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上万张票说没就没”

谁在抢演唱会的门票?

2023-05-31

网上加价抢票随处可见

商报记者 孙飞扬

“今天上午,我守在路由器边上,眼睛进个灰的工夫,票就没了!”“我开了5G,他一放票,我就狂点手机屏幕,但还是没抢到票,上万张票说没就没。”

5月30日上午10点55分,“五月天”杭州演唱会开始售票。然而,令无数线上抢票的网友感到遗憾的是,几乎在一瞬间,所有看台位置的门票都被售罄。根据主要购票渠道之一的大麦网数据显示,截至5月30日晚上8点,“想看”点击人数达146万人次,而演出地点黄龙体育中心最多只有大约6万人的看台座位,换言之几乎每二十个人中只有一位幸运观众可以进入会场。那么“错失演唱会究竟是怪自己手速慢呢?抑或另有黄牛猫腻呢?”

“五月天”开启“防牛盾”

近期,伴随着线下演出市场的复苏,“五月天”在全国范围内开启了多场演出,北京、深圳与杭州先后开始售票。然而在北京与深圳会场的售票过程中,陆续传出了关于黄牛抢票的不和谐声音,在北京甚至出现了粉丝集体抵制黄牛的声浪。“黄牛可恶,我宁可在场外听个声,也要让他们的票砸在手里。”在北京工作的汪辉(化名)至今依然愤然不已。由公开信息可知,目前深圳会场仅需持纸质门票进入,无需实名。北京会场需要实名信息入场,但是在演出开始的48小时之前,允许转赠一次门票。由此,以上规则给黄牛留下了不小的操作空间。

教训在前,殷鉴不远。对于购票乱象,杭州采取了两大措施。从目前公开的放票规则看,杭州会场的购票实行强制实名制,即购票人和观演人必须为同一人,一张票只有对应身份证信息的观众才能入场。同时,附加要求中明确指出所购门票不支持转赠与转售,限制退票规则。这意味着,购买者无法把票转让给其他观众,只能选择退票或者作废,在一定程度上给黄牛们设置了障碍。

机器外挂+人肉代理

杭州会场的“盾”效果如何?通过闲鱼、小红书、淘宝等渠道搜索“杭州五月天”等关键词信息,依然可以看到大量黄牛操控的门票售卖信息。以闲鱼平台为例,借助线上与相关商家的沟通发现,杭州会场防范黄牛的措施悄然间还是被突破了。

“我们有机器外挂也有人肉代理。”名称“1108”的店铺在交谈中透露,他们的门店里就雇佣了十位人肉代理。由于杭州会场启动的两大防御措施,客户可以将自己的实名信息、门票费用与佣金一起发给商家。而后商家发动人肉代理去刷机抢票。“不能说一定百分之百成功,但肯定比你自己强。”商家对于质疑非常有自信。如此一来,商家自始至终提交的都是正确且真实的真人购票信息,便逾越了强制实名的障碍。再加上购票费用与佣金已提前发给黄牛,那么即便购票后不能转售抑或发生了不可抗因素,损失也是观众自身,而黄牛不仅没有资金风险还收获了一大笔佣金。那么先前类似于北京朋友们所谓“不买票,让黄牛把票砸在手里”的可能性在上述情况下也不再可能。

除了人肉代理之外,还存在着机器代理。商家crave表示,他们还通过机器抢票。据了解,机器抢票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内置于app中的抢票软件,另一种则是通过外挂的形式抢票,但无论是哪一种,其相对于人力都有巨大的优势。当你捧着手机狂按屏幕的那一刻,无论你是坐在路由器前,抑或是打开了5G传输信号,人力都难以企及机器的优势。

据调查发现,在淘宝和闲鱼搜索代抢,可以找到多个提供代拍程序设计的商家,有的明显标注〞大麦抢票"等关键词,商家称可以为抢购页面设计小程序、定制脚本等,为了招揽顾客甚至承诺,“团队操作,专业安全,全程保密,可签订保密协议”。

加价千元以上

当前由会场公开信息可知,杭州会场中,根据位置票价不同,有555元、855元、1055元、1455元以及755元五种价目的电子票,而黄牛代理的票价通常可以提价一倍以上。

根据闲鱼商家“卖票女青年”给出的价目表,目前仅在他的门店中,价格居中的情况下:单张看台加价1200元,内场加价1800元。而更为“疯狂”的北京会场,根据商家crave提供的价目表,根据座位不同,6月3日场次最好的看台位置票价1855元,售价可以达到13500元,溢价达到数倍之多。“票价是贵了点,但是物超所值,毕竟你们自己抢不到票”。某微圈黄牛说道。

最终受损的还是观众的权益

杭州会场的防黄牛措施,应当说在一定程度上还是限制了黄牛的行动,然而其并不能完全有效地解决问题。

黄龙体育中心共有大约6万的观众座位,然而在淘宝、小红书、微信圈乃至于闲鱼等平台上出现的各类“黄牛”门店其数量之多几乎难以统计,看上去是140万观众中抽取6万幸运观众,但最终结果上却是表面概率数倍乃至十数倍的降低,在公平性上将极大侵犯消费者权益。

而对于诸多已经通过黄牛们成功采买门票的观众而言,其所获得的保障也显著不足。比如实名信息的录入主要依靠手动,当信息在观众、黄牛、演唱会主办方等多个节点的流动之下,难免信息错误,导致观众有票也难以入场。此外,涉及佣金退款等现实存在的需求,其承诺的保障并不牢靠。事实上,在实际交流的诸多门票代理商家中,大多对于售后以及退款事宜的信息含糊不清,其有效性难以保障。同时,观众将个人信息传递给完全陌生的黄牛,也将对自己的信息安全构成巨大的隐患。在维权方面,面对诸多匿名乃至于打一枪就换一个地方的“游击队”而言,一旦发生纠纷,在平台现行机制下,无论是消费者的取证还是对平台的举报机制运用,都将面临困境。

“代购”还是“黄牛”?

尽管大部分观众对于抢票黄牛恨之入骨,然而部分商家却称:“我们是一对一服务的,用户本质也是授权给我们办事,不然怎么会把信息给我们。”部分商家据此将自己的行为视为同海外代购一样的合法生意。那么商家的说法准确吗?

对于这个疑问,浙江泽鼎律师事务所律师夏谨言提出了她的看法。就行为来看,黄牛倒卖演唱会门票的行为是违法的。因为黄牛低价买入、高价卖出的行为,系扰乱市场秩序以从中获利。票务代理、代购都是要事先取得授权,票务代理要取得演唱会门票销售方的授权,代购要事先取得消费者的授权,但是黄牛显然没有取得演出组织方的许可或者授权。

至于消费者提供信息是否属于授权的问题,夏谨言认为,消费者主动提供个人信息,找人代买,如果只是一代一,且代购者使用的也是与一般消费者相同的购买方式,这属于代购行为。然而黄牛购买大量门票,再高价卖出,行为上不属于代购。且黄牛一般使用技术手段抢票,这违反了购票的公平性,侵害了其他消费者的合法权利,是违法的。

值得一提的是,倒卖文艺演出票是被法律所禁止的,所以一旦出现这种行为,就是违法行为。而代购商品没有被法律明文禁止,所以不违法。然而代购商品达到了经营盈利的程度,那便涉及其他法律管辖,如税法、行政法等等。

对于黄牛倒票的防范,怎么才能更有效?完善平台的管理机制、举报程序,同时观众对于相关事件的关注与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

这个夏天,如同五月天的主题词说的一样,“好好好想见到你”,相遇你喜欢的人,而不是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