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转15版)
商报记者 严斐 夏莹 张倩雯 文/摄
“通过采访,我惊讶地发现,他们除去上班时间外,平均上网时间还超出了4小时,下班后一有空就玩手机,这让我觉得成年人其实比青少年更容易患上网瘾。”
“他们都从事不同的职业,平时上网的时间也不同,但是在问到‘上网给你们带来的好处和困扰’的问题时,他们的回复都很相似。”
“我觉得,要防止青少年沉溺网络,家长们首先应该以身作则,减少不必要的网络娱乐。”
上周六,商报小记者实践营组织小记者们来到西湖文化广场,就“网络文明”主题展开街头采访调查。与此同时,小记者们也化身小小宣传员,向杭城市民宣传了“网络文明”的相关信息。
通过这次活动,小记者们不仅加深了对网络的认识与理解,同时也了解到了杭城市民上网用网的现状。活动结束后,小记者们纷纷写下活动报道,一起去看一下吧。
小记者投稿
网络文明 你我同行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给我们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今天,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网络的利弊,宣传网络文明,我参加了商报小记者的“网络文明”主题采访活动。
采访就像是寻找猎物一样,要找到潜在的受访者,也是一门学问。拿到任务单,我迅速开始了我的“搜捕”,目标锁定三类人群:第一类,拿着手机的“低头族”,这样的人应该会喜欢上网,可以有共同语言;第二类,坐着休息的人,这样的人有时间接受我采访,不至于没说两句话就着急走;第三类,看起来平易近人的人。事实证明确实如此。我寻找的9位受访者中,只有两个人“无情”地拒绝了我。
采访中,我遇到了戴着耳塞拿着手机看视频的爷爷,带着小朋友在广场遛弯的阿姨,坐着玩手机的叔叔,还有拿着手机闲逛拍照的小姐姐……他们从事不同的职业,平时上网的时间也不同,有的一天上网时间达到12小时以上,普遍的有3-4个小时,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在问到“上网给你们带来的好处和困扰”的问题时,他们的回复都很相似。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方便查找信息、获取新闻资讯、了解世界最新动态,但是如果不够自律,沉迷于网络,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困扰,比如网络诈骗、虚假信息、网络暴力等。
今天的采访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对网络文明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上网时要加强网络自律,不浏览不健康的网站,不信谣也不传谣,控制好上网时间,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真正做到网络文明。
商报小记者(采荷二小)白子轩
指导老师:钟建梅
青少年如何利用好网络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网络。
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可以利用网络查找学习资料,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家上网课等,这不但能大大提高效率,还能扩大我们的视野。但网络也容易使人沉迷,比如网络游戏、不良网站上的信息等。如果不正确利用,它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危害,特别是对广大青少年。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
那我们应该怎样利用好网络呢?这次街头采访我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阿姨的回答:“我觉得可以直接把源头给断掉,也就是不给青少年买电子产品就行了呀!”刚开始,我觉得这位阿姨说的话非常有道理,因为这样就可以斩草除根了,没了电子产品,不听教育、开导的青少年也无法沉迷于网络了。可后来我转念一想,发现这个办法虽然可以完全避免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问题,但是却让网络的优点也无法发挥出来了。我觉得我们青少年要增强自己的自制力,只在网上学习有用的知识,不浏览不良网站。在上网时遇到一些自己不能处理,或是不能决定的事情,及时咨询父母或者老师。家长和老师也要帮我们做好引导和监督的作用,可以规定好网络使用时间,多关注我们使用网络时的状态,及时删除下载的游戏软件。
总之,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要文明上网,好好地利用网络有利的一面!
商报小记者 (听涛小学) 沈可越
网络你我他 文明靠大家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我有些激动,因为我今天的身份是商报小记者,在商报大记者的带领下,就“网络文明”的话题展开采访。
根据采访内容,我将采访对象分为:男生和女生。男生我挑选了一位退休的爷爷、一位青年大哥哥和一位中年叔叔,女生挑选了一个带孩子的阿姨和一位读高中的小姐姐。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和自身感悟说出对网络文明的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在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丰富了老人的生活,也提高了年轻人学习的效率。一位老爷爷说自己每天使用网络约1-2小时,主要用来看新闻和天气预报,以及健康养生。通过网络,他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国内外时事,同时,也因为网络资讯及时,可以随时掌握天气变化,灵活安排自己的衣食住行;他觉得自己虽然退休了,但因为网络,并没有与社会脱节。当然,老爷爷也提到,上网得控制时间,长久注视手机、电脑,容易疲劳,头晕目眩,会威胁自身健康,所以他觉得文明上网也是对自己负责的一种表现。
经过这次采访,我了解到,不浏览不良信息,不信谣,不传谣,文明自律地使用网络已成为人们共同的心声。
商报小记者(浙大附小)孙奕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