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子弟兵”的称呼,源于这支从太行山区走出再未回到故土的铁军②

2022-09-17

平山团与白求恩

1938年初,正在山西崞县整训的平山团,打了出师以来的第一仗——田家庄战斗。这些农民子弟都是第一次上战场,手里拿的是大刀和红缨枪,还有三颗手榴弹。

在团长陈宗尧的精心指挥下,平山团伏击了从原平开往崞县的一个中队日军,利用地形优势,在各级指挥员和红军骨干带领下,新兵们轮番向公路投手榴弹,把10辆汽车全部炸毁,然后勇敢冲锋,和训练有素的鬼子打近战肉搏。

首战告捷,平山团全歼了日军一个中队,缴获了4挺重机枪,15挺轻机枪,120多支步枪和大批弹药,战斗情绪被极大地激发起来。紧接着,平山团在王震旅长指挥下,参加了收复晋西北7座县城的一系列战斗。

好兵遇上猛将带,言传身教的作用是相当大的。

看家楼战斗前,王震亲自给平山团做动员,从老乡家里借来一副棺材,站在上面说:“日本鬼子没有什么可怕的,我王震领头向前冲,要死我先死,死了就钻到这个棺材里。”王震一边说,一边把棺材跺得山响。

战斗开始后,王震靠前指挥,被日军施放的毒气熏晕,白求恩大夫亲自赶来,才让他和其他中毒的战士脱离了危险。

再往后,平山团频繁转战,打出了邵家庄、张家湾等多场经典战例。在灵丘阻击战中,他们让大股日军六天六夜只走了35公里,还曾把日军围进绝地,逼得100多个信奉武士道的日军跳了崖。

跟随平山团当战地医生的白求恩大夫,得知这个团有很多是亲兄弟一起上阵,高声地称赞:“ Brother,Brother!”

这位著名的胸外科专家,为了及时救治伤员,坚持让王震旅长同意将救护所前移,717团参谋长、后任平山团政委的左齐,就是白求恩亲自做的右肩关节离断手术。这一天,白求恩还为平山团3营的刘大有做了腿部截肢手术,并把自己的血抽了300毫升输给了刘大有。

平山团和白求恩这两个名字,在抗战中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平山团的战士在冲锋时,喊的是“冲啊,白大夫就在我们身后!”

广灵公路伏击战中,由于伤员太多,战斗结束部队就要转移时,还有20多台手术没做,白求恩坚持挽救这些平山战士的生命,请王震再打12小时。王震旅长马上让3营又打了24小时,白求恩则连续工作了40多个小时,让71名重伤员全部脱离了危险,这在当时是一个奇迹。

战后,白求恩在给晋察冀军区的报告中特别讲到,平山团的战斗力很强,故伤员的比例数也较高,伤员人数有1000名之多,要给这个团多派医生。在战斗一线救治伤员的白求恩,做出的这个评价是很真实的,平山团在频繁作战中越打越强,已成长为359旅的主力团。

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

1939年5月,日军109师团和独立混成第3旅团各一部,向驻在台怀镇的359旅717团包抄过来,平山团紧急驰援。

717团突围后,平山团在上、下细腰涧设下战场,而717团返身杀回,719团负责阻援,王震要反打骄横的日军一个狠狠的伏击。这一仗,平山团打得极为勇猛顽强,经过7个昼夜的浴血搏杀,击毙日军600多名,缴获92式步兵炮两门、轻重机枪22挺、步枪800多支,战马200匹,还有11名日军被俘获。上、下细腰涧战斗也成为359旅非常著名的一个战例。

据平山团老战士回忆,1940年以前的侵华日军,战斗力是很强的。日军训练有素,有一股打死不投降的劲儿,只要日军枪响,我们就会有人倒下。和这样凶恶的敌人作战,没有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牺牲精神,是难以取得胜利的。

上、下细腰涧战斗中,平山团付出了300多人的牺牲。其中,就有消灭了8个日军的战斗英雄王家川。

王家川牺牲的第九天,一个青年风尘仆仆来到平山团驻地,递上平山县的介绍信,要求参军。当被问及姓名和来历时,他说自己是王家川的大弟弟,没有别的名字,以后就叫王家川,如果自己再牺牲了,家里还有一个16岁的弟弟,来参军也叫王家川,我们村还有上百个要参军的伙伴,说好了都叫王家川,王家川是牺牲不完的。

王家川的这个弟弟叫王三子,得知哥哥牺牲,满腔怒火要参加平山团报仇。悲痛中的父亲没有说话,第二天对王三子说:我想了一夜,现在国家有难,需要忠臣,我们王家就是要做忠臣,三子你去吧。

部队感动之下,满足了王三子的要求,随即,晋察冀的《抗敌报》刊登了一篇文章,标题是《王家川没有死》。

上、下细腰涧战斗,得到了晋察冀军区聂荣臻司令员的高度赞扬,他特别发出嘉奖令,并授予平山团一个光荣的称号——“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

聂荣臻司令员的这个提法,是对八路军和群众血肉联系的高度概括,毛泽东主席极为赞赏。从此,人民子弟兵,就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代称。(未完待续)

据瞭望智库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