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余只公募基金持仓82只北交所股票

北交所公司成长性备受关注

2023-05-26

商报讯 (记者 苗露) 最近一段时间,北证50指数逆市连涨,让投资者们看到了新的希望。自5月5日以来,北证50指数区间涨幅达5.06%,相关北交所主题基金也涨势喜人。

与此同时,随着日前博时基金发布公告称,博时北证50成份指数发起式基金于5月23日成立,首募规模约3亿元。至此,第二批四只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全部成立。

“越来越多公募机构开始参与北交所股票交易,这既降低了北交所投资交易的门槛,也为市场带来更多增量资金,大大提升了北交所市场的流动性。”某公募研究人员表示。

公募基金大举持仓北交所股票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24日,全市场北交所主题基金和北交所相关指数基金共计44只,整体看相关基金业绩分化明显,自成立以来斩获正收益的相关基金共计19只,其中,泰康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混合发起A成立以来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9.52%,暂列业绩首位。

指数产品中,招商北证50成份指数发起式、工银北证50成份指数、广发北证50成份指数等产品成立以来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收益较好。

而从公募基金布局来看,据东方财富Choice最新数据显示,600余只公募基金共持有82只北交所股票,市值约43亿元。有8家公司集中被超过20只公募基金持有。以贝特瑞为例,截至去年年末该股被广发多因子混合、嘉实新能源新材料股票、鹏扬先进制造混合等共计71只基金产品布局持有。

开源证券北交所研究中心总经理诸海滨分析称,从板块整体净资产收益率(以下简称“ROE”)表现来看,北交所、科创板、创业板对应2022年报的ROE(TTM)分别为12.94%、7.71%、7.99%,对应2023年一季度的ROE(TTM)分别为10.61%、5.77%、7.31%,北交所ROE整体优于科创板及创业板。“这与北交所公司成长性较好有关。在后续市场流动性等因素改善影响下,北交所整体估值水平或存在进一步修复的机会。”

消息面上,近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制定了《北京市关于加快打造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高地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到支持信创企业上市。提高信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北交所等交易市场上市挂牌效率,加速形成信创板块,对在北交所等交易市场上市的信创企业给予市区两级补贴,区级财政资金补贴不低于市级标准,推动金融机构参与“募贷联动”试点,对信创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西南证券表示,这提供了上市补贴、推动金融机构参与、提供融资支持等多项手段,鼓励了信创企业在北交所上市,将有利于推动北交所板块的高质量扩容。

北证50指数逐步回升

3月7日,博时基金、工银瑞信基金、万家基金、鹏扬基金上报的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产品正式获批,四只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陆续开启募集之旅。

4月26日,鹏扬基金发布公告称,鹏扬北证50成份指数已经于4月25日正式成立,首募规模3.89亿元;4月27日,工银瑞信基金发布公告称,工银北证50成份指数于4月27日正式成立,首募规模2.39亿元;5月6日,万家基金发布公告称,万家北证50成份指数发起式于5月5日正式成立,首募规模1.68亿元;5月24日,博时基金发布公告称,博时北证50成份指数发起式于5月23日正式成立,首募规模约3亿元。

至此,第二批四只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全部成立。整体来看,这四只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募集总规模约10.96亿元。

5月以来,北证50指数逐步回升。从成交量来看,5月24日,北交所总成交金额超过20亿元。数据显示,自4月24日以来,北交所日成交金额已经连续一个月超过10亿元。

当前,全市场共有11只北交所主题基金。自募集之初,北交所主题基金就备受市场关注。由于发行在市场相对高位,北交所主题基金自成立以来的整体业绩并不理想。但今年以来,不少北交所主题基金收益开始回升。截至5月23日,共有10只基金今年以来实现正收益。

业内人士认为,在制度不断完善,上市公司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投资者数量增加、结构持续优化,股票全面纳入跨市场指数体系等多重利好因素下,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效能有望提升,增量资金可期,市场流动性、活跃度或进一步增强,北交所上市公司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谈到北交所股票的投资价值,万家北证50成份指数发起式基金经理杨坤表示,北交所股票估值普遍低于其他上市板块中业务相关度较高的同类股票,具有较大估值提升空间。目前北交所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为40%左右,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集中度较高。并且,北交所是目前A股所有板块中上市效率最高的板块,在国家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历史大背景下,北交所将吸纳越来越多的优质专精特新企业,为市场发展增添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