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长城汽车举报的比亚迪宋PLUS DM-i车型


商报记者 叶晓珺
昨日,长城汽车发布了一则声明,直接将自己和比亚迪送上了热搜,同时也搅动了资本市场,双方股价均跳水。
“比亚迪污染物排放不达标”“检测报告无效,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双方各执一词,而此次举报的热点涉及两款热销车型——比亚迪秦PLUS DM-i、宋PLUS DM-i。值得一提的是,此事件的举报时间恰是比亚迪新车上市日,昨日下午,比亚迪宋Pro DM-i冠军版发布会如期举行。
长城汽车官方举报比亚迪
车企的这波热度来得猝不及防。昨日早间,长城汽车在其微博上发布举报声明,“2023年4月11日,长城汽车向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递交举报材料,就比亚迪秦 PLUS DM-i、宋 PLUS DM-i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进行举报。”并强调,目前,公司正在密切关注该案的立案及处理进展。
长城汽车此举报声明一出,直接把自己和比亚迪送上了风口浪尖。#长城官方举报比亚迪#登临微博热度榜,几个小时就收获了1.5亿人次阅读,近万人参与了讨论。
对此,比亚迪汽车于中午在微博上发布了回应声明,长城汽车出具的检测报告无效,长城不能以此作为依据!具体内容还包括,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并保留法务诉讼的权利!同时还强调,产品及相关检测符合国家标准,在国家权威机构通过认证。比亚迪欢迎有关部门随时过来调查、取证和检测。
从销量来看,长城汽车在举报中所提及的比亚迪秦PLUS DM-i、宋PLUS DM-i,为比亚迪的两款热销车型。公开数据显示,比亚迪秦PLUS DM-i在过去的2022年全年销量高达30万辆,与此同时,今年2月末,该车发布了冠军版车型,将DM-i车型价格首次下探至10万以内。此次变相降价也让秦PLUS DM-i订单大涨,秦PLUS DM-i顺势成为了今年4月份轿车销量冠军,销量达31734辆。今年4月,比亚迪宋PLUS DM-i则是以月销超2万辆的成绩排在紧凑型SUV销量榜的第四名。
值得注意的是,长城汽车的举报声明发布的时间就在比亚迪宋Pro DM-i冠军版发布会召开之前,当日下午,比亚迪如期举行了发布会。
车企巨头“内讧” 相煎何太急
就在两车企各执一词之时,消费者开启了热议模式,“比亚迪放心买,长城已经帮忙全车检测过了”“果然直接,正大光明举报违法违规行为”,也有人对比亚迪的回应声明质疑,“这一波我站长城,比亚迪应该用品质说话,而不是情怀。”
投资者更不淡定了,“为什么长城比比亚迪跌得更多”。要知道,这一波闹腾,昨日二级市场两家公司股价跌跌不休,颇有些“谁比谁跌得快”的架势,A股和H股都不能幸免。昨日午盘,长城汽车股价一度跌超6%,H股跌超5%,比亚迪一度下跌超2%,H股跌超3%。
截至收盘,长城汽车依旧跌超6%报24.80元/股,换手率0.57%,成交量35.03万手,最新市值2105亿元,位列汽车整车板块跌幅榜首位,市值蒸发138亿元;H股跌超7%报8.370港元/股,换手率2.84%,成交量6576万股,最新市值710.31亿港元。
比亚迪跌幅稍小,跌2.41%报255.60元/股,换手率1.13%,成交量13.21万手,最新市值7441亿元,市值蒸发超183亿元;H股跌5.40%报234.600港元,换手率0.84%,成交量918.40万股,最新市值6830亿港元。
而对于此事件,业内人士分析,目前伴随汽车新能源化和智能化的高速发展,行业面临全面竞争升级,企业和企业的确存在矛盾。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长城汽车和比亚迪两家企业的销量和业绩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2023年一季报显示,长城汽车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0.39亿元,同比下降13.63%;净利润1.74亿元,同比下降89.34%。而比亚迪一季度营收1201.7亿元,同比增长79.83%;净利润41.3亿元,同比增长410.89%。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根据同期市场份额排名,比亚迪市场份额为34.3%,排在首位。紧随其后的是特斯拉,市场份额为13.7%,而长城汽车则排名第十。
是“对手”更是“队友” 业内人士呼吁协作发展
作为中国汽车业两家领军企业,长城汽车举报比亚迪引发业内外高度关注和热议。
有着近40万微博粉丝的资深汽车达人转发了比亚迪的回应声明,并表示,“任何一家企业如果能被行业伙伴监督和参考对标,都是一种认可和鼓励。努力提高自身实力,才会有可以竞争、可以生存的能力。公平竞争、协作发展,否则只会自毁长城。”
还有业内人士发表看法,长城汽车作为一家汽车制造企业,对于环境污染问题应该有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们举报比亚迪的排放不达标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出于对环境的关注和保护。他指出,从长远来看,汽车行业的发展应该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这符合全球对于环境保护的呼声。长城汽车投诉比亚迪排放不达标的事件可以促进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汽车制造企业在环保方面的技术研发和改进。
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张君毅则表示,现在汽车行业竞争压力非常大,企业和企业之间互相之间作为竞争对手的机会多于竞争队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领先的企业应该遵照行业规范来做事;另一方面,中国汽车行业要有健康发展的氛围,应该互相帮助,而不是互相拆台。
虽然比亚迪和长城汽车在电混技术上互为竞争对手,但是“对手”更是“队友”,他们都是国内知名车企,也都在新能源车领域有大量投入,业内人士呼吁,“无论是比亚迪最终被确认产品存在问题,还是长城汽车虚假举报,都会让相关消费者对其诚信度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而没有诚信度的企业,不可能为消费者交付质量可靠的产品。”
“好好造车才是有益的做法。”正如某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说的,“目前此事尚未有最终定论。但通过这次举报事件,或将助推行业技术升级,给各车企敲响‘警钟’,防患于未然。”如果能相互监督,相互整改进步,对消费者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