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如馨 奋楫笃行

杭州-九龙教师交流共筑“九龙出山”教研新桥梁

2023-06-26

商报记者 赖羽彤 应茵

悠悠西湖水,浓浓杭九情。今年初夏,“九龙出山”在杭州又迎来了新一批远道而来的“出山人”。为了进一步加强杭州-九龙对口支援工作,纵深推进教育“组团式”帮扶工作,6月10日,在九龙高级中学李永强书记和沈良校长的带领下,“教师交流团”一行十六位教师前往杭州市萧山第二高级中学跟岗学习。

按照“一省对一省”原则,浙江结对帮扶四川68个县。其中,杭州市西湖区结对甘孜州九龙县。“九龙”是甘孜州九龙县地名。“出山”意味着让深藏大山的地域宝藏,被发掘、融合、弘扬。“九龙出山”作为本报承办的系列品牌活动,在去年1.0版本的基础上,2023再出发。

《精品课程建设》《教师梯次发展》等精品课程让九龙的老师们赞不绝口;各科老师的授课与面对面的交流活动也是收获满满。全领域开放,全方位交流,让两地优秀教职工有了更紧密的联系,共筑“九龙出山”教研新桥梁。

用心用情擦亮“组团式”教育帮扶金名片

2022年8月,根据中组部、教育部等八部委联合部署开展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的统一要求,来自萧山区第二高级中学与萧山区第十高级中学的老师们前往甘孜州九龙县九龙高级中学进行教育帮扶,开启了“组团式”帮扶教育的新征程。

滚沸的热血、激动的嗓音,这是老师们在三尺讲台上传递知识的图景。到岗的几个月来,所有老师深入九龙教育一线,努力将杭州经验带到九龙,将杭州深情传递到九龙学子心中。

教育者之志,莫大于建设未来的芸芸人才。如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拓展自身教育视野,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的问题。为更深推进教育“组团式”帮扶交流工作,学习杭州先进办学经验和先进校园文化建设,学习浙江省“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的学校教育教学应对,此次“九龙出山——教师交流团”让杭州挂职教师与九龙教职工们共赴杭州,促进九龙高级中学骨干教师进一步专业发展,让更多杭州力量助力九龙。

“萧山二中、萧山十中共同与九龙高级中学建立了‘组团式’教育帮扶结对后,在管理队伍与骨干教师培训、学生交流等方面都与九高有深度合作,通过此次教师跟岗交流活动,能提升九高管理水平和教师素养,促进九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萧山十中副校长冯建丰介绍道。

九龙高级中学李永强书记也提出,九龙高级中学未来发展的道路还很长,应当做好做实,做出特色,以相应的思路带动老师,发掘发挥教师潜能,给予教师成就感,把展示的机会交给学生。

互助互学助力九龙教研更上新台阶

“在胡琰华老师《文言文断句》这节课里,胡老师讲解的这些文言文断句方法,不仅对学生来说操作性执行性极高,对于听课的老师来说极具新意。胡老师在讲解分析问题时,视野宽,立意高,思路清晰,谈吐自然,并善于用幽默的语言解析问题,这种风趣幽默的课堂风格,让人获益匪浅。”九龙县高级中学语文教师罗钧川感慨道。从6月10日起,“教师交流团”的十六位老师开始了在萧山二中的跟岗交流学习。

首先进行的是缪源源老师的《精品课程建设》讲座,缪老师通过省级精品课程《瞭望星空》,为大家打开了一个课程开发的全新视角;朱莹老师的《教师梯次发展》讲座提出了“求实、求真、求精、求新,我们一直在路上”的教师发展理念;英语傅彩娣老师带来的《续写微技能之句子扩写5大妙招》重难点结合层层推进;数学范迪飞老师的《立体几何—空间角复习》从多角度挖掘学生思路,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不单纯体现在学习成绩上,具备良好的素质品格也十分重要。在14日上午的培训讲座中,徐华娣老师就萧山二中优秀的德育管理经验与九龙的老师们进行了分享;羊娟老师和谢玉梅老师就历史和政治学科的先进教研经验跟老师们进行了探讨。

在交流中,九龙的老师们就如何在四川高考和浙江高考的差异、教材的区别、学生的不同中因地制宜,寻找适合九龙学生的教研与德育方法,有针对性地向两位老师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两位老师就所提出问题进行一一解答。不仅如此,两位老师还将每周备课中的一手材料与九龙的老师们进行分享,使老师们对优秀教研活动的认知更具体化。

九龙县高级中学英语老师陈强表示,德育与教研的各种方法各有特点与作用,每一种方法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们之间相互配合、补充,构成了德育教研的完整体系。“本次培训,老师们不仅学习到了相关理论知识,还决心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我校实际具体运用,期待我们此次‘出山’之旅的成果和收获让九龙高级中学德育教研踏上新的台阶。”

九龙县高级中学教科室副主任袁梅说:“通过一周的学习和参观,使我深深体会到了杭州在教学及管理方面的创新,感受到在教育高速发展的同时,师生之间依然存在着友爱勤勉的浓厚学习氛围。通过本次‘九龙出山’活动,让我们与杭州老师有了更深的交流,不仅更新了我一些陈旧的教学理念,更启迪了我在未来教学实践中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