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记者 虞洪波 综合报道
1月12日,据中新社、大皖新闻客户端等多家媒体报道,著名民营企业家、“傻子瓜子”创始人年广九因病医治无效,于1月11日14时在安徽芜湖离世,享年84岁。
年广九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标志性人物。中国改革开放之初,作为个体经济的“傻子瓜子”曾引起激烈讨论。在“傻子瓜子”几次陷入困境时,年广久曾被邓小平多次提及而闻名全国,被称为“中国第一商贩”。
在历史浪潮中,“傻子”年广九几经沉浮,其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也与中国的改革开放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传奇经历
叫卖小贩成百万富翁
上世纪80年代的社会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年广久曾因卖鱼和板栗被两次抓进监狱。第二次出狱后,隔壁卖瓜子的老师傅知道年广久家境贫寒,便让他帮忙炒瓜子。手脚勤快又爱学习的年广久很快就出师了。
当时,瓜子还属于统购统销物资,人们平常也吃不到,这给年广久提供了机会。
年广久每晚七八点钟炒瓜子,一炒就是几百斤,一直干到凌晨五点。趁着人们中午吃饭和下班的时间,偷偷地出去卖。年广九回忆:“基本上天天被抓,一天也不知要抓多少次。”
1981年,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必须着重开辟在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中的就业渠道,使城镇劳动者个体经济得到健康发展。
感觉敏锐的年广久在芜湖十九道门也摆起了一个卖瓜子的固定摊位,不用像以前那样东躲西藏了。
人家买一包瓜子,年广久会另抓一把给人家;人家不要,他会硬往人家口袋里塞。久而久之,年广久便落了个带有点调侃意味的“傻子”名号。来买瓜子的人络绎不绝,他干脆称自己的瓜子为“傻子瓜子”。
靠着卖瓜子,年广久很快就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100万。因为瓜子大多靠零售,回收的货款多是5元、10元的零钱,不得不用麻袋装。当阴雨连绵时,藏在家里的钞票发了霉,等太阳一出来,他就把麻袋里的钱扛出来晾晒,花花绿绿的人民币铺满了整个院子,甚至屋顶。
邓小平出手救傻子
也是在上世纪80年代,《芜湖日报》在头版位置刊登了一篇名为《货真价实的傻子瓜子》的文章,这篇报道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反感,一场带有浓烈意识形态特征的大辩论拉开序幕……
年广久的生意越来越兴旺,于是请来一些无业青年当帮手。到了秋天,竟已有12人之多。有人马上联想到马克思《资本论》中的论断:“雇工到了8个就不是普通的个体经济,而是资本主义经济,是剥削。”
联想到之前因为投机倒把罪入狱的事情,年广久也害怕了。
消息传到了安徽省委。安徽省委派人到芜湖调查,并写了报告给中央,惊动了邓小平。
1984年10月22日,邓小平在中顾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明确地提出了对“傻子瓜子”问题的处理方针,他说:“前些时候那个雇工问题,相当震动,大家担心得不得了。我的意见是放两年再看。如果你一动,群众就说政策变了,人心就不安了。你解决了一个‘傻子瓜子’,会牵动人心不安,没有益处。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吗?”
关于雇工问题的讨论渐渐消失无声了,年广久继续雇佣工人炒卖瓜子,人数最多的时候竟达130人。
邓小平“点名”再救傻子
邓小平曾三次“点名”傻子,两次救傻子于危难之中。第一次是在1984年,前文已经提到;第二次在1992年,那时的年广久已身陷囹圄。
1986年春节前,傻子瓜子销量不佳,在全国率先搞起了有奖销售,并以一辆上海牌轿车作为头等奖。但好景不长,活动只进行了18天,中央一纸文件,宣布停止一切有奖销售活动,这让年广久的销售计划大乱。瓜子大量积压,瞬间年广久血本无归。祸不单行,由于公司财务问题频现,加之有人看不惯年广久的一些做派,他被人举报贪污。
1989年8月,芜湖市新芜区检察院以挪用公款、贪污罪将年广久逮捕。两年后,因没查出任何经济问题,贪污罪证据也不足,法院又将矛头指向了年广久的私生活问题……最终,芜湖市中院在1991年5月一审判决年广久犯有流氓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
