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变阵 云业务、菜鸟、盒马谁将率先“出线”

2023-05-21

史佳 综合整理

5月18日,阿里巴巴控股集团公布2023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宣布云智能集团将从阿里巴巴集团完全分拆独立走向上市,菜鸟、盒马启动上市计划,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启动外部融资,六大业务集团正式成立董事会。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张勇表示:“全球局势日益复杂,我们主动实施组织变革,给予业务更大独立性以增强其竞争力,满足不同客户持续变化的需求,捕捉新市场机遇。我们采取具体措施以释放业务价值,并欣然宣布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批准通过向股东分配股息的方式,实现云智能集团的分拆,寻求成为一家独立上市公司。”

阿里方面表示,这是阿里巴巴面向未来发展做出的主动改革,并已获得集团董事会全面支持。成立24年以来,阿里巴巴始终不断在自我变革中创新和迭代,主动引领变革,创造和激发更多面向未来的发展机会。通过改革激活肌体,让更多业务轻装上阵、脱颖而出,这与阿里发展历史上的变革精神一脉相承。

3月28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发布全员信,宣布启动1+6+N组织变革,成立云智能集团、淘天集团、本地生活集团、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菜鸟集团、大文娱集团等六大业务集团和多个业务公司。各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将分别设立董事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CEO负责制,阿里巴巴集团则将全面走向控股公司的管理模式。

随着一系列实质性进展的快速落地,各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发展路径也更加清晰。阿里财报显示,阿里云智能集团将从阿里巴巴集团完全分拆,更灵活地走向市场。

◆再创业 再出发!阿里云将分拆上市

阿里云近年来一直是集团内部营收增长最快的业务之一。根据Canalys的报告,阿里云在2022年中国云服务市场的占有率约为36%,年度总收入约为109.08亿美元,占有率仍领先于国内同行,发展潜力不容小觑。

5月18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张勇向阿里云员工发出全员信:鉴于云智能集团的商业模式、客户特征和发展阶段与阿里巴巴集团大多数消费互联网业务有巨大差异性,我们计划在未来12个月将云智能集团从阿里集团完全分拆并完成上市,在股权和公司治理上形成一家与阿里集团完全独立的新公司。同时,阿里云智能集团将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

张勇在全员信中表示,分拆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是阿里云面向未来二次创业的全新开始。未来,阿里云智能集团可以完全独立面向市场,进一步强化业务战略,优化组织和运营。这也需要我们拥有更多创业心态、更多职责担当,更好地平衡短期增长焦虑和长期发展目标的关系,我们才有机会共同打造一家世界级的科技公司。

张勇在信中对阿里云智能全体员工提出了三点期待:珍惜客户信任、坚持技术理想和保持创业心态。他强调,对技术先进性永无止境的追求,是阿里云流淌在血液里的基因。过去阿里云从无到有打造了中国唯一自研的飞天云操作系统,未来希望在云计算、AI大模型上持续创新,和世界级选手同场竞技。

最新财报显示,阿里云智能在2023财年总收入为772.03亿元,经调整EBITA利润为14.22亿元,同比增长24%,已连续两年实现盈利。在张勇看来,阿里云未来的发展潜力无限。

张勇在阿里集团财报电话会上表示,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为阿里云带来了两个全新的历史机会,一是人工智能大模型和各类行业专属模型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对算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阿里云可以支持市场上各大模型的训练和服务;第二,阿里云希望为社会提供自身研发的基础大模型的同时,支持好广大客户和各类开发者,基于基础大模型形成他们所需要的模型和服务。

阿里云也在近期发布了一系列新举措,包括发布AI大模型通义千问、推出核心产品降价和免费试用计划、大幅提高合作伙伴佣金率,旨在进一步扩大公共云的客户数量和用云规模,并带动各类AI模型训练和服务所需的高性能算力的增长。

他同时透露,通义千问作为大语言模型,只是通义预训练大模型家族的一个成员,阿里云“将很快发布更多通义系列的其他预训练大模型”。

4月26日,在2023阿里云合作伙伴大会上,阿里云宣布史上最大规模降价,核心产品价格全线下调15%至50%,存储产品最高降幅达50%。张勇表示,阿里云致力于“让算力更普惠”,这次大规模降价是希望将技术红利更多回馈给客户和伙伴,持续降低用云成本,扩大云的市场空间。

