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浦沿小学602班酷跑团迎着清晨的阳光奔跑
编者按:杭州第19届亚运会结束了。杭州亚运会开始前,每日商报小记者实践营邀请杭城中小学生从“我的亚运我的城”“我的亚运我的家”“我的亚运我的班(校)”“我的亚运我的爸爸(妈妈)”等不同角度出发,记录自己身边和亚运有关的人和事,凸显人人为亚运努力、人人为亚运喝彩、人人为亚运奔忙的亚运情愫。
扣人心弦的体操全能冠军赛
9月26日,我去观看了杭州亚运会男子体操个人全能决赛,过程可谓跌宕起伏。
比赛分为六轮,每个运动员要完成六个项目,分别是:自由体操、双杠、单杠、跳马、鞍马和吊环。
从第一项比赛开始,每一轮的分数都咬得很紧。特别是日本选手北园丈琉与中国选手张博恒的角逐,简直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
最后一轮是单杠比赛,日本选手上场,他把最后一组单杠动作定得非常难,一连串高难度动作看得大家把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看到他平稳落地,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但也着实替稍后出场的张博恒捏了一把汗。
日本选手的表现有多优秀,带给张博恒的压力就有多大。这样的情景下,他能扛得住吗?
胜负关头,全场高喊着:“张博恒,加油!中国队,加油!”赛场上整齐洪亮的助威声仿佛承载着全国人民的希望与寄托,那么热烈,那么有力。
张博恒上场了。他镇定地走到台前,往手上抹了些白色粉末,深呼吸几下,活动活动关节,上杆了。
顿时,上一秒还激情澎湃的观众席瞬间安静下来。我也大气不敢出,心怦怦直跳,生怕稍有声音就会分散他的注意力,让他从单杠上掉下来。
只见张博恒沉稳无比。抓杆、向前、向后大回环,脱杆换握,腾身回环……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每次手一离杠,飞起后又稳稳抓住杠杆,人群中一阵惊呼。边上的一个小妹妹靠在妈妈身上,用手捂住眼睛,只从手指缝里偷偷地看。张博恒的双脚在杆子上不停翻飞,身体在空中不停打转,我的心也随着他的动作飞快地上下跳动。
好险!他在做其中一个高难度动作时,脚差一点勾住了杆子,幸好他成功地把脚滑了过去。接着就是最最重要的落地动作了,只见他在空中翻转几圈,稳稳地落在垫子上,仿佛他的脚被定在那儿一般,一动不动。
“哇!”人群中发出了排山倒海的欢呼声,就如潮水决堤一般。
“中国赢了”“稳了”……欢呼声不绝于耳,我也高兴地从椅子上蹦了起来。
周围的观众激动万分,捂眼睛的小妹妹早已站了起来,卖力地挥舞着手中的旗帜。这一瞬间,我感受到了所有在场的中国人的喜悦。
果然不负众望,张博恒获得了金牌,另一名中国选手兰星宇获得了铜牌。
国歌奏响,国旗升起,全体观众起立,《义勇军进行曲》响彻赛场。那一刻,我感动得热泪盈眶,内心无比自豪,那是作为中国人的骄傲!这种自豪来自爱国之情!
