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驾驶战机的唐胜杰。
北京时间10月26日19时34分,驾乘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三名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成功入驻中国空间站。其中,1989年出生的唐胜杰,是迄今为止进入中国空间站的最年轻一员。从一名农村娃成长为空军飞行员,34岁的他经过了怎样的历练与转变?
他曾开过6种战斗机
未满30岁参加预备航天员选拔
记者面前的唐胜杰,笑容中略带腼腆,态度直接坦诚。
2018年,未满30岁的唐胜杰参加我国第三批预备航天员选拔,“我是六七月(份)收到航天员选拔通知的。当时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因为这个概率太小了。”
今年34岁的唐胜杰,1989年12月出生在甘肃定西的一个农村家庭。
2003年10月15日,中国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杨利伟第一次代表中国人奔向太空,是当时还是初中生的唐胜杰对航天员的初印象。
从小对军人的崇拜和对军旅生活的向往,让唐胜杰在高中毕业那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报考军校。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发射升空。
唐胜杰回忆道,当时是他入伍空军航空大学的第一年,学校组织他们在操场看直播,他觉得特别震撼。
2012年,唐胜杰从空军航空大学毕业,成了一名优秀的飞行员,“到飞行部队之后,我更注重培养自己的飞行能力跟作战能力,飞过6个机型,后来就参加了第三批航天员选拔。”
2020年9月,经过层层选拔,唐胜杰从众多报名参选的飞行员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中的一员。随着身份的转变,多方面的压力也随之而来。
经过严格选拔
他入选神舟十七号乘组
按照航天员训练大纲,第三批航天员开展了八大类两百余项训练。从身体到精神的磨炼,从耐力到专业知识的提升,这些都是成为航天员的必经之路。其中,72小时睡眠剥夺训练让唐胜杰印象深刻。
“空间站的任务中,一些应急的突发状况需要人长时间去处理,所以对人的精神、毅力等都提出了很高要求。(从)进入这个任务,到一直完成这个任务,我觉得对自己的信心有(了)更高的认识。”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唐胜杰完成了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学习了上百门课。经过严格选拔,唐胜杰与汤洪波、江新林一起入选神舟十七号乘组。
此次神舟十七号发射是中国空间站应用阶段的第二次飞行任务,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十二次载人飞行任务。唐胜杰格外清晰地记得接到命令的那一天,“6月27日宣布的命令,是我们沙漠野外生存训练结束返京后的第二天,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阶段的转换。”
期待以不一样的视角
去观察美丽星球、宇宙奇观
唐胜杰说,从那一天开始,他要面对将执行的飞天任务,主要包括空间站平台的维护、维修,以及一系列的科学实验。这些工作的背后,都是航天员们异于常人的高负荷“备战”。
“印象比较深的体能训练是攀岩,每次整个小臂都特别累,一点力气都没有。因为出舱任务中有些位置的可达性不是特别好,所以要靠小臂的力量去够那个位置,对力量、出舱能力、操作技能要求(都)比较高。”
通过前期充分的准备工作,唐胜杰对于完成飞行任务充满信心。
“希望这次飞行的一些科学实验成果,(能)为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和科学发展作出一些贡献。我也非常期待在太空中以不一样的视角去观察我们美丽的星球,观察宇宙的奇观,记录下难忘的回忆和经历。”
据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