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华 赓续经典

商报小记者蝴蝶剧场“走进”《红楼梦》

2022-08-24

商报记者 夏莹

图片由蝴蝶剧场提供

上周六,20组商报小记者家庭走进蝴蝶剧场观看越剧尹派经典传承剧目《红楼梦》。

这是继去年“戏文里的青春”系列后,蝴蝶剧场再次为小记者送上的福利,让孩子们近距离接受艺术熏陶,感受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之美。

该场越剧由福建芳华越剧院演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陈丽宇,国家一级演员郑全领衔主演。

■小记者投稿

观越剧《红楼梦》

今天,妈妈带我去“蝴蝶剧场”看越剧《红楼梦》。

走进剧场,映入眼帘的是满片的红色座椅和戴着各种口罩的戏迷。全场座无虚席!

舞台上方,一块几层楼高的幕布缓缓拉开,在热烈的掌声下,几个越剧演员迈着轻盈又笃定的步伐上台了。

不一会,我就被精彩的剧情给吸引住了,时而哈哈大笑、时而唉声叹气、时而提心吊胆、时而连声赞叹。几段演出下来,我眼睛都不舍得眨一下。再看看两只手,都鼓成“熊掌”了。

走出剧院后,我感慨道,原来越剧唱得这么好听,也简单易懂,难怪被称为“现代歌剧”呢。

中华文化真是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以后我还要多多接触和了解,我们这辈一定要把优良传统文化传承好,发扬光大。

商报小记者(大关小学之江校区)梁皓喆

与经典相约

今天我有幸和妈妈一起走进蝴蝶剧场观看越剧《红楼梦》。

曾经我看过各种版本的《红楼梦》,原著的深刻,影视版的通俗,卡通版的有趣……但是好几次都以失败告终,然而今天越剧版的《红楼梦》却深深吸引了我。一部中国旷世经典,把中国正统的审美浓缩呈现在观众眼前,堪为视觉上的饕餮盛宴。虽然我对于宝二爷和林妹妹的爱情似懂非懂,但是演员们的唱功和表演非常精彩,整整三小时,让观众频频鼓掌又潸然泪下,我也深深地被震撼住了。

一场精彩的越剧《红楼梦》,让我对生活有了更多体会,对中国古典文学有更深了解,也让我有了再次观看《红楼梦》的冲动。

商报小记者(半山实验小学)沈依晨

越剧初体验

我赶着开演的时间进入蝴蝶剧场,找到我的位置后,环顾四周才发现剧场座无虚席,原来那么多人喜欢看越剧。

我之前对《红楼梦》还不是很熟悉,对里面的人物也不是很了解。通过这场演出,我对贾宝玉印象非常深刻,他不好好读书,被父亲教训时,宝玉没有