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牛奶盒进行一次变废为宝的奇幻旅行

环保之旅让我们知道:“垃圾”也可以拥有“第二次生命”

2022-11-17

再生纸制作体验

商报小记者(周浦小学)余晨悦

商报记者 张倩雯 文/摄

制造、使用、丢弃,我们常以为变成“垃圾”是一件物品生命旅程的终点,或被填埋,或被焚化,殊不知,“垃圾”也可以拥有“第二次生命”。

11月12日,商报小记者、杭州市红领巾“资源银行”及周浦小学小金牛“资源银行”的50名师生共同来到杭州富伦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参观学习。这里也是浙江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在讲解员张艳的带领下,通过参观生态科普长廊,大家体验了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垃圾”——牛奶饮料盒变废为宝的奇幻之旅。只需2-3小时,通过“纸塑分离”“铝塑分离”等技术工艺后,原本的“废弃纸塑铝复合包装”就可以还原成“纸、塑、铝”,重新用于生产低碳环保纸、铝粉、塑料粒子,实现完全再资源化处理过程。张艳表示:“城市的‘垃圾’其实是我们最大的‘矿山’,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利用。”

随后,大家还体验了再生纸的制作过程,利用废弃牛奶盒分离出来的纸浆,通过捞浆、倒浆、烘干等过程,将牛奶盒再生为手工纸。利用生活中被废弃的塑料瓶、吸管、活性炭等,大家变废为宝,自制了简易净水器。利用牛皮纸,大家自制了环保袋和书皮,代替了塑料的使用。通过这一系列“垃圾回收、资源再利用、变废为宝”的体验过程,大家对生态再生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本次活动由杭州市少工委联合富伦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由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协办。

小记者投稿 牛奶盒的奇幻之旅

“天哪,原来我扔掉的牛奶盒可以变成这么多宝贝!”

上周末,我带着牛奶盒来到富伦生态教育基地,体验“变废为宝”的过程。利用废弃牛奶盒分离出来的纸浆,我们亲手制作手工纸。首先,我拿起筛子,倾斜45°放入纸浆中,将纸浆均匀地“盛”在筛子上。接着,我用棉布快速吸收水分,将纸从筛子上揭下。最后用电熨斗对纸进行烘干,至完全干燥。

瞧,一张手工纸就诞生了。看到我亲手制作的手工纸,我惊讶于牛奶盒的魔力,并在纸上画下了生态环保的美好憧憬。

商报小记者(求是教育集团之江二小)潘妍

牛奶盒“变身记”

走进基地,我被眼前堆成山的“垃圾”震惊了。讲解员张艳老师告诉我们,这些“垃圾”都是四处回收来的,但在这里却是有用的资源,可以实现“变废为宝”。

就拿我们平时喝的牛奶盒来说,回收后竟然大有用处。牛奶盒的原材料包含纸浆、塑料、铝等,通过再资源化处理过程,就能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我们眼前的大型机器可以实现“纸塑分离”“铝塑分离”,分离出来的纸浆可以生产牛皮纸,铝粉和塑料粒子可以下游到铝、塑加工厂,制作铝制品、塑料制品。如此一来,牛奶盒就实现了完美的再生,真是太了不起了。

参观完生态科普长廊,我们还体验了造纸。首先,将模具斜着插入纸浆中,拿起沥干,倒扣在白色的布上。接着,轻轻取下模具,将白布的一边盖在纸浆上,用电熨斗来回烫上几十秒,将纸浆烘干。最后,打开白布,再用电熨斗烫上几秒,蒸发掉最后的水分,轻轻取下。如此,一张手工纸就制作完成了。

通过这次环保之旅,更加坚定了我心中垃圾分类的信念,同时我也要呼吁身边的人一起垃圾分类,资源回收。

商报小记者(竞舟小学)张梓涵

有趣的水净化

讲解员张艳老师告诉我们,由于富伦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每天处理牛奶盒,会产生很多的废水,所以水净化非常重要。大家纷纷发言,想出过滤、沉淀等各种方法,还利用回收的塑料瓶、吸管等材料,自制了简易的净水器。果然,原本看着很脏的水,经过净水器的处理,变得比较清澈。

但简单的物理过滤对于富伦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处理废水来说远远不够,他们是利用微生物来处理废水的,通过显微镜,我们看到小小的微生物在不停地“吃”掉废水里的“脏东西”。经过生化处理后的水,比我们用简易净水器过滤的效果好太多了。

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真正看到了“垃圾”变废为宝的过程,还了解了神奇的微生物处理污水的方法等。同时,我还体验了手工制纸,并画上了自己喜欢的图案。真是一次收获满满的环保体验营活动!

