乏力、焦躁烦闷、毫无胃口……

难捱伏天到来,身体怎样避免“宕机”

保持精力“百分百”,试试这些对症食谱 摆脱夏日“季节病”,让你轻松度夏

2023-07-15

商报记者 叶歆 江晓微

通讯员 陈岩明 吴培悦 徐思鹏

进入三伏天,高温加酷暑,让人真切感觉到夏天的到来。

虽然夏天有葱郁的树木和明媚的阳光,一切都是如此充满活力,但有些恼人的症状也“缠”上身。

疲乏、没胃口、焦躁失眠、易出汗……为什么一到夏季就会出现这些症状?又该如何调整缓解?

记者邀请了名中医师来讲讲“夏季养生”之道,同时奉上各项不适症状的调理食材和食谱,让你安心舒爽地度过激情满满的夏日时光。

养心安神 安然入眠

夏天是四季中最热的季节。都说“春困夏乏”,可有人偏偏一到夏季就容易焦躁失眠、神经紧绷。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中医妇科叶骞医生介绍,夏季属“火”,而心在五行中属“火”,与夏季阳热之气相应。“夏季烦热,加上火气易通心,火热扰乱心神,便会让人出现烦躁、失眠等症状。”

同时,夏天气温上升,毛孔会呈打开状态,汗液分泌过多。中医认为“汗血同源”,经常出汗会使身体的阴液进一步被消耗,容易造成心脏压力过大,干扰心神,使人情绪不宁,影响睡眠质量。

叶骞介绍,若有失眠、心火旺、心烦意乱等症状,可以按压手腕处的神门穴、内关穴和虎口处的合谷穴,以养心安神,调畅肝脾气机。

除了按摩相关穴位,食补也是一种进补的好方法。推荐一道“莲子茯神猪心汤”,让大家安然度夏。

【莲子茯神猪心汤】

材料:

茯神15克,猪心1个,莲子200克,葱段10克,盐5克。

做法:

1、猪心入开水中烫去血水,捞出,再放入清水中清洗干净。

2、莲子、茯神洗净后入锅,加适量水熬汤,以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30分钟。

3、猪心切片,放入锅中,煮至熟,加葱段、盐即可。

功效:

猪心含有蛋白质、钙、磷、铁、多种维生素以及烟酸等,对加强心肌营养,增强心肌收缩力有食疗作用。此汤能养心安神、镇静助眠,适用于夏季失眠多梦的人群。

补阳益气

精神百倍

一到夏天,就感觉浑身无力、疲惫不堪,越睡越没有精神,这到底是怎么了?浙江省中医院针灸科副主任中医师虞彬艳介绍,暑热来袭,会耗伤人体的阳气。

中医认为,阳气是气化活动的动力源泉,夏日天气炎热易出汗,而汗液在中医里面属于津液,是人体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大汗时会导致阳气外泄,损伤阳气,还会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出现头晕、心慌、乏力等症状。

除此之外,夏季人们爱喝冷饮、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会导致人体湿气加重。湿气厚重也会出现精神疲乏、易困倦等表现。

若感觉头晕脑胀、毫无精神,不妨试试“龙眼干老鸭汤”,夏日就是要激情满满。

【龙眼干老鸭汤】

材料:老鸭500克,龙眼干20克,生姜3片,盐6克。

做法:

1、老鸭去毛,内脏洗净,切块,放入锅中烫,龙眼干洗净,生姜洗净切片。

2、将老鸭肉、龙眼干、生姜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用小火慢炖2小时,最后调入盐即可。

功效:鸭肉有养胃滋阴、大补虚劳的作用,龙眼干性平,味甘,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抗坏血酸等成分,具有益气补血、安神定志、养血安胎的功效。本品对缓解压力、消除疲劳有很好的作用。

食宜清补 苦夏不“苦”

很多人平时胃口很好,可一到夏季就会出现食欲不振的症状,这是怎么回事?虞彬艳说,夏季因为天气炎热,人们喜食生冷的食物,从而使“湿邪”进入体内,导致脾虚胃寒,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减弱消化能力。所以人们常用“苦夏”来形容“茶饭不思”的夏天。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郑甦建议,夏季宜进行“清补”,选用味甘淡、性寒凉的食物,但不宜“贪凉”,少食冷饮以及不宜消化的食物。夏季的饮食营养原则应为“均衡膳食、营养充足,食物多样,清淡易消化”,可多摄入一些新鲜蔬果,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维生素、矿物质。为大家推荐一道“山楂山药鲫鱼汤”,不仅有开胃健脾的功效,还能滋阴温胃。

【山楂山药鲫鱼汤】

材料:

鲫鱼1条、山楂10克、山药30克,盐、姜片、葱花各5克,食用油20毫升。

做法:

1、鲫鱼去鳞、腮和内脏,洗净切块;山楂、山药分别洗净。

2、炒锅加油烧热,放姜爆香,再放入鱼块煎,取出备用。

3 将全部材料装入煲锅中,加水适量,以大火煮沸,再改小火炖30分钟,调入盐、撒上葱花即可。

功效:

鲫鱼药用价值极高,可补虚弱、温胃,山药滋阴养脾;山楂具有消食化积之效,是消食健胃的好帮手,此汤可促使食欲不振者恢复好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