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图为陈誉线下演出,右图为陈誉在抖音直播间直播
商报见习记者 沈艳
白色飘逸纱质戏服,红底金丝绣花披衬领……晚上10点,扮相清秀的张旦恒准时出现在抖音直播间。两个半小时的直播中,她除了唱戏还积极跟粉丝互动,不少同行也来直播间咨询“线上唱戏”的直播经验。这是她在抖音直播的第6年,也是接触越剧的第25个年头,因对越剧的热爱,从事财务风控的她,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越剧演出,很多观众仅是一面之缘,却在线上成为“老朋友”。
“一声一声鸣锡锡”“一弦一弦如撼铃”,身着汉服、温婉微笑的江南女子胡雪菲在抖音直播间为大家带来行云流水般的箜篌(kōng hóu)演奏。箜篌是一种古老的乐器,被喻为“东西方文明史中最古老的音乐年轮”,传递给人的美让人着迷。有粉丝留言:头一回听到古诗《李凭箜篌引》所说的古老乐器发出来的声音,真是天籁之音!当晚一个半小时的直播,观看人次超6万。
不断有传统文化从业者感叹,来到直播间拓展新舞台,为自己打开了职业生涯的另一扇窗!近年来,越来越多沉寂已久的相关从业者通过直播、短视频等方式“火出精彩”,观众踊跃打赏也让他们获得体面的新收入。古老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在直播间涌现生机。
抖音搭建有归属感的舞台 从0开始重拾成就感
张旦恒从小就想当“戏曲演员”,大学毕业后从事财务风控工作的她利用工作之余活跃于各地民营剧团舞台。2018年,她所在剧团的一名演员将演出片段发在抖音上成了爆款后,这让张旦恒发现了新舞台。当时抖音上还没有专业的越剧博主,她注册了账号@越剧旦宝,尝试做直播,有空便学习京剧、黄梅戏等成熟主播的表现形式,每天一下班就往工作室钻。如今,她有了不少自己的粉丝,“如今抖音成了我的大舞台,能唱戏,还收获近30万的粉丝认可,很知足了!”
2020年初,因疫情张旦恒所在的城市好多越剧演员开始在直播间试水。“我能跟你学做越剧直播吗?”为此,她创办公会,帮助上百位同行实现线上就业,既能坚持唱戏,又通过直播演出时观众的打赏获得收入。宁波一民营剧团专业越剧演员陈誉是其中之一。初期,张旦恒帮她分析数据、改进直播方式,并不断给她鼓励。“直播间刚开始从0到10多个人,我安慰自己就当是在直播间练唱。” 陈誉每场直播三小时,每天坚持三场,也打磨了唱功。从“0”起步,陈誉“唱”来了20多万粉丝, “有时候收入可以达到之前的两倍。”她说,直播打赏就像观众购买了演出门票,为她带来演员最在意的尊严和成就感。
箜篌演奏的“90后”女孩胡雪菲也在直播间寻到了传承箜篌的出路。从沈阳音乐学院毕业后,因疫情反复导致工作室停摆。“房租、水电是硬支出,没有收入,工作室就得负债!”她坦言,起初直播是为了维持生计和工作室的运转,通过抖音直播“转化”了一些学生。目前,她已不用为缺少收入来源而担忧,可以专心打磨演奏技艺,更好地为大家呈现出箜篌的千年音韵。
越剧、箜篌“云上”火出圈
助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直播间成了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载体,为传统文化注入更长久的生命力。目前,像戏曲表演、乐器演奏等都通过直播的方式,把传统文化内容展现在抖音等平台上,被大家看到与了解。
如今,陈誉成了抖音上的越剧红人。她告诉记者,目前每天直播间同时在线的观众达5000多人,相当于线下演出时的大型剧场的观众承载量!“现在的观众来自五湖四海甚至还有海外的,他们通过抖音直播才知道越剧原来这么好听!”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抖音覆盖98.83%国家级非遗戏剧项目;截至2023年5月,抖音上平均每天有1.9万场非遗直播,平均每分钟就有13场非遗内容开播。同时,戏剧的观众结构也正发生改变。张旦恒说:“现在90后、00后通过直播等观看了解戏剧,我觉得现在的工作很有意义!”
胡雪菲坦言想通过直播让更多人感受箜篌的魅力。很多时候,想学箜篌的人找不到老师,老师想招学生也难,胡雪菲希望通过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更多年轻人有学习兴趣。目前,胡雪菲70多万粉丝中有不少年轻人,“失而复得的艺术,我不希望再次失传!”胡雪菲表示,做抖音直播是推广传统文化的好方法,已经有十多个转化来的学生,坚信只要多教一个学生,箜篌就多一条出路!
抖音发布的《2023非遗数据报告》显示,不仅箜篌、地方戏曲等小众艺术,濒危非遗全类目都在通过平台找到“新观众”。过去一年来,有116位30岁以下认证非遗传承人活跃在平台上。除认证传承人外,超1000位00后在抖音身体力行弘扬非遗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