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打卡美妆品牌 单条视频获13万次播放

新国货浪潮里 不少化妆品产自钱塘

2023-04-28

商报记者 汪株燚 通讯员 徐艺珍

用心挑选美妆企业、精心设计特色主题、亲自主播出镜代言,近段时间,钱塘区商务局局长、美丽云城常务副主任陈静密集探访辖区美妆企业,其亲切、幽默的主持风格,在创新政府服务模式的同时,也让钱塘美妆再次走进大众视野。

依托成熟的美妆制造供应链,叠加直播电商、配方研发等优势,钱塘区的一批新老美妆品牌正在加速崛起。孔凤春、玫琳凯、花西子、花知晓……这些在各大社交平台频频给你种草的品牌,大多数打着“钱塘造”的标签。

美丽经济营收破千亿

企业聚集背后是良好生态

在担任美丽云城常务副主任之前,陈静从事政府招商工作已近30年。借力短视频宣传推介美妆企业,在她看来既是区域品牌宣传的新路径,也是招商策略的创新之举,探索招商模式从“人找商”向“商找人”转变。

从自己最擅长的招商、最了解的钱塘企业着手,陈静以微信视频号为依托,以美妆企业推介为亮点,触到了大数据时代的“流量密码”,比如探访世界品牌企业玫琳凯的一条视频,获得了1万多次转发、13万次的播放。

在钱塘,包含美妆在内的美丽经济产业已初具规模,仅2021年辖区的美丽经济产业营收就突破千亿元。尤其在美妆领域极具辨识度,大家耳熟能详的化妆品,诸如老字号品牌孔凤春、国货美妆品牌花西子、外资品牌玫琳凯等,都在此安营扎寨。

最具代表性的是诞生在钱塘的花西子,创造了国货崛起的奇迹:从开设天猫旗舰店到成交额累计破亿,花西子只用了短短一年时间。2017年创立的“花西子”,是一个以“东方彩妆,以花养妆”为理念的彩妆品牌。

花西子相关负责人表示,花西子的产品研发,基于一条整合了全球优质原料和生产厂家的完整供应链——这点也充分仰仗杭州美妆长期形成的供应链优势。“同时,私域运营、直播电商等美妆行业的创新玩法都在杭州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也为我们这样的新国货品牌的高速成长和不断创新加持。”

与花西子并称“钱塘美妆姐妹花”、国货少女彩妆品牌花知晓创始人包子则认为,杭州足够充沛的电商人才及氛围非常适合品牌发展。“我们每年要上100个SKU,会发现年轻人对这种潮流的东西充满激情,杭州有很多‘新鲜血液’,比如我们旁边就是浙传等高教园区,保障了公司的发展。”包子说。

而位于钱塘北房工业园区的孔凤春的工厂里,6000多平方米的场地,员工只有60多人,车间自动化程度非常高。2017年,孔凤春搭上互联网开了线上旗舰店,并尝试和小红书、抖音等年轻人喜欢的平台合作。这些改变带来的成果,是实实在在看得到的。“目前,线上的销售量,已经慢慢超过线下了。”工作人员汪先生说。

产品力成为美妆企业发展共识

将进一步打通产学研链路

尽管拥有先天的电商优势,但钱塘美妆企业并没有被流量所影响与裹挟。无论是经典国货还是新锐国货,都有一套清楚的认知:持续的产品力才是真正的“财富密码”。

除了在运营模式上追上去,孔凤春在调整原有产品构架的基础上,开发了很多符合当下的新产品,做起了各种系列的护肤套装。“得琢磨消费者的心态,想着怎么把品牌打响。”

去年7月30日,花西子的母公司宜格集团全球创新研发及产业中心在钱塘区奠基。早在2021年8月,宜格科创中心一期在钱塘区投入使用。目前,宜格集团研发团队超200人,持有的专利数量190个,其中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总和达106个。

瞄准15-25岁女性客户的花知晓,也根据购买群体进行产品市场经营布局和产品功效的迭代升级。“年度上新频率为4至5次,每一系列包含约20个SKU,以快速、丰富的产品迭代牢牢把握消费人群的‘追新’心理。”包子说。

在陈静看来,美丽经济是涵盖一二三产的,美丽不仅仅在生产端,它是把三产融合的,也就是制造业的服务化和服务业的制造化。目前,钱塘美妆产业已涌现出一批涵盖原料开发、成品生产、品牌推广、网络零售等产业链各环节的优质企业。

“比如纽龙日尚、澳亚生物、协合医疗等企业从事生物蛋白、透明质酸等原料市场。科欧玛、唯客乐等企业专注于产品制造。悠可、昆汀科技、阿丽娅等企业则在美妆品牌运营、市场分销领域独树一帜。百合花、依贝、方圆检测等企业提供辅料、包装、产品功效认证等配套业务支持。”陈静说。

不过陈静也直言,钱塘美妆产业面临产学研合作不够深的现状,未来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此,钱塘区前不久成立了钱塘区品牌促进会美妆专委会。“接下来,我们将借助钱塘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多方力量,联动行业领域相关智库专家,形成基础研究、成果转化、技术应用的产学研链路,助力钱塘美妆行业实现跨越式提升。”陈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