商报小记者(周浦小学)陈玺竹

难忘的环保之旅

看着家里堆得像小山一样高的牛奶盒,作为家里“垃圾王”的我感觉很满足。因为洗干净回收的牛奶盒可以变废为宝,它们简直是“宝藏”呢。

这次来到富伦生态教育基地,我们了解到被处理后的废弃牛奶盒可以变成再生纸、塑料颗粒和铝粉,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现场,利用废弃牛奶盒分离出来的纸浆,我们还体验了手工制纸。首先我们把纸浆搅匀,再用模具把纸浆“盛”一部分出来,铺在白布上。接着,用白布盖上按压,再用电熨斗烘干,至完全干燥,这样一张纸就制作完成了,我们还在上面绘制了精美的环保标语。

这次活动让我进一步了解了造纸文化,更让我改变了对“垃圾”的认识,我决心用实际行动来节约资源,为垃圾回收贡献力量。

商报小记者(学军小学之江校区)郑奕悦

“垃圾”竟是一座“大矿山”

一路看,一路听,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了解到:平常自己回收的牛奶盒经过碎解、纸塑分离、除杂、净化、提纯5道工序后,就可以分离出铝塑复合物和纸浆。基地里排列整齐的纸张就是牛奶盒分离出的纸浆制作而成。而铝塑复合物则可以分离出铝粉和塑料粒子,供下游加工厂生产各种铝制品和塑料制品。张艳老师还特别介绍,一般经资源回收再加工生产的产品通常会降级使用,所以卫生绝对可靠。我不禁感叹道:自己的一个小举动竟然可以发挥如此大的作用。我们城市的“垃圾”竟然是一座“大矿山”呢。

利用分离出来的纸浆,我们还动手制作了一张手工纸。首先,把纸浆搅匀,用漏网45度角斜插进去,慢慢把它提起来,侧着沥干水。接着,把漏网拿到白布上反盖,把纸浆倒出来平铺。然后,再将双层布盖在上面,用电熨斗在布上熨烫10秒左右,之后换到湿的地方继续熨烫,直到整张纸的颜色和布的颜色几乎一致再打开。最后,轻轻把布摊开,二次熨烫,均匀按压后等纸张晾凉,如此一张手工纸就制作完成了。不仅如此,我们还利用牛皮纸制作了环保手提袋和包书皮,真是环保又时尚。

这次活动让我更深刻地明白做好垃圾分类真的能变废为宝。如果我们想每天呼吸新鲜空气,拥有健康的生活环境,就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资源回收,保护环境,让青山绿水常伴左右。

商报小记者(周浦小学)徐子玥

重新认识牛奶盒

手工制纸时,看着老师娴熟的手法,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经过一系列操作,捞浆、倒浆、烘干……一张纸就制作完成了。闻起来竟然还有淡淡的牛奶味,我们也跃跃欲试,虽然做得不太完美,但都拥有了一张自己亲手制作的手工纸。

之后,我们还用牛皮纸做环保袋,老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一个个美丽的手工袋就做好了。做包书皮时,我们开动脑筋,随意发挥,量好书本的尺寸,开始包……纸质的环保袋和包书皮能够代替塑料的使用,而且也非常好看实用。

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牛奶盒经过回收处理后还能做好多东西呢。我们要保护好大自然,不要随意丢弃垃圾,做好垃圾分类。让大地绿起来,让天空蓝起来,让江河清起来。

商报小记者(周浦小学)余晨悦

变废为宝的寻宝之旅

我们每个人都带了家里的牛奶盒、报纸、纸盒等物品,这是我们参加此次“寻宝之旅”的门票。讲解老师带着我们参观了整个“垃圾”处理的过程,在这里,我看到废纸、牛奶盒等可回收垃圾都被分类打包,推入巨大的传输通道,被运送到一台台隆隆作响的机器中,最终这些所谓的“垃圾”都变成了有用的东西,如牛皮纸、塑料粒子、铝粉等。

我们还亲手制作了一张手工纸,在显微镜下亲眼看到了吃“脏东西”的微生物,真是太神奇了!通过这次研学活动,一颗颗环保的种子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我决定以后不仅要保存好自己的牛奶纸盒,还要带领更多同学一起参与到学校资源银行的回收活动中,为我们的绿色家园贡献一份小小的力量!

商报小记者(周浦小学)郑卓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