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记者 叶晓珺)《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落地已满一周年,个人养老金产品逐渐丰富。Wind数据统计,截至10月25日,个人养老金基金、养老金理财产品、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规模皆在扩容,但表现却不尽相同,据统计,养老金基金逊于理财,其中19只理财产品悉数浮盈,而养老金基金正收益者寥寥。值得一提的是,市场对个人养老金政策升级预期不断升温,目前各家银行已经正式打响了个人养老金非试点地区的预开户大战。
19只理财产品悉数正收益
有公开数据显示,截至10月25日,内地19360只公募基金中约89%的产品在过去一周收益率为负。这也使得投资者越来越在意理财的稳健增长,并保障居民养老投资需求,对包括养老金理财、养老金基金、特定养老储蓄等在内的个人养老金产品的关注也随之提高了。
目前阶段,广义上的养老金融产品可分为养老产品和个人养老金产品两大类,二者皆属于长期限产品。狭义上的养老产品,即个人养老金制度下,投资者通过个人养老金账户投资的养老金理财、养老金基金、特定养老储蓄以及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每个年度各类产品在12000元范围内可享受免征个人所得税,因此这些产品也被称为税优产品。
据Wind数据梳理,截至10月25日,个人养老金基金、养老金理财产品分别达167只、19只,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则扩容至78只。
其中,市场现存的167只个人养老金基金中,绝大多数产品过去一周的收益率亦告负。今年以来,实现正收益的产品仅有6只;拉长时间来看,成立以来实现正收益的产品仅有5只。
在存续的个人养老金基金中,按成立以来的收益率看,共有158只产品实际表现为亏损。其中,亏损幅度在10%以上的产品共有40只,占比接近四分之一;亏损幅度大于5%的产品则多达87只,占比过半。
与之相比,银行理财公司推出的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表现明显更为稳健。截至10月25日,全市场19只养老金理财产品中,今年以来全部实现正收益。与成立时间较晚因素相关,19只养老金理财产品自成立以来的收益率也全部为正。
具体来看,上述19只产品成立以来收益率在0.2%~5.5%之间。业绩排名第一的产品是由农银理财推出的“农银同心·灵动360天L”,成立以来收益率达5.46%;紧随其后的是中银理财旗下的两款产品,收益率分别约为2.99%、2.95%。
值得一提的是,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此前发布的研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上半年,11家理财公司共存续51只养老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5.05%,所有产品均录得正收益。相较之下,彼时存续的237只养老目标基金,上半年平均年化收益率仅为0.13%。
综合而言,无论是养老产品还是养老金产品,银行理财的业绩全面胜于养老基金,费率也远优惠于养老基金。
各大银行争抢非试点地区预开户
2022年11月2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启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等36个城市和地区成为“先行者”,如今,个人养老金业务落地已一周年。市场对个人养老金政策升级预期不断升温,目前各家银行已经正式打响了个人养老金非试点地区的预开户大战。
其中,中国银行在其手机App上的个人养老金页面上线了非试点地区预约开户功能,即使不是中国银行手机银行用户也可以填写信息预约开户。同时还推出了个人养老金账户养成计划,投资者分享开户信息,预约开户,缴存及存满都能获得相应的“微信立减金”奖励,时间截至10月31日。
不仅中国银行,其他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也纷纷发力。例如,浙商银行开发了针对非试点地区的个人养老金业务预约的小程序通道;江苏银行无锡分行也对外表示,目前无锡市可先办理预开户,待全国全面放开后,再正式开户,并对此推出了个人养老金业务预约有礼活动;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也上线预约开户功能,待投资者所在的社保参保城市成为试点城市后,即可自动为其开户;招商银行温州分行正在开展个人养老金预约开户有礼活动;工行北海分行对外介绍称,截至9月末,分行个人养老金预约数540户,预约开户数位居全区第一。
业内人士纷纷看好个人养老金发展的广阔前景,并表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个人养老金制度持续完善,覆盖城市不断扩容,有利于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促进社会长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