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黄亚洲书院回荡着阵阵优美的读诗声,这是我们正在参与叶圣陶儿童诗朗诵会呀,这次我选的诗是《初春的风》。
这诗看似很简单,只有三段,每段第一句都是“扑面吹来初春的风”,但显然这三句要有不同读法,那应该如何处理呢?
王心羽老师敲黑板讲知识点:每一段都有不同的主题,就要根据不同的主题来变换第一句的重音和重点。第一段主要讲“初春的风”是什么感觉,它做了什么动作,做了什么事情,所以可以把重音放在“风”上。第二段是讲初春的景象,是讲季节的,所以应该把重音放在“初春”上,后面“的风”二字要带过。第三段从“加了工”“点缀”等词可以看出是强调动作,所以应该把重音从后半句转到前半句。
原来一个作品的层次感能这样细致地体现!看来,读任何作品前,理解与分析才是最关键的。杭州图书馆“太阳风”文学社(杭州市澎雅小学)夏嘉泽
第一次演话剧
想象着话剧团的小朋友一个个在舞台上表演着童话剧,他们个个头戴角色帽,从语言、动作和神态方面,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人物特点。我可羡慕了,多想像他们一样在舞台上大显身手。
机会来了,“太阳风”社团又有新话剧可演啦!我报名比较晚,只抢到一个群众演员的角色,要和别人一起说台词。
在排练的过程中,整个剧看起来并不是那么顺利,总有一些“小毛病”:我们几个跑龙套的,合演起来总是说不齐;我本以为其他角色都是“演绎老手”了,有的把长长的台词都背下来了,但没有记住他前面的角色是谁……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我们戴着各自的角色帽,有序地走向舞台——蜻蜓扇着翅膀,青蛙在台上蹦跳,蚊子嗡嗡直叫,田鼠一家在池塘打打闹闹……
我很紧张,但还是坚定地走下去。其他的人似乎比我更紧张,那么多田鼠,结果有几句只有我一人在唱独角戏,忽然,我也忘了一句台词,本是很自责。没想到,原本倒背如流的主角,也忘词了,紧张得不知所措,还好有老师在台下提醒,剧情总算有条不紊地继续下去……真是一场紧张而有趣的“闹剧”呀!
不过,老师说这个大舞台,就是让我们快乐地玩起来。倒是既紧张又快乐的半天,对《池塘里的新鲜事》这本书的内容,我也牢牢记在心里了。
我很尴尬,故作镇定地下台、谢幕。结束之际,鹤矾老师为了鼓励我们,给每人发了一本名作家全彩童诗,说道:“这次有进步,但期待更显著的进步!我们话剧团将在7月22日正式成立,回去好好再练练,这部剧会重新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现,我们不见不散!”杭州图书馆“太阳风”文学社(文海小学)赵隋禾
指导老师:鹤矾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