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户正在西乡草莓园进行采摘

大同风貌

稻香小镇
通讯员 方琪 商报记者 张玎
新安江畔的建德市,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一直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建德也进一步明晰了以产业振兴为龙头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建德路径。这一站,建德市委书记富永伟带领着记者一起去感受了建德乡村振兴的方方面面,切身体会了农业发展给建德带来的新变化。
打响建德农业产业“金名片” 实现草莓产业高质量发展第四次跨越
从建德大同高速口下来不久,就可以看到一片草莓园,这里就是西乡草莓园。作为建德的特色产业,草莓一直是建德的一张金名片。如何把草莓产业做大做强,西乡草莓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草莓园的门口有一个白色的集装箱,被称为“数智集装箱”。富永伟向记者介绍说,一般大棚草莓要到11月底才能成熟采摘,而培育在这个“数智集装箱”的草莓在一个月前就已经上市了。
这个“数智集装箱”又叫“植物工厂”,可以智能调控适合草莓生长的环境,保持恒温恒湿,还可以循环种植。“数智集装箱”内种植了“建德红”和“粉玉”两个品种的草莓,共1000余棵,均长势良好。接下去如果技术成熟了,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草莓。
据了解,“建德红”是去年打造的新品种,也是首个以建德命名的草莓新品种,自去年正式推广以来,以味甜多汁、有清香上市早的优势迅速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还入驻了盒马生鲜、京东生鲜等高端电商平台,每斤价格在100元以上,供不应求。
富永伟介绍道,草莓是建德农业产业的一张“金名片”,经过40年的三次发展跨越,形成了长盛不衰的“建德草莓”品牌,是建德农业产业中比较效益最好、影响力最大、惠及农户最多、发展前景最优、推动共同富裕成效最明显的重要产业。但是建德“八山一水一分田”,如何利用有限的耕地资源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和农民增收致富是一道“必答题”。因此,建德目前正以草莓产业为突破口,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积极探索山区农业“标准地”建设路径,实现草莓产业高质量发展第四次跨越。
西乡草莓园,就是建德推进“草莓标准地”建设的具体实践,采用“政府+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统一流转、统一布局、统一建设、统一招商、统一服务,莓农可以“拎包入驻”,不仅降低了草莓产业的准入门槛,每亩还可增加莓农收入1万元,有效拓展了草莓种植空间,也实现来企业、村集体和农民共赢共富。目前,全市已建成“农业标准地”1.6万亩,其中“草莓标准地”5090亩,带动村集体增收2000余万元、农户增收1.5亿元,还成功入选全省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实践试点。
推动农业产业整体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建德路径
大同镇不仅有草莓,还是稻香小镇,建德有很丰富的农业资源。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推动农业产业整体发展上,建德也有了自己的计划。
富永伟表示,面对新征程、新使命、新任务,建德进一步明晰了以产业振兴为龙头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建德路径,即聚焦“两项试点”(标准地改革+农业双强,数字化改革+强村富民),以党建为统领,持续深化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推动农业增效、集体增富、农民增收。
同时,建德将整合资金、双招双引,引导整乡镇、整村土地集中连片流转,加快形成全市农业“标准地”项目库,形成全生命周期的农业“标准地”管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共同富裕打造建德样本、提供建德方案。同时,还将继续深化推进“千万工程”,以高标准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产业发展,积极拓展“两山”转换通道,进一步拉长“美丽产业”消费链、价值链,以共富单元具体实践为抓手,不断释放富民效应,在“两个先行”新征程中绘就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宜居建德”新图景。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 让美丽乡村成为青年人有奔头的地方
前段时间热播的二十大献礼剧《我们这十年》中《心之所向》单元内容中的不少画面让人印象深刻。当中许多的取景地都在建德,里面青年返乡发展农业的故事也来自于建德,人物原型就是建德的新时代青年王运、郎学渊等农创客代表。
富永伟说,乡村振兴人才十分关键,所以,如何吸引青年人才回来,发挥好人才的作用,建德也提出了自己的做法。
一直以来,建德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让美丽乡村成为有奔头的地方、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鼓励广大青年人才投身乡村。通过大力实施“两进两回”(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通过5年持续深入实施农村青年人才“引凤还巢”工程,引导各类青年群体返乡就业创业,鼓励青年人才“当主角”。
截至目前,全市农创客已达2453人,人数居全省前列,平均年龄36.9岁,本科以上学历252人,占比14%,其中海归、硕士研究生以上高层次人才20人,近三年农创客群体创业总销售额超4亿元,带动就业1.2万余人,已经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
在吸引青年人才返乡方面,建德一是做精“靶向式”引才文章,唤醒乡村振兴“源头活力”,二是做深“滴灌式”育才文章,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三是做优“嵌入式”留才文章,增强乡村振兴“凝聚合力”,通过一系列专门为农创客量身定制的扶持政策,构建“青雁归巢”全周期人才引育体系,让更多的青年才俊加入到乡村振兴的队伍中,让更多的有识之士在广袤乡村大展身手 ,让更多“田秀才”“土专家”脱颖而出,让更多“新农人”扎根落户活跃在乡间原野、田间地头,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