杭州二中白马湖学校505班 汪其蓁(指导老师:徐美勤)
让梦想扬帆起航
“时装梦工厂”是文海小学为五年级全体同学设计的一门跨学科职业课程,课程历经5个月,全年级588个同学“创办”了84家时装企业,以迎接亚运、宣传杭州为目标,动手设计具有杭州韵味的运动服装。
我们的企业取名“衣加一”,团队共有5名成员,大家各司其职。我们从《红楼梦》中描述的薛宝钗服饰的配色、图案、裁剪中汲取灵感,设计出一套紫色西装配碎花裙的淡雅职业装。这套衣服也与杭州亚运会相吻合,上身的紫色是亚运的主题色“红韵紫”,荷花纽扣和身后的缎带形成了很好的融合。经过投票和预订环节,这套融合了中华古典审美与现代设计的服装在最后的评选中荣获了金奖。
真希望我们设计的这套衣服能出现在杭州亚运会上。
杭州市文海小学608班 李梓菡
亚运璀璨灯光秀
杭州,这座美丽的城市因亚运会的到来更加绚丽,特别是流光溢彩的亚运灯光秀更为亚运会增光添彩。
上周六,爸爸带我和弟弟去城市阳台欣赏亚运灯光秀。晚上七点整,灯光秀在杭州奥体中心场馆群和钱江两岸的地标性建筑上呈现,吸引了无数市民和游客的目光。璀璨灯光照亮了夜空,精彩绝伦的灯光秀表演让人们感受到了亚运的独特魅力和文化特色,人群中发出一阵阵惊叹声,大家忍不住拿出手机拍照、录像,把这美景分享给没来现场的亲朋好友。
9月23日的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地标性建筑“杭州之门”“智慧之门”灯光秀成了热点话题之一。这些灯光秀通过声光结合的方式,将亚洲各国的文化元素和体育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赏心悦目的图画。
亚运灯光秀带给我的不仅仅是震撼,更是自豪。它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也是一场展示亚洲风采的体育文化盛宴。
杭州市育才京杭小学403班 蒋知逸
用歌声唱响亚运
育才京杭的学子,以“亚运小主人”的身份助力亚运,为亚运喝彩。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发布了一首名为《心向未来》的亚运原创歌曲。在歌曲征选阶段,同学们踊跃投稿,共产生了百余份作品,最终选中了这首。
前不久,林老师带领合唱组的成员,在全校师生面前、在国旗下唱响了这首歌曲。朗朗上口的歌词,仿佛自带魔力,让我们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来。歌词里不仅诉说了杭州的悠久历史,还融入了育才“样样落实、天天坚持”的校训。
亚运会的到来,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美好,也让我们的校园变得更加充满活力。亚运的圣火已经点燃,身处杭城的你,请尽情享受这趟美好的旅程吧!
杭州市育才京杭小学602班 葛冰茹
我的亚运我的英雄
三年前,我来到了美丽的钱塘江畔,把新家安在了亚运主场大小莲花边。
曾经,我和一大群建筑工人擦身而过,他们头戴安全帽、手拎大水壶,一个个精神抖擞地走出简陋的工棚,迎着朝阳向工地走去。工地上,叮叮咚咚的敲击声,工人们的吆喝声,搅拌车、卡车在泥泞的道路上发出的轮胎摩擦声,合奏出一首首赞美勤劳的交响曲。
如今,我们身边一栋栋大厦拔地而起,精美的“玉琮”破土而出,杭州之门划破天际。绿意盎然的公园,四通八达的地铁六号、七号线……当一切美景如期而至,学校边简陋的工棚被拆得一干二净,场地被整平后,又被迅速铺上了绿油油的草坪。路上再也看不见满眼疲惫、满身汗水和尘土的工人叔叔们,他们来不及享受一下杭城的美景,也许已奔赴下一个“战场”。
我想对他们说声:谢谢!感谢你们,让我从狭小的出租屋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家;感谢你们,让我能乘坐地铁便捷出行;感谢你们,让我懂了劳动之美、奉献之美;感谢你们,让亚运场馆如此美轮美奂,让亚洲聚焦中国杭州!
我记得你们来过。致敬,平凡而又伟大的你们,这座城市的英雄!
杭州市奥体实验小学601班 郑博文(指导教师:陈燕)
我生活里的亚运故事
对我这个五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亚运会是有距离感的。我只知道亚运会是由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主办的亚洲最高级别的运动会,这样级别的运动会在家门口举行,我觉得非常高兴。
随着比赛越来越近,亚运主题的标识随处可见,就连十字路口都有吉祥三宝领路。公交车上,地铁公园里,不是这里有亚运宣传语,就是那里有智能黑科技。英语手册更是人手一本,司机师傅张口就来国际语言,我的哥哥也参与其中,他们组织了社区老人学英语的活动。
我的哥哥是我们一家最早助力亚运的一员。我记得哥哥为了教会爷爷、奶奶学英语,还在家里准备了一张写满英语的单子,备了半天的课。我感觉,他很重视这个活动。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起床了,因为社区的爷爷、奶奶起得都很早。社区的叔叔、阿姨很赞同这次活动,为他们准备了一间办公室。一开始,哥哥很不好意思开口,反而是慈祥的奶奶们鼓励他大胆开口,加上哥哥本来英语就不错,所以很快就找到了感觉。现场,爷爷、奶奶杭州口音的英语,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跟哥哥学英语的奶奶还录了个视频,作为成果展示。
这就是我生活里的亚运故事。我还发现,从路边小树到赛事场馆,从氛围装饰到科技展示,杭州的每个人都在用实际行动办好亚运会。
杭州市奥体实验小学501班 郑瑞恩(指导教师:徐雅男)
本版稿件均由商报记者夏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