自5月7日起,阿里云计算、存储等多款产品价格下调最高至50%,同时开放产品免费试用,目前已增长至80多款;生态方面,阿里云公布新生态伙伴政策,专属于伙伴的市场规模扩大5倍,并大幅提升伙伴佣金率。

大模型、降价和生态新政,三项核心举措将在未来对阿里云产生积极拉动作用。

◆菜鸟、盒马启动上市计划

阿里方面还表示,董事会已批准探索菜鸟智能物流集团的IPO进程,并执行盒马鲜生的IPO。这两个业务在阿里财报中的成绩也十分亮眼。

5月18日晚,在菜鸟启动IPO计划和十周年来临之际,菜鸟集团CEO万霖发出全员信,希望全体菜鸟员工加快能力建设,开启新的创业征程,争取未来十年成为全球领先的综合数智物流集团。

正值菜鸟十周年,万霖表示:“十年来,菜鸟把理想主义和长期主义融合在一起,坚持互联网+产业两条腿走路,电子面单让每个包裹有了数字身份证;扎实打造了全球化的服务能力,让国际快递用一杯咖啡的价格货通全球;我们扎实建设国内仓配能力,1212半日达、次日达相继上线,普惠的价格引领服务分层;菜鸟驿站覆盖城乡,打造了行业领先的送货上门、代收服务……价值创造的背后,是不断夯实的国内物流、国际物流、城乡末端、物流科技和全球地网五大底盘能力。”

万霖在全员信中明确提出三点要求:坚持客户第一、加快能力建设、保持创业精神。他强调,新的阶段将是菜鸟践行服务客户和社会的新起点。万霖号召全体员工“秉持菜鸟之心,超越鸿鹄之志”,十年内菜鸟将会成为全球领先的综合数智物流集团,一家受人尊重的好公司。近两年内,菜鸟在阿里业务中的重要性飞速提升,其营收占比自2021财年起就达到了5.19%,超越本地生活(4.94%)。单论业绩增速,菜鸟是目前阿里6大集团里增长最快的,在去年第四季度中菜鸟营收增速达到27%。

4月初,有消息传出菜鸟计划在香港上市,最早可能在年底完成,并称菜鸟估值超过200亿美元(1570亿港元)。根据最新发布的胡润《2023全球独角兽榜》显示,菜鸟以1850亿人民币的估值,位列全球第十。

最新财报显示,菜鸟2023年1-3月该季度营收为189.15亿元人民币,抵消跨分部交易后外部营收同比增长18%,主要受国际物流履约解决方案服务每单平均收入增加,以及对消费者物流服务需求的增加所致。

本季度,菜鸟供应链形成“优选仓配”和“智选仓配”等多种能力组合,分别提供“半日达”和“次日达”服务以满足市场分层需求。在全球化市场,菜鸟持续加强端到端履约网络,国际快递再提速,海外本地物流建设加快。

跨境物流是菜鸟押注的重点,数据显示,菜鸟日均处理超450万件跨境包裹,是全球四大跨境物流网络之一 。公司称,预计到5月底前,菜鸟将打造超20个优选仓,进一步优化国际快递时效,支持国货品牌更高效出海。

今年3月,菜鸟在巴西的末端配送同比增长超70%,至拉美包机增至每周8班,并与巴西邮政达成深度战略合作。目前,中巴跨境包裹菜鸟最快一周可送达。依托本地仓配网络,巴西核心城市下单最快可实现次日达。在欧洲,菜鸟与DHL合作进一步拓展智能自提网络覆盖,在西班牙的自营末端配送网络已覆盖大部分地区。

再谈盒马。就在不久前,盒马也有传出上市消息,盒马CEO侯毅在当时回应了对盒马IPO的看法,他认为,以盒马今天的规模和品牌影响力,具备上市条件,且在上市时间选择有比较大的灵活度。

创立于2015年,首店在2016年1月开出,作为阿里巴巴探索新零售的标杆,已形成清晰的商业模式和较为明确的盈利前景。侯毅表示,2016年到2023年盒马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工作,即从一个新兴的商业模式走向了一个持续盈利、稳定盈利的商业模式。

如今,X会员店、盒马奥莱等业态仍在扩张,全球化逐步启程,5月17日,盒马宣布启动全球供应链战略,在全球设立8大采购中心,通过本地化的运作,让全球商品更好地“走进来”,今年将是盒马全球化的元年。

