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记者 朱光函)最近,浙江省农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小黄鱼科研团队首次完成小黄鱼全基因组组装注释与精细图谱绘制。本次研究通过基因组测序技术,构建了小黄鱼染色体水平的基因组精细图谱;揭示小黄鱼基因组大小,根据进化分析表明小黄鱼与大黄鱼亲缘关系最近,大概在2540万年前开始分化。
小黄鱼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区,包括中国、朝鲜、韩国沿海,是中国、韩国和日本重要的海洋经济鱼类,味道鲜美,广受青睐。由于野生小黄鱼出水即死,活体极难获得,人工繁育及养殖技术一直为业界性难题。水生所小黄鱼科研团队通过近8年技术攻关,突破了野生小黄鱼驯活、人工催产和全人工规模化繁育关键技术,实现了小黄鱼网箱养殖规模化生产。
随着小黄鱼全养殖产业的扩大和科研的深入,小黄鱼种质资源挖掘保护和以基因组为基础的辅助育种平台的建立迫在眉睫,因此破译小黄鱼基因组,发掘生长、性别决定等相关重要功能基因成为摆在科研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黄鱼属拥有东海四大海产中的小黄鱼与大黄鱼两个重要经济鱼类,虽然它们形态和染色体核型相似,但是黄鱼属物种之间的遗传关系尚未明确。传统的黄鱼属分类学主要基于形态学,如根据其背鳍与侧线间行数、鳔腹支管的分叉形态等特征进行分类。然而二者之间的起源和进化关系尚不清楚,这也需要在基因组水平上加以阐明。
据了解,小黄鱼全基因组的解译,对于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小黄鱼养殖产业化以及分子遗传育种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建立小黄鱼基因组选择育种、培育高产抗病优质良种提供了基因资源和技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