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桐君学术思想和中药内容的重要典籍——《新修本草》

2023-06-27

国家级非遗桐君传统中药文化 代表性传承人申屠银洪

商报讯(记者 张宇帆)本期,让我们跟着申屠银洪走进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药典——《新修本草》。

《新修本草》一书由苏敬于唐显庆2-4年(657-659)主持编纂,李绩等二十二人修定,世称《唐本草》。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权力机关颁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药学专著,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药典,比著名的欧洲纽伦堡药典要早800多年。

该书共有本草20卷,目录1卷,又有药图25卷,图经7卷,计53卷。载药844种,比《本草经集注》增加114种。据申屠银洪介绍,书内所增加的药物中,有一部分是外来药品,且书中还记载了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补牙文献。

《新修本草》在编写中做到了“上禀神规,下询众议”,收集的资料范围比较广泛,对药物的功用详细探讨、多方考订,从而改变了辗转抄录的编书陋习,具有较强的学术性。与此同时,书中图文对照,更加便于学者学习。申屠银洪表示:“这种编写方法开创了药学著作的先例,所以唐朝政府规定为学医者必读之书,它对我国药学的发展也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流传达300年之久,直到宋代的《开宝本草》问世后才代替了它在医药界的位置。此外,本书对日本医药事业也影响深远。”

本书原著已不全,现仅有本草部分残卷的影印本,但原书的主要内容,还可从《证类本草》《本草纲目》中见到,现有复辑本《唐·新修本草》问世。《新修本草》的现存条文中,有5条引用了《桐君采药录》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