据介绍,盒马的分拆和IPO将在6-12个月内完成,菜鸟则将在12-18个月完成上市。

◆国际数字商业依然坚持“跨境+本地”模式的投入

国际商业分部方面,该财季营收185.41亿元,同比增长29%,分部经调整EBITA为亏损23.3亿元,亏损同比收窄9%。该财年营收692.04亿元,同比增长13%,分部经调整EBITA为亏损56.2亿元,亏损同比收窄37%。其中,第四财季包含Lazada、速卖通、Trendyol和Daraz的国际零售商业订单量整体同比增长15%,收入同比增长41%。

财报同时显示,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将启动对外融资,助力业务进一步发展和增长。随着消费者服务能力与供应链能力齐头并进,海外业务已经逐渐成长为驱动阿里稳健增长的新引擎之一。

5月18日,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CEO蒋凡在阿里集团财报电话会上表示,2023财年第四财季,国际业务展现了快速的增长势头,增长主要驱动力来自于业务规模的扩大和商业化率的提升。

“未来会在一些机会市场、机会商业模式上进行持续投入,并持续优化和改善业务的经营效率。”蒋凡在电话会上表示,面向未来,国际零售业务依然会坚持跨境+本地模式的投入。跨境市场的潜力依然很大,速卖通将保持快速增长。本地市场中,除了在东南亚市场持续投入,也会积极关注更多新的区域市场机会。长期角度来看,海外商业一定要动态去看不同业务的投入与盈利情况。

◆第一季度实现营收2082亿元

5月18日,阿里巴巴还公布2023财年第四季度(自然年2023年第一季度)及全年业绩。2023年1至3月,实现营收2082亿元,同比增长2%;归母净利润为235.16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62.4亿元;经调整EBITA为252.8亿元,同比增长60%。2023财年,全年实现营收8686.87亿元,同比增长2%;归母净利润为725.09亿元,同比增长17%。

各项板块业绩具体来看,中国商业分部方面,该财季营收1360.73亿元,同比下降3%。中国商业板块主要包括淘宝、天猫、淘宝团购、淘菜菜、盒马鲜生、天猫超市、高鑫零售、天猫国际和阿里健康等中国商业零售业务,以及包括1688.com在内的批发业务。

中国商业业务凭借稳固的高质量消费群体,在复苏周期内快速企稳。在3月,淘宝和天猫的线上实物商品GMV增长(剔除未支付订单)转为正数,财报显示服饰及保健品品类增长强劲。本财季,在淘宝和淘特上M2C商品产生的支付GMV同比增长26%。

国际商业分部方面,该财季营收185.41亿元,同比增长29%。季度内,包含Lazada、速卖通、Trendyol和Daraz的国际零售商业订单量整体同比增长15%,收入同比增长41%。

本地生活服务分部方面,该财季剔除分部后营收125.49亿元,同比增长17%。在3月,高德日均活跃用户数量创1.5亿的新高,飞猪国内酒店预订价值较2019年同期增长超70%。“到家”业务上,消费需求改善、活跃商家数增加,以及有效扩展配送能力,令饿了么的GMV增长和订单增长显著上升。

财报显示,本季度,盒马继续增强其销售能力并提高运营效率;饿了么每笔订单的单位经济效益持续为正且同比改善;淘特、淘菜菜均持续实现季度亏损同比收窄。

该财季,在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响后,菜鸟的收入同比增长18%至136.19亿元。在物流的全球化市场,菜鸟持续加强端到端履约网络。预计到5月底前,菜鸟将打造超20个优选仓,进一步优化国际快递时效。

在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响后,该财季阿里云收入同比下降2%至185.82亿元。这是阿里云连续第二年盈利。2023财年,在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响后,云业务收入772.03亿元,经调整EBITA人民币14.22亿元,同比增长24%。

数字媒体及娱乐方面,一季度剔除分部后营收82.73亿元,同比增长3%。

财报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国际商业、菜鸟、本地生活服务收入增速依次为29%、18%、17%;三个业务按年(2023财年)实现13%、21%、12%的收入增速。

此外,截至3月31日的季度,以约19亿美元回购了约2150万股美国存托股(相当于约1.724亿股普通股)。截至2023年3月31日,阿里巴巴流通的普通股为约205亿股(相当于约26亿股美国存托股)。在目前授权下,有约194亿美元回购额度,有效期至2025年3月。

(信息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澎湃新闻、封面新闻、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