人看得见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