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记者 苗露 通讯员 朱菲)近日,杭州的刘女士接到一个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是京东白条客服,电话中告知刘女士的京东白条和金条存在问题,需要及时关闭,否则会影响支付功能,甚至影响征信。起初,刘女士还有些犹豫,但当对方直接报出了刘女士的姓名、身份证号以及家庭住址时,她便慌了神,立即按照“客服”的指示进行操作。
这名“客服”先通过腾讯会议屏幕共享功能获取多项刘女士的网络账号信息以及支付信息,然后引导刘女士多次进行转账和借贷,前后涉及金额一共达到30万余元。挂掉电话后,刘女士忽然意识到不对劲,便拨打了京东官方客服的电话,这才得知京东客服从未有过此类操作,刘女士是被诈骗了。
如今新型诈骗案件层出不穷,花样繁多,让人防不胜防,一旦被骗,往往损失惨重,钱款难以追回。那么,消费者应注意些什么防止被骗呢?
1.不要因为对方准确地报出一些个人信息就轻易相信对方,现如今信息泄露现象十分普遍,快递、外卖、账单、网络账号等是信息泄露的重灾区,所以要格外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要被有心人加以利用。
2.为了增强说服力,骗子往往会给自己塑造一个可靠的形象,比如称自己是客服或者警察,再辅以一些影响个人正常生活的理由,短时间内的信息轰炸很容易让接电话者乱了阵脚,从而上当受骗。接到此类电话时,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权威”,找官方渠道进行核实后再进行后续操作。
3.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一旦涉及到钱就要马上冷静下来,千万不要跟随对方的指示一步步走进早已设好的圈套中。
4.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这是警民携手齐心反诈骗的APP,建议大家在手机上下载安装,为自己的资金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