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力行 树立网络文明新风

2022-11-02

(上接14版)

今天我很荣幸,不仅第一次担任小记者采访他人,还化身成为一名网络文明宣传员,通过采访交流的方式向大众宣传网络文明的重要性。

采访中,有一位叔叔让我印象深刻。起初他一直低头在玩手机,偶尔抬头看一眼一旁玩耍的小女儿。但当我逐步深入地询问他对网络的益处和弊端、不文明的“触网”行为及青少年沉溺网络这些问题后,他从最初的简单回复转变为认真思考,并坦诚地告诉我,他每天上网十几个小时,很多时间都花在不必要的娱乐上,而他却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过早接触网络,平时多到户外玩耍。

采访中,我发现家长们几乎都表达了对青少年沉迷网络的担忧,那么作为教育者的老师是怎么看待这一问题的呢?我很幸运地采访到了一位年轻的中学老师,她告诉我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工作、生活和社交方式,带来很多益处,但同时也存在很多弊端,如网络暴力和网络安全问题,我们需要正视这些问题,遵守网络条例文明上网。作为老师,她也建议青少年应该严格控制上网时间,多阅读多运动,培养良好的兴趣和爱好。

采访结束后,我意外瞥见之前采访的那位叔叔收起了手机,开始耐心地陪他女儿在广场上玩。我觉得,要防止青少年沉溺网络,家长们首先应该以身作则,减少不必要的网络娱乐。只有大家身体力行,文明上网,才能共创网络文明新风尚!

杭州市钱塘外语学校 四(8)班 张林曦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周六,我在西湖文化广场参加了一场 “网络文明”的采访宣传活动。我的主要采访对象是带着孩子的爸爸妈妈们。他们都谈到了现在网上会有很多谣言。其中有个叔叔说的让我记忆犹新,他说:“网上和线下是一样的,都要遵守法律。不能因为别人不知道你是谁,就发表不确实言论,乱传谣言,留不文明评论。”确实,传播谣言往往容易发生悲剧,这类不文明的网络行为危害极大,我们应该自觉抵制谣言,传递温暖,传播正能量,做个好网民!

商报小记者(半山实验小学)刘夏天

拒绝网络诱惑

你每天上网的时间大概有多长?主要是用来干什么呢?针对这两个问题,我采访了很多叔叔阿姨。我惊讶地发现,他们除去上班时间外,平均上网时间还超出了4小时,基本上下班后一有空就开始玩手机。这让我觉得成年人其实比青少年更容易患上网瘾。因为成年人一般没人监管,电子设备中也没有“成年人模式”,好多叔叔阿姨刷手机刷到严重影响睡眠,第二天上班都起不来。

采访中我得知,这些叔叔阿姨大部分都知道沉迷网络是不好的,但他们又表示真的控制不住自己。所以不管是青少年还是成年人,都应该有“远离网瘾”的意识,把自己的大脑调至“防沉迷模式”,保证自己的身心健康是最重要的。

让我们正确认识网络,拒绝网络诱惑,远离网瘾危害!

杭州市钱塘外语学校 四(8)班 游熙

网络文明,文明网民

今天我有幸参加了商报小记者“网络文明”的采访活动。我有些紧张,因为这是平生中我第一次做真正意义上的小记者。

通过采访,我发现大部分人都认为网络好公民应该看正能量的视频,发积极向上的视频,观看视频的时候要注意保护眼睛等。关于青少年如何不沉溺于网络这个问题,他们都提出青少年上网要有节制,家长要给孩子们设定固定的上网时间,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采访中,我遇到一位叔叔,他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因每天的工作离不开网络,他每天上网时间长达12个小时,但他却坚持做到一点:不信谣不传谣。

其实,不管上网时间的长短,我们都要文明上网,做一名文明的网民!

商报小记者 (长青小学)董明朗

网络文明 人人有责

互联网时代,大部分人都有一个身份——“网民”,上到老人下到像我这样的小学生,我们或多或少每天会接触网络信息,网络的使用率如此高,网络文明就变得非常重要。

在每日商报小记者实践营的组织下,我作为小记者的同时,也化身网络文明宣传员,就大家对网络文明的看法和建议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采访。

我的第一位采访对象是一位带着小孩的叔叔。采访得知,叔叔是一位程序开发员,工作基本都在电脑上进行,所以每天上网时间在八九小时左右。他认为,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很是重要,在网络上的任何互动,言行举止要文明,理性表达,网络不是一个没有约束的“自由国度”,过界了,就要为自己的言论行为付出代价。他还说网络文明,人人有责,每个人都应该自觉做一个健康文明的上网者。

我第二位采访对象是一位大学生哥哥,他因为要查资料,上网学习的缘故,每天上网时间有五六小时。他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因此,他严格要求自己正确使用手机和电脑,适度上网,并且一直努力把网络用于学习上,让网络成为良师益友。

通过采访,我学习到了很多文明上网的措施。同时也呼吁更多人能自觉抵制不文明上网行为,以积极的态度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做网络文明的参与者和建设者。

杭州市钱塘外语学校 四(7)班 宋佳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