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亿白酒龙头闪崩 触及跌停

白酒“小年”去库存时机已到

2023-05-23

商报讯(记者 叶晓珺)昨日早盘,一则“公司产能利用率不足70%”的传闻使得山西汾酒一度触及跌停,随后虽有所回升,但截至昨日收盘,该股依旧未能挽回颓势。不过,昨日白酒板块整体还是涨多跌少,机构纷纷表示,白酒板块在消费场景受限情况下业绩表现依然坚挺,体现白酒需求的强韧性,目前困境已经反转,一季度动销表现良好,“结构优化+消费升级”将带动酒企利润持续提升。

山西汾酒触及跌停

昨日早盘,山西汾酒开盘后股价一度“闪崩”触及跌停,造成白酒板块整体回落;此后股价又迅速回升,跌幅收敛至3%以内,其他白酒股则集体大涨。

消息面上,山西汾酒昨日上午就一则“公司产能利用率不足70%”的传闻进行了澄清,该公司工作人员表示,汾酒长期以来产能都是满负荷的。库存和渠道压力会有,但公司产品的酒精含量都在42度以上,并不会有储存的问题,所以库存的压力也并不是很大。另外,部分市场或存在批发价与终端价倒挂的情况,但是总体还比较稳定。

对于开盘闪崩的原因,山西汾酒回应称,在进一步调查,机构在背后操作出货的可能性较大。同时还表示,在本月月底,公司将举办年度股东大会和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可以进一步关注。

事实上,山西汾酒官方最新消息面上并未出现明显利空。

从2018年到2022年,白酒行业的营收利润规模每年都在稳步提升,而且高端白酒正成为白酒行业中的业绩主力军。而高端白酒上市公司前五席就有山西汾酒,另外四家分别是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股份,利润占比达90%,高端白酒占据白酒行业的绝大部分利润。

澄清传闻之后,山西汾酒跌幅收窄,截至昨日收盘,山西汾酒跌3.14%报224.99元/股,成交量1979.5万手,成交额43.26亿元,换手1.62%,总市值2744.80亿元。

白酒“小年”需多关注去库存进度

也有一部分业内人士表示,白酒板块业绩表现强劲,可能只是一种表象。

上市酒企实现了业绩“大丰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经销商们靠“压库存”获得的利润。所谓的囤货,就是酒厂将酒卖给经销商,然后让经销商预付一笔钱,再将酒卖出去。

而由于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以及我国酒类行业的消费升级进度进入瓶颈期,今年或许注定成为白酒行业的“小年”,库存周期是最关键的参考指标。

并且,今年需要消化渠道库存。2022年受疫情影响,实际动销情况弱于酒企销售数据,渠道库存较高,会导致一部分库存在2023年上半年进行消化。同时一些次高端酱酒价格在2022 年崩盘,导致次高端价位带酱酒库存也需要在2023年进行消化。所以库存对行业反弹高度有很大影响。

从趋势上看,当前阶段,要打破估值天花板,需要白酒行业市场需求的整体复苏,才能对行业成长空间进行验证。也就是说,今年白酒行业估值的突破,需要行业需求的整体回暖,以及白酒消费价格带来的整体提升。而目前白酒板块的估值水平,反映出目前市场对基本面与复苏预期的博弈程度。

结构优化+消费升级,白酒困境可转

当前白酒板块的投资机遇还是结构性的,东方证券建议,关注消费需求相对刚性的高端酒企贵州茅台,腰部产品加速成长的泸州老窖,结构升级快速、加强厂商一体化运营的老白干酒 ,有望受益于新疆“一带一路”的伊力特。

湘财证券也表示,白酒板块在消费场景受限情况下业绩表现依然坚挺,体现白酒需求的强韧性,目前困境已经反转,一季度动销表现良好,结构优化+消费升级带动酒企利润持续提升。建议重点关注需求韧性强、涨价趋势明显的高端白酒,以及受益于宴请、商务需求提高的次高端酒及区域龙头。

对于后市,财通证券认为,从场景修复看,Q1春节返乡消费及Q2宴席回补对周期需求恢复具备较好支撑。从周期修复看,市场担心下半年回补需求退潮,周期修复动力偏弱,但白酒多数个股自Q2步入低基数阶段,表现增速有望回升,Q3业绩兑现压力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