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与本文内容无关。请图片作者与本报联系领取稿酬。
22日晚,中国女足将迎战本届亚运会的首个对手蒙古国队,身披“7号”球衣的王霜也出现在大名单中。
近两年,王霜与女足姑娘们一同经历起伏,喜忧参半。一年多前,暌违16年,她们在印度重登亚洲之巅,让中国女足得到空前的关注度;而一个多月前,她们在澳大利亚黯然离场,在遭遇中国队世界杯历史上最大比分失利的同时,也终止了中国女足在世界杯只要参赛就能小组出线的纪录。
日前,王霜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回望近年来的心路历程,展望足球未来发展。在采访中,王霜多次提到“足球,并不只是竞技”。
再度留洋:看到差距,提升自己
高水平比赛是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和对抗能力的重要途径。构建国内的高水平联赛体系需要时间,因此,越来越多的女足运动员选择“留洋”。
“留洋对我来说就是学习。学习不同国家的足球氛围、足球文化,开阔我对足球的理解,是我人生中比较宝贵的一段经历。”王霜有过在韩国忠北TOTO女足、法国巴黎圣日耳曼女足踢球的经历。去年夏天,她选择三度留洋,加盟美国路易斯维尔竞技俱乐部。
去美国前,她曾告诉新华社记者,“选择美洲,是想体验不一样的球队的踢球风格,希望回归时变得更强大一些。”
这个赛季,王霜代表路易斯维尔在美国女足职业联赛中出场17次,每次均为首发,打入两球,两次获得最佳球员。
对比在欧美的两次留洋,王霜说打法差异很大,“美国可能更重视个人,对身体条件的要求很高,打法上更简单直接。欧洲现在更讲究整体性,技战术的运用可能更先进一些。”
世界杯:感谢大家的包容
不久前,在女足世界杯对阵海地的比赛中,中国队在上半场被罚下一人,下半场张琳艳造点,王霜点球破门,将中国队出线希望保留到小组赛最后一轮。但最终,中国队以1胜2负,无缘16强赛。
中国女足曾拿过奥运会和世界杯亚军,在本届比赛前参加的女足世界杯上,中国队都至少从小组出线。这次“狼狈”的参赛经历,将中国队在身体对抗能力与技战术上的短板暴露无遗。
“我们没有在大的舞台把自己好的(一面)表现出来,大部分球迷对于女足的包容心很大,不会因为我们的失利而指责我们,所以我们就更加惭愧没能打出大家期待的样子。”她说。
展望未来,王霜表示,“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力量和表现,让后辈们不只是学习(女足)精神,而是更多地学习如何在国际大赛中打出中国队的特点和技术能力。”
未来:足球,并不只是竞技
毫无疑问,中国女足的未来在于女孩,在于越来越多的中国女孩,能不受阻碍地选择足球运动来锻炼身体,从中享受乐趣、找到热爱。
“足球并不只是竞技。”在从小就跟着哥哥踢球的王霜看来,足球给了她“太多太多无法想象的快乐和收获”。
据了解,目前湖北足协注册女足球运动员共1543人,这还不包括校园足球女足人数,踢球女生的人数正逐年增长。
现在,在空闲时间,王霜经常拿着相机拍拍风景、记录生活。在美国训练和比赛之余,她会和队友们一起打匹克球、去湖边划船,或参加其他团建活动。近期,她还成为主理人,开起了工作室,自己设计衣服,“我设计的最大的一个理念就是,足球不只是竞技,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希望女孩们也能勇敢踏上这一步,从兴趣出发参与体育。一起来玩吧!”王霜说。
文/新华社记者 树文 乐文婉 熊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