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2

9月30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韩正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C919大型客机项目团队代表并参观项目成果展览。这是习近平等会见C919大型客机项目团队代表。

◆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对标空客320和波音737都很有优势

据资料介绍,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的中短程商用干线喷气式飞机,对标的是国际上较为流行的空客320系列和波音737系列。

曾有外媒评价,C919的投入使用对于全球航空公司而言,将多一个选择。从东航公司2021年5月发布的采购公告里可以得知,对比波音C919飞机在价格上更有优势,同时作为后起之秀,C919在整体设计上采用先进的技术更多,自动化程度更高,在未来的市场潜力也更具有优势。

作为窄体机,C919市场前景广阔

今年7月,记者乘坐了C919首飞机长蔡俊执飞的模拟航线试飞东营至郑州航段。飞机飞行平稳、安静,舱内宽敞明亮,座椅为“3+3”布局,窗户相较于同类机型扩大15%,行李箱门为更便捷的下拉式。

中国商飞公司营销委主任张小光介绍,C919是窄体机。作为航空市场的主流机型,窄体机在我国民航机队的占比约为80%,是民航市场的主力机型,“这个机型市场适用性强,座级从158到192不等,可以根据航空公司和航线设计进行灵活调整。”

根据《中国商飞公司市场预测年报(2021-2040)》,未来20年,中国航空市场将接收9084架新机,价值约1.39万亿美元,其中单通道喷气客机6295架。到2040年,中国的机队规模将达到9957架,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航空市场。

我国民航市场规模大、潜力强。如今,国产新支线飞机ARJ21已经进入我国主流航空市场,成为支线航空市场的主力机型,已经安全载客突破550万人次。“适应性更强、技术更先进、性能更好的C919一定会拥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张小光说。

上海临港大飞机产业园已初具规模

自立项以来,近30万人参与了C919大飞机的研制。

大飞机的研制,有效提升了我国航空产业配套能级,对国民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开始显现。

在上海临港,大飞机产业园已初具规模,形成了集设计、制造、试飞、配套于一体的民用航空产业布局,有助于降低航空工业配套成本,缩短总装、试飞周期;有助于提高国际合作水平,吸引全球供应链在上海集聚,加强研发设计、总装制造、客户服务等核心能力。

预计到2035年,依托大飞机产业园形成的产业配套,将支撑中国商飞200架以上大型商用飞机的年生产能力,带动航空产业年产值3000亿元以上,推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民用航空产业基地。

已形成科技创新集聚效应

在C919项目的推动下,中国商用飞机目前已建成两个国家级创新平台、5个省部级创新平台、一批公司级试验室及研究机构。

C919成为创新“策源”点,不仅孵化、衍生出一批科技创新成果,也形成了科技创新集聚效应。

以中国商飞在上海建设的大飞机创新谷为例,以C919大型客机技术攻关和科技创新为牵引,累计有100余个科研项目入谷,集聚众多创新人才,建立了多专业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协同创新平台。

大型飞机的研制主要依托较长的产业链,涉及新材料、电子信息、机械制造、自动化等众多领域,举望世界各国,伴随国力崛起和科技、经济实力的提升,发展民用航空都是必行之路,C919的成功除了可以促进我国航空产业迭代升级,在保障国家安全、强化国家科技实力、带动国民经济发展方面也将发挥深远影响。

(信息来源:新华社、新华网、人民网、人民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