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个机器人当学车教练,你怎么看?

杭州三个试点驾校45位“教练”教出1133名学员 科目二通过率高于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

2023-02-21

“机器人教练”车

车里的“机器人教练”在发出指令

商报实习记者 沈惠霞

“请调整座椅、系好安全带、松开手刹……”坐上教练车的驾驶座,输入学号、密码,机器人教练发出温柔的提示声,这是杭州一家驾校“机器人教练”正在带着学员练习的场景。

每年春天,都是一年的驾校报名学车的旺季,相比往年,今年的杭州三个“机器人教练”试点驾校,“机器人教练”成了一种学车新选择,受到越来越多学车一族的欢迎。

这家驾校一半学员选择机器人教练

在滨江总校“机器人教练”4000多平方米的专用场地上,记者看到有八九个学员自己一个人在练车,没有教练坐在副驾驶位。这些车除了车身上有“教练车”字样外,顶灯上还写着“机器人教练”。

第二次上“机器人教练”车的陈小姐原先报名的是人工教学项目,后来在驾校工作人员的微信上看到有机器人教学,就改为机器人教学项目。

机器人教练发出指令,“您已进入坡道起步,当车内右门把手前沿碰到坡道右边线原点时,快速向右打死,上坡,车身走直回正。”陈小姐跟着“教练”的指导,顺利完成了坡道直角转弯的动作,还赢得了教练的鼓励“恭喜你顺利通过该专项!”

陈小姐表示,“原来的教练比较严厉,坐在我旁边,我有点紧张,现在放松多了,每次完成一个项目,机器人都会有反馈,而且机器人练车时间也比较自由,想什么时候练、想练多久都可以。”

据了解,翔力驾校是在2022年8月开始进行机器人试点教学。截止到今年2月中旬,已经有760多位学员报名了机器人教学项目。翔力驾校校长曹成介绍,年初八复工到现在,有390多人报名学车,其中一半左右的学员选择机器人教学,“不少学员都是听朋友介绍这里有机器人教学,就来报名了。”

曹校长说,目前报名机器人教练的还是18岁至30多岁的年轻人居多,40岁以上的学员,驾校会先安排人工教练指导一段时间,再转为机器人教练。

科目二通过率高于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

姚瑞从事驾校教练员行业已经有四五年时间,当“机器人教练”承担了主要的教学任务后,姚教练也有了新的身份——安全员。

新学员到达训练场地后,姚瑞会先把学员带到“机器人教学上车点”报道。学员一边观看驾车实操基础知识的视频,一边在模拟方向盘和档位上进行练习。

学习完成后,姚瑞会陪同学员一起上车,向学员示范方向盘、挡位、座椅、倒车镜、安全带的使用和调节方式。确认学员掌握以后,姚瑞就下车离开,站在训练场地观察学员的练习情况,“以前我们教练员是不能离开车辆的,现在不用久坐了,能服务的学员也更多了。”

记者在监控中心的大屏上看到学员训练的各种数据。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数据会进行汇总和分析,为安全员和学员提供参考信息,在哪些方面出现扣分比较多,可以进行重点强化训练,也会同步上传到省交通厅的监管平台进行记录和保存。

曹校长说,学员必须参加模拟考试,达到80分以上才能报名科目二的正式考试,所以通过率也有明显提高。根据记者从杭州市道路运输管理服务中心了解到的数据,“机器人教学”科目二的一次性通过率达81.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

机器人教学“安全感”够吗?

没有人工教练坐在副驾驶,“机器人教练”能提供足够的“安全感”吗?记者在现场询问了几位学员,都得到了比较肯定的回答。

“机器人教练”独立于人工教练,有自己专属的训练场地,全车装有12个雷达,组成了一条360°虚拟警戒线。当有人或物接近车辆,距离达到50厘米会自动触发刹车装置。记者邀请安全员现场做了一个测试,在学员不知情的情况,安全员靠近车尾,车辆出现了自动刹车的情况,灵敏度还是比较高的。

此外,场地内的训练速度要求控制在8公里/小时。如果超速,机器人教练会发出提醒,学员需要减速,否则控制中心会对车辆进行远程熄火的处理。

如果学员如果遇到紧急问题需要求助,可以通过车内平板电脑右上角的求助按钮,即时与控制中心进行对话,安全员也会给学员提供指引和帮助。训练场内,“机器人教练”的研发企业海康威视安排了技术人员每日驻点,解决技术方面的问题。

“除加油、保养、年审等情况,机器人教练车一般是不允许开出训练场地的,出去前必须要获得校长授权,解除电脑控制,不仅能保障车辆在道路上的使用安全,也更便于管理。”曹校长说。

节约驾校成本 解决用人难题

每台“机器人教练”车前期需要投入55000元,再加上监控系统、大屏等费用,翔力驾校滨江总校一个校区的前期投入就超过200万元,但曹校长觉得这笔投资很值。

曹校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滨江总校有22辆“机器人教练”车,原来人工教学需要22个教练员,现在机器教学后,一个安全员最多可以同时跟进10辆车,按照1比10的配比,只需要3个安全员,以每个教练员一年10万的工资来计算,仅用一年就能省下近200万的开支。

除了节约人员成本,“机器人教练”还帮曹校长解决了招人用人的难题。翔力驾校高峰期有130多个教练员,现在只有八九十人,但服务的学员比以前还多了。“驾校行业一直争议挺大,以前的教练员参差不齐,现在年轻人更愿意开网约车,招到好的教练员也挺难的,队伍虽然人少了,但是能做精,素质也提高了。”曹校长表示,今年其他几个校区也会推动“机器人教练”,应用方面越来越成熟,下一步还会继续调整和优化团队。

“机器人教练”是否会普及到更多驾校?

记者从杭州市道路运输管理服务中心了解到,目前杭州只有翔力驾校、桐庐交投驾校和长运智汇驾校三个驾校能提供机器人教学,共有45辆机器人教学的车辆应用于驾校场内的科目二教学阶段,1133名学员参与了机器人教学,科目三的实际道路驾驶教学还需要教练员进行随车指导。

未来机器人教学是否能进行普及和推广,是否会应用到更多的驾校,并投入科目三的教学使用?

杭州市道路运输管理服务中心驾培处副处长吴安介绍,“机器人教学”是浙江省交通厅的课题研究项目,2021年6月立项,并同步在驾校进行试点,目前已经结题,浙江省交通厅在全省范围内完成意见征集,下一步会出台服务指引,杭州市也会进行普及和推广工作。吴处说,“接下来会根据省市数字化的改革决策进行部署,综合考量驾校的信用资质、经营规范、场地标准和安全员培训等情况全面打造智慧驾培,具体的标准和要求会根据指引再落实,科目三的应用也在考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