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 (记者 叶晓珺) 风水轮流转,短剧行业也迎来爆发式增长。有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短剧市场规模相当巨大,相当于2021年电影市场规模(470亿元)的40%,另有数据显示,2021年微短剧全年备案数只有398部,但到了2022年备案数飙升至近2800部,同比增长了600%。业内人士表示,短剧赛道将进入“内容为王”的阶段,未来一年中将有细分领域的头部玩家脱颖而出,同时预测,受益于AI技术等多方面因素,未来“短剧+游戏”的模式也将会越来越普遍。
短剧概念股成热门风口
今年以来微短剧市场蓬勃发展,“做小做微”也成为文娱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据德塔文《2023年上半年微短剧市场报告》,2023年上半年共上新微短剧481部,超过了2022年全年上新的454部。与此同时,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数据,2023年前三季度,有349部7855集网络微短剧备案,已经超过去年全年。
成本低、周期短、高周转,这都是微短剧备受资本青睐的原因。近日,A股短剧概念股也是相当活跃,截至昨日收盘,天威视讯已持续涨停,收报11.65元/股,换手率0.36%,成交量2.87万手,总市值93.50亿元,这已是该股录得第6个涨停板。龙虎榜数据显示,该股近6日内因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涨幅偏离值累计达20%,2次上榜龙虎榜。
而在前一日收盘,短剧相关概念股连掀涨停潮,其中天威视讯、龙韵股份均连收5个涨停板,中文在线“20cm”涨停,掌阅科技、欢瑞世纪涨停,唐德影视、海看股份涨超10%。
中文在线表示,公司庞大的IP资源将成为“微短剧”和“互动视频游戏”内容创意的上游源泉。未来随着市场对于多样化题材需求的大幅提升,公司拥有海量的IP会形成更高的壁垒,内容优势明显。同时在技术创新上,公司已推出的AI大模型,可用于故事提炼、剧本创作等环节,提高了内容生产效率。
事实上,近年来,短剧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2023年6月的4000万元月充值金额增长至10月的6000万元,中信建投研报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亿元至300亿元,明年有望延续高增长。
对此,银河证券也认为,短剧市场年内增长迅速。叠加后续行业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剧目的质量和短剧的付费率转化逐渐上升后,估计短剧市场明年有望达到500亿以上的市场规模。
持续深耕和加码微短剧赛道
短剧赛道火热正当时,国内小程序短剧贡献份额较大。有机构认为,考虑到付费转免费模式、账号经营等多元化变现方式,以及短剧出海等,短剧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空间尚未充分挖掘。
西南证券表示,短剧产业链主要分为短剧生产和分发两个环节,参与者包括网文/游戏公司、MCN机构、影视公司和长短视频互联网平台。
而产业链包括上游的IP获取、中游的内容制作和下游的分发播出,产业链上下游的积极参与推动了供给的井喷。比如,上游IP获取方面,保底+分账的模式被广泛采用,从而撬动了PGC(专业生产内容)、UGC(用户生产内容)剧本的供给。制作方会从IP版权方采购版权后用于改编成短剧。中游内容制作方面,制作公司基于获取的IP或者自有的网络文学作品,构思主题、情节,并借助编剧、拍摄、演员、特效后期等手段完成短剧制作。下游分发播出方面,短剧主要通过各大社交媒体平台播放,如抖音、快手、微信、B站等。这些平台主要以买量费用作为收入来源,也可以通过专门的短剧平台播出。这也将迎来短剧赛道的快速成长期。
此外,以小游戏为代表的轻量化游戏模式或将迎来新的风口,招商证券就指出,受益于今年AI技术的推广,新的商业模式,以“短剧+游戏”为代表的模式会越来越普遍。AI/MR等技术的结合也有望进一步打开短剧的想象空间。未来,短剧行业的发展方向包括出海、AI赋能短剧、互动&游戏性等。
对于后市,天风证券表示四季度依然看好传媒板块机会,短剧方面看好相关已有布局公司,建议关注:中文在线、柠萌影业、华策影视等。
不过,业内人士也指出,微短剧赛道将进入“内容为王”的阶段,未来一年中将有细分领域的头部玩家脱颖而出。随着专业团队入局,精品内容议价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商业模式也将呈现多元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