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通过测量腰围评估腹型肥胖

商报记者 冯双 手绘 章丹丹
通讯员 方序 陈丹
近年来,随着健康饮食习惯越来越受欢迎,不少人的朋友圈里刮起了一股“吃草风”“轻食之风”……餐饮市场的“轻食餐”悄然兴起,尤其成为年轻群体的新宠,也是众多“减肥达人”饭桌上的“常客”。
不过,对于“轻食”,营养学专家提醒,不要忽视一些食用误区和健康风险。
“轻食”很可能并不“轻”
浙大二院营养科陆彦妤营养师介绍,所谓“轻食”是指低能量、低盐、低糖、高纤维的食物,烹饪程度较低(往往用凉拌、水煮、蒸烤等相对低油、低盐的方式,替代传统煎炒烹炸),食材较为多样,长期食用以达到轻盈体态、减轻体重的目的。
目前市面上很多饭店都主打“轻食概念”,如果从传统观念来看,真正的“轻食”所使用的烹饪方式和选用的食材,相比于常规膳食,能量会偏低一些,可以起到减重的目的。但市面上你所买到的“轻食”很可能并不“轻”。
陆彦妤表示,市面上很多“轻食”在食材种类和结构等方面并不合理,很难达到营养均衡后减重的目的。比如蔬菜很少,有些凉拌菜看着体积大,但是因为是生的,实际重量很轻,远远达不到我们的推荐摄入量;也有些“轻食”外卖,为了追求口味,商家会在里面放炸鸡块、炸猪排等煎炸肉类,或配上沙拉酱、千岛酱、调料汁等调味,油、盐含量并不低。比如,普通沙拉酱一小袋(30g)大约190kcal,2小袋的热量就追上了一碗米饭,这在不知不觉中就会给身体增加很多热量。
另外,市面上的“轻食”很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比如生的蔬菜在制备过程中可能受到污染,肉类在储存时也有微生物滋生的风险,对于一些肠胃功能较弱、免疫力较差的人群,或者疾病人群,要慎吃“轻食”餐。
“前段时间备受关注的网红餐厅出现食品安全事故,可能就是因为餐厅内的生冷食物出了问题,这也给喜欢吃‘轻食’的人敲了一个警钟。”陆彦妤建议,如果想要吃出健康,还得按照“轻食”真正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合理搭配;尽量挑选多种类的蔬菜,搭配豆制品,鱼、禽、蛋、瘦肉等优质蛋白质类食物,用杂粮或红薯、南瓜等替代部分白米饭、白面条,少油少盐,这样就比较营养和健康。
过度节食不利于持续减重
陆彦妤
本期指导专家
浙大二院营养科营养师
现在已到夏季,减肥会成为爱美人士聊得最多的话题。陆彦妤认为,为了健康,超重人士更需要在饮食上克制,以保证身体健康。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通过测量腰围来评估成年人的腹型肥胖(类似大家常说的“啤酒肚”“苹果型身材”)。我国腹型肥胖的标准为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再结合BMI来识别肥胖相关疾病的风险(24≤BMI<28kg/m2是超重,BMI≥28kg/m2是肥胖)。
除此之外,不依赖“轻食”的人群,也要注意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选择食物,主要参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注意以下几点——
食物多样,合理搭配。建议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其中包括谷薯类食物250g-400g,可以用全谷物、杂豆类和薯类替代1/3白米饭,比如玉米、小米、燕麦、赤豆、土豆等。
多吃蔬果。建议蔬菜每天摄入不少于300g,其中深色蔬菜占1/2(深色蔬菜即指菠菜、油麦菜等深绿色蔬菜,胡萝卜、西红柿等橘红色蔬菜,紫甘蓝、红苋菜等紫红色蔬菜);每天摄入200g-350g水果,建议选择苹果、梨、柚子、橘子等低能量水果,慎重选择荔枝、菠萝蜜、榴莲等高能量水果;另外每天建议摄入300ml及以上的低脂或脱脂、低糖液态奶。
在肉类摄入上,建议成年人平均每天摄入鱼、禽、蛋、瘦肉的总量为120g-200g,要少吃或不吃烟熏和腌制肉类。
另外要控制烹饪中油、盐、糖的使用,进餐时间要规律,也要注意足量饮水,一般要达到每天1500ml-1700ml。
平时一定要注意适当限制能量,但是不能过度节食,这样会让人丢失肌肉,因此降低基础代谢率,不利于后续减重。同时,陆彦妤还建议,可以减慢进餐速度,每顿正餐吃20-30分钟;调整进餐顺序,餐前适量喝些温水或清汤,接着多吃蔬菜,最后吃肉类和主食;两餐之间如果觉得饥饿,可以选择能量低的蔬菜水果作为加餐,比如小黄瓜、小番茄等,以上方式都有利于保持身材。当然,需要提醒的是,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必要时需要在营养师和医生指导下进行营养搭配和减重规划。
扫描二维码观看小视频,了解更多关于身体的知识。
食物多样,合理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