年广久在监狱里待了30个月,直到1992年,90岁高龄的邓小平南方谈话,再次提到了傻子瓜子:“农村改革初期,安徽出了个‘傻子瓜子’问题。当时许多人不舒服,说他赚了一百万,主张动他。我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得不偿失。”因这次“点名”,仍在狱中服刑的年广久获得了新的生机,1992年3月13日,年广久被宣告无罪释放。
◆经营之道
靠薄利多销带动整个行业
1981年,年广久在芜湖市中心摆起固定摊位不久,时任芜湖市副市长赵文波正在寻找个体经济的典型。不久,《芜湖日报》在报纸显著位置刊发了新闻。
傻子瓜子的产量和营业额都翻番,但瓜子经营者也不断涌现,年广久的瓜子销量受到一定冲击。
怎么办?年广久想到了降价促销的办法,从2.4元/500克降到了1.76元/500克。
“那时候,生瓜子成本是1.5元左右,若一般小贩加上配料炒后1.76元卖,量少就亏本,对我就不一样……你要是天天炒,质量好,卖得多,赚得就多,我就是赚量的钱,一般人卖不到我这个量,他就竞争不过我。”规模优势和成本优势,年广久在彼时已经运用得炉火纯青。
傻子瓜子很快发展成了上百人的工厂,年广久建立了芜湖第一家私营企业,《光明日报》从1982年开始屡次对傻子瓜子进行报道,整个芜湖的炒货业也在他的带动下蓬勃前进。有报道称,“芜湖市瓜子的年产量由1981年左右的不到50万公斤,短期内猛增到了1500万公斤,占领了全国大部分市场。”
“老板为工人着想就会成功”
年广九的“傻子瓜子”专卖店曾在全国开出上千家。在年广九看来,善待工人是最重要的。他说,无论是厂长,还是集团公司老总,要爱工人,不能看不起工人,“我傻子有什么本事啊,我一字不识,我们的财产哪里来的?是伟大的工人带给我们的。”
年广九说,他一直坚持着三个思想,一是国家利益,二是人民利益,三是工人利益,“工人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老板为工人着想,那你就会成功。”
给年轻人指路比给钱更重要
前几年,年广九才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未来是年轻人的天下。他知道,现在这个时代,和过去有着截然不同的经营理念。他直言,自己的那一套放到现在已经落伍了,不如让年轻人来管理,自己卖点货就行了。
年广九回顾40年来走过的路,总结出了几条给年轻创业者的建议。对于年轻人,年广九认为不能惯,也不能给钱,而是要给条路、正大光明的路,让他们走下去。他拿自己的几个徒弟举例子,“有的开始好得很,然后有钱就飘了,走了弯路,最后就垮掉了。”他说,很多年轻人,给他钱就容易迷失方向,不如指一条路子。
把“傻子瓜子现象”升华为“傻子精神”
年广久总结出的“傻子瓜子现象”,已逐步形成企业文化,并升华为“傻子精神”:一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二是奋发图强、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三是勤俭节约、精打细算的主人翁精神;四是质量第一、精益求精的负责精神;五是永做社会的“傻子”、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
2018年,中央统战部和全国工商联共同推荐的“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公布。年广久以“傻子瓜子创始人”的身份,与马云、马化腾、许家印等企业家同列名单之内,年广九是资格最老的一个。
◆客观评价
也曾屡屡卷入合同纠纷且一再败诉
在最风光的那些年里,“傻子瓜子”曾屡屡卷入合同纠纷,且一再败诉。同时,经营上的越轨也让年广九吃了不少苦头:当初轰轰烈烈的有奖销售在被一纸禁令叫停后,年广九未能及时善后,导致他与芜湖当地企业联营的“芜湖傻子瓜子公司”损失60万元;大举杀入上海市场后不久,他又被上海、芜湖两地税务部门查出存在严重的偷逃税款问题,最终折戟上海滩,“傻子”的商誉也跌入谷底……
提及在上海的偷税风波,他说自己当时“不懂法”,同时对记者表示当时搞“分散经营”,他对上海几家门市部偷税漏税的情况并不知情。看得出,对自己在商海中的失败经历,年广九不愿多谈。
对线上经营他的态度很决绝
年广九虽然说过让他的瓜子“走出国门”,但并不打算通过互联网实现“走出国门”。对于线上经营,他的态度颇为决绝:“我们不搞网店!”在年广九看来,互联网太“乱”了。按他的逻辑,“傻子瓜子”一旦上了网,就有被仿冒的风险:“我们这个牌子来得不容易,被人冒充了,牌子就砸了。”
莫说互联网经营,年广九对传统商超的销售模式都是抗拒的。多年来,“傻子瓜子”始终不进超市,只通过传统门店销售。年广九说:“瓜子还是要现场卖。顾客到了门市部,当场能看,当场能尝,这样才做得好生意。”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社、安徽网、第一财经微信公众号,上游新闻、界面新闻、封面新闻、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