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习生 杨辰宇 郑涵文 摄影 杨辰宇
7月15日下午,2023年“科学家故事小伢儿说”讲故事比赛决赛在杭州市西湖区文新街道综合文化站举行。本次大赛主题为“我爱‘浙里·科学家’”,要求故事讲述对象为浙江籍或在浙江工作的科学家、科学工作者。
海选阶段,要求参赛者经过精心准备后录制一段时长不短于3分钟、不长于10分钟的讲“科学家故事”的视频作品投稿参与。最终,经过激烈角逐,24强选手从300余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进入决赛。决赛当天,小朋友们依照现场抽签顺序,结合海选阶段提交的视频作品,陆续上台讲述和展示,最后由评委现场打分。
比赛开始前,主办方在签到处精心准备了3D打印笔及亚运吉祥物的模板,供小朋友们临摹制作。
决赛现场,每一位参赛的小选手都精神饱满地站上舞台,娓娓讲述自己所崇敬的科学家、科学工作者。5号小选手陈小洱准备充分,她曾实地拜访了生物科学家徐铭恩教授,通过了解徐铭恩教授的故事,感悟并学习到了科学精神。舞台上,陈小洱用略带稚气的嗓音坚定地说:“我也要成为一名生物科学家。”10号朱易言在演讲时,身后播放的视频画面是火箭发射的场景,他脸上洋溢出灿烂的笑容,激动地说:“我要向钱学森爷爷学习,为中国的航天事业添砖加瓦。”年仅4岁的陈瑾瑜小朋友由于怯场迟迟不敢走上舞台,但最后被现场的氛围调动起来,在妈妈陪同下逐渐找回了自信,越讲越好,最后也收获了奖项。
在一众参赛选手中,曹嘉慧小朋友故事里的主人公与大家截然不同,嘉慧的妈妈是一位科普工作者,在讲述的过程中,她自信且骄傲地向大家介绍了妈妈的工作以及受妈妈影响所产生的对科学的热爱,最终荣获“最佳作品奖”。
活动的最后,浙江省科技馆科学院副部长徐睿作赛后总结,他表示很佩服今天每一位参赛的小选手,他们都是全程脱稿且饱含激情地进行演讲。通过这样一个由小朋友讲述科学家故事的比赛,希望能够让孩子更了解怎样才能成为一名科学家,同时也希望能借此在孩子们的心里埋下一颗科学的种子。他相信,这次活动通过“小伢儿讲述科学家的故事”的方式,一定能够广泛传播以爱国、勤奋、好奇心为核心的科学家精神。
本次活动由杭州市西湖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西湖区文新街道科学技术协会、西湖区大众科普服务中心承办,西湖区科学技术协会、西湖区教育局协办,浙江省众创科普研究所、浙江师范幼儿教育集团和杭州电视台影视频道《科学朋友圈》栏目支持,旨在加强对家庭科学教育的指导,提高家长科学教育意识,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让科学家们务真求实、不怕失败、不计得失、淡泊名利等优秀品质影响青少年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