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 (记者 郭雨昕) 广汽三菱退出中国市场的传言终于尘埃落定。10月24日,三菱汽车公司宣布,推进广汽三菱汽车中国业务的结构性改革,三菱品牌汽车在中国的本地生产将终止。广汽集团同日发布公告称,拟对广汽三菱、广汽三菱汽车销售公司实施股权调整等重组事项。重组完成后,广汽三菱将成为广汽集团全资子公司,广汽埃安则将利用广汽三菱工厂实现增产扩能,计划2024年6月实现量产。广汽集团表示,本次重组有效避免了广汽三菱解散清算,尽全力保障了消费者权益及协助员工再就业。
广汽集团两元购
广汽三菱将成广汽全资子公司
10月24日晚间,广汽集团发布《关于广汽三菱重组的关联交易公告》。公告称,为改善广汽三菱经营现状,更好地盘活和利用现有产能和资产,经股东各方协商一致,拟结合基准日的审计评估和清产核资情况,对广汽三菱及销售公司实施股权调整等重组事项。
在广汽三菱的债务清偿方面,三方股东共同向广汽三菱及其销售公司增加投入用于清偿债务,其中广汽集团投入不超过15.77亿元,其他两方股东投入总额不少于广汽集团所增加投入金额。债务偿清后,广汽集团将以1元对价分别受让三菱汽车、三菱商事持有的广汽三菱30%、20%股权,受让完成后,广汽三菱将成为广汽集团全资子公司。
虽然合资板块严重承压,但广汽集团在自主板块补位十分迅速。公开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9月份,广汽埃安销量再度突破5万大关,1-9月累计销量35.1万辆,同比增长92.51%。借助此次重组,广汽集团计划利用广汽三菱现有核心资产,用于子公司广汽埃安的产能扩充,解决产能瓶颈。广汽三菱拟将评估值约为4.42亿元的可利用设备等出售给广汽埃安,将评估值约为17.80亿元的土地、厂房以拟约1.3亿元/年的租金出租给广汽埃安。同时,为保证日常经营资金的需要,三方股东拟在完成受让后向广三销售公司增资4.5亿元,其中广汽集团增资2.25亿元。
合资板块日益边缘化
广汽三菱已正式停产近半年
同一日,三菱汽车公司官网也发布了关于中国业务结构变动通知。三菱汽车在通知中表示,在过去2-3年里,中国汽车产业面临急剧的市场变化,向电动车的过渡比预想的还要快,公司计划在2022年12月投入新型车等挽回销售,但计划未达标,从今年3月开始为了调整库存,停止了工厂的运转。基于此,本公司对中国战略进行了彻底的重新审视,并终止中国三菱品牌车辆的本土化生产。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日系品牌之一,迄今为止三菱汽车入华已有50个年头。广汽三菱则成立于2012年,由广汽集团与三菱汽车、三菱商事以50∶30∶20的股比共同投资设立,年销量曾在2018年来到历史巅峰,达14.4万辆,但此后便开始了断崖式下滑。2019年~2022年,广汽三菱的销量分别为13.3万辆、7.5万辆、6.6万辆和3.36万辆,分别同比下滑7.64%、43.62%、11.99%和49.13%。广汽集团披露的数据显示,广汽三菱2022年度营业收入为41.30亿元、利润总额为-13.49亿元。今年以来,广汽三菱经营情况进一步恶化。截至2023年3月31日,广汽三菱经审计总资产为41.98亿元、总负债为56.13亿元、净资产为-14.14亿元,已经资不抵债。
前有广汽菲克资不抵债破产,后有此次广汽三菱退市,由于面对电动化浪潮和自主品牌的强势冲击,广汽旗下合资品牌近年来全面下滑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对于广汽集团来说,本次对广汽三菱进行重组,可最大限度盘活及利用广汽三菱核心资产,解决广汽埃安产能瓶颈,节省新建工厂时间及投资成本,抓住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市场机遇,促进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持续稳定发展,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符合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