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福门店热销的“大嘴巴”丑娃
商报见习记者 姚含烨
人们印象中的毛绒玩偶,通常是温和柔软的形象。但最近,连锁百货商店“三福”推出的丑娃系列,颠覆了人们对于玩偶的认知范式,其以夸张的用色、突出的五官、凌乱的头发另辟蹊径,捕获了众多年轻人的心。当前,“三福丑娃”话题在小红书平台的浏览量已突破120万。
为何玩偶越丑,却卖得越火?记者来到杭州龙湖西溪天街的三福时尚门店,发现近来火爆的丑娃陈列在门店入口的货架上,其中挂件类玩偶售价在20元左右,稍大型公仔售价一般为30元以上,和照片相比,实际触摸到的丑娃更让人“欲罢不能”。该门店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丑娃是今年7月左右面市的,一经推出就很受欢迎,目前店里日均可以卖出几十个,光是补货一天也要2~3次。”
据介绍,一款名为“大嘴巴辫子君”的丑娃挂件最受欢迎,它最显著的特征便是占据了半边脸的香肠嘴。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许多顾客都是奔着它的香肠嘴来的,他们普遍认为‘越丑越可爱’。”记者还了解到,购买丑娃的群体大多是年轻人,以在校学生和年轻情侣居多,有人还会一次性买上多个,与朋友一同分享。
网友小金前不久就购买了“大嘴巴辫子君”,她将其称作自家“丑妞”,还为它取名为“小美”,不仅每天亲自动手为它变换发型,还用护发素精心洗护它的“头发”。小金表示,一开始入手丑娃只是单纯觉得“越丑越可爱”,但仔细想想其实丑娃身上投射了大家的精神状态。
记者注意到,“丑我心坎里了”“丑的极致就是萌”“是我的精神支柱”等类似评论,在社交平台的丑娃话题下比比皆是。无论是出于解压、自我投射还是个性表达,这些“丑”玩偶已然成为年轻人的“精神挚友”,帮助他们找回简单又纯粹的快乐。
从丑娃走红中不难窥见,“丑”文化的流行影响着消费趋势,同时也为品牌带来“流量”入口。比如,目前“三福丑娃”系列除了玩偶以外,还推出饰品、挎包、抱枕等衍生品类,在某电商平台的三福官方旗舰店,“丑娃”饰品分类下的发箍、发夹等产品均已累计售出数千件。
此外,今年以来,宜家也因一款“丑猩猩”玩偶出圈,在不少地区的宜家门店,该产品常常处于断货状态。毛发旺盛、额头开阔、鼻孔外翻,是这只玩偶的显眼之处,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众多消费者的“快乐源泉”——网友们纷纷指导自家“猩猩”学习穿搭,除了为其定制专属鞋服外,还搭配各种生活场景进行演绎,让“猩猩”更具人格特质的同时,也透过它表达着自己对于世界的观感和态度。
这些“丑却惹人爱”的毛绒玩偶为何在年轻人中流行?中央财经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窦东徽认为,一方面是年轻人对“丑”的接纳度变高,即审美更为宽泛;另一方面是他们更希望看到有瑕疵的真,而不是完美的假。一位产品测评师也表示,“不一样的东西被不一样的人喜欢,恰恰是审美多元化的体现,也是这个时代该有的样子。”
而对于各大品牌商,如何找准“丑”玩偶热销背后,消费群体进阶的审美观、心理需求以及精神陪伴才是关键——开发产品不应留于“丑”之型,而应深挖“丑”的内涵,为产品注入更多积极向上的情绪价值。从这个意义上看,以“丑娃”为代表的“丑东西”不仅受到年轻人的殷切期待,也将为商业品牌带来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