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接14版
我与冠军面对面
周日,我有幸报名参加商报小记者实践营组织的“冠军面对面”活动。
全青会冠军得主冯宁是我的偶像,一想到要见到我期盼已久的偶像,我是既开心又激动,好不容易盼到周末,我们面对面地坐了下来,开始采访。
冯宁哥哥给我们讲述了自己的运动生涯。因为场地自行车不像其他体育项目一样容易出成绩,它需要经历漫长的训练和不断的晋级才能参加一些国家级赛事。除了漫长的等待和不断的积累,对运动员来说还有严苛的年龄限制,想要出成绩还要具备良好的心态和耐力。
最令我感动的是,冯宁哥哥讲道,场地自行车训练时为了达到人车一体,经常会出现人仰马翻的状况,摔得遍体鳞伤对他们来说是很平常的事,但这些困难都没有阻挡他对场地自行车的热爱。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奋力拼搏的体育精神。
退役后的冯宁哥哥也依然没有和他心爱的体育事业分开,他在余杭少体校培养了很多优秀的运动员。这次和冠军面对面,让我从冯宁哥哥身上学到很多:做任何事情要有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我也从他的身上感受到坚持和勇敢,这些都将在之后的学习道路上鼓舞我不断前行!
商报小记者(半山实验小学)吴虹依
从冠军身上学到的事
今天,我参加了商报小记者实践营“冠军面对面”活动,见到了场地自行车全国冠军冯宁,这位大哥哥特别帅,也很平易近人,我们提出的问题千奇百怪,但他都很耐心地回答了。
现场,他拿来了训练所用的一辆场地自行车。这辆自行车长1.55米,车轮是26寸。他向我们介绍道,训练车跟比赛用的自行车是不同的,最明显的区别就是车轮,比赛用车后轮一般是封闭的。
场地自行车的比赛场地也大有讲究,它是椭圆盆形,周长有250米。
在这短短一个小时的活动时间里,我眼界大开。你知道为什么场地自行车没有刹车吗?因为场地自行车的比赛场地有一定的坡度,为了比赛安全,都是没有刹车的;那么场地自行车没有刹车要怎么停下来呢?只需往跑道高处或者用力反向踩,就能让它停下来;场地自行车的坐垫为什么要比把手高呢?因为要尽量减少阻力,运动员用趴着的姿势可以骑得更快,也更省力气,腿部力量得到更大的发挥……
冯宁大哥哥在十四五岁的时候就进入了杭州市自行车队,后来选入省队,他退役的时候我才一两岁大,在他十五六岁的时候,跟他比赛的人都二十三四岁了,他说那时候他的压力特别大,但他没有放弃。每天训练都非常辛苦,但是他却觉得很快乐,因为这是他喜欢做的事情。
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坚持、勇敢、不怕困难。
商报小记者(长青小学)骆欣扬
冠军在我身边
今年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上,我有幸实地见证了网球男单和女子轮滑速度过桩两项赛事冠军的出炉,亚运后我更幸运地参加了冠军面对面的活动。这次与我们见面的冠军是全国场地自行车比赛冠军冯宁。
冯老师首先给我们介绍了他的运动生涯。小学起,他就展现出了运动天赋。上了初中,他正式进入体校练习田径,立定跳远最远能够跳到3.05米,足足是我的两倍多!后来,出于个人爆发力和身高因素考虑,他转为训练公路自行车,随后又转战场地自行车。他在这个领域先后获得了三块奖牌,分别有全国青年锦标赛冠军、全国成年锦标赛冠军和全运会团体铜牌,实在是太厉害了。
冯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场地自行车的特点。场地自行车和普通自行车相比,减少了刹车,脚踏上则增加踏环帮助运动员有效固定。参赛车辆的座位设得通常比较高,让运动员保持身体前倾,车轮非常薄,比赛中通常采用封闭型车轮,减少阻力,提升速度。
这次见面会我不仅学习到了关于场地自行车的很多知识,了解了专业运动员的训练情况和突出能力,还要到了冯宁老师的签名。这是我拿到的第一个冠军签名,我太高兴了!期待以后能和更多的冠军见面。
商报小记者(文澜实验学校)王韫玉
训练与学习
这天早上,我早早就醒了,心里想着这个冠军到底长什么样?都参加过什么比赛?拿过多少金牌呢?我抱着这样的好奇心来到了余杭区政府。在这里,我们见到了今天的主角——场地自行车全国冠军冯宁。
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原来场地自行车是没有刹车的,脚往后蹬,车子就可以慢慢停下来。场地自行车的坐垫是要比把手高的,所以运动员们需要弯下腰,这样还可以减少阻力,让自行车骑得更快。
冯宁哥哥还给我们讲述了他训练时的艰苦、比赛时的紧张、获奖时的荣耀以及比赛中有趣的故事。这让我明白:任何看上去很简单的成功背后,是需要付出艰苦的学习和无数次训练的。训练是这样,我们学习也是这样。
商报小记者(丁蕙实验小学)江晨宇
永不言弃
冯宁哥哥的头方方的,眼睛亮亮的,手臂肌肉健壮,看上去力大无比。
听他说起训练时的一些细节,太让人心疼了。“每次做完训练,我胃里就会翻江倒海,常常会把食物都吐得干干净净,太难受了。”为了在运动中不断提速,当经历过高强度训练后,他的手脚往往会发麻,就连气都觉得堵在喉咙里。有时候实在受不了,想放弃,但身边一直有个声音,鼓励着他坚持下来。
通往成功的路上要克服很多困难,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必须坚持到底。
商报小记者(杭州笕文实验学校)王靖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