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成高成了健身行业“致命伤”

行业协会倡议 体育健身服务业商家、消费者、从业人员都要回归理性

2023-05-23

商报讯 (通讯员 吕振华 实习记者 毛雨希 记者 汪晓筠)消费者王女士于2020年5月在环城东路84号“百顺游泳健身(檀香园店)”付款15000元购买了有效期三年的健身私教课程。“因为前两年在带孩子就一直没有去上健身课程,最近好不容易腾出时间准备去上课却发现这家门店已经关门了。”王女士说,“事先我并没有收到来自商家的通知或说明,现在我在该门店还有72节拳击课、33节拉伸课,这些课程又该怎么处理呢?又该联系谁处理?”于是,王女士向本报维权联动的12345市长热线投诉了此事,希望能得到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

为追求高业绩设置高提成 成行业“致命伤”

记者多次拨打“杭州百顺游泳健身”所有门店的电话,均无法拨通。于是,记者找到杭州市体育休闲行业协会,希望能够通过协会联系到商家。

市体育休闲行业协会工作人员表示,将会积极帮助联系。“不仅是王女士所投诉的这家健身房,此前,我们和专家也一起研究了行业内的一些倒闭门店的情况,其中不少倒闭的健身房都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那就是目前健身市场的运营模式并不合理,普遍存在提成比例过高的现象。健身房老板在面对房租水电、会员残值、从业人员销售高提成三方负债下,不堪重负经营不善,最终导致健身房关闭。”

对此,在杭州健身行业从业9年的一位健身房财政主要负责人介绍:“由于预付式消费中,消费者将全款支付给了健身房,但行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将课时费或者提成提前结算给教练或者销售人员。而一旦销售人员或者教练离职或者消费者要求退款,健身房无法追回这笔钱。”该负责人说,“业内过分依赖业绩驱动,健身行业整体的销售提成比例会比传统服务行业高出5%左右。同时私教课程的单节价格相较于其他行业,通常会高出50元-100元/节。”

而对于这位负责人的看法,同样在杭州健身行业从业9年的一家健身房主要负责人也持赞同的意见,“刚入行时,健身行业粗犷式发展,不少经营者为了快速扩张,会给员工较高的提成,以获得大量的现金流。这样的模式慢慢固定,导致不少人认为加入这个行业可以赚快钱,这也让这行的从业人员越来越不淡定。”

面对提成比例“畸形”

行业协会倡议商家、消费者、从业人员

都要回归理性

面对健身行业提成比例“畸形”的问题,在这位健身房财务主要负责人看来,应该改变原有的销售高提点、高课时的模式,“我认为,综合成本不超过总销售额的50%,且应结合教练专业水平,从教练的授课满意度、会员出勤率,将考核全方面优化。”

对此,另一位负责人坦言:“健身行业相较于其他服务行业,并没有明显的进步,但甚至还依旧停留在以前不合理的经营模式,如果再不做出改变,将会造成致命的问题。接下来我们打算调整自己的薪资架构,回归到正常、合理的标准。同时也希望同行业的经营者能够落实团队,将服务放在第一位,并且认识到正确的财务模式,不要再一味地追求野蛮生长。”

健身房的预付式模式本身就存在诸多隐患,在市场较好的情况下掩盖问题。一旦市场疲软,商家为了追求现金流会许诺销售人员高提成,导致销售人员为了完成业绩用各种手段诱导消费者,一旦销售承诺无法履行,就会出现大量消费投诉,逐渐形成一个“死结”。对此,杭州市体育休闲行业协会也发布倡议,呼吁健身企业、消费者都要回归理性的同时,健身行业的从业者更要保持理性的择业观,企业应调整不合理的经营现状,恢复理性发展的模式。

同时,浙经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政宇也建议:“健身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以按照消费者消耗的课时同步结算教练的提成,或是在劳动合同的薪资中对提成返还作出约定,当消费者发生退款时,教练也需要将预付的销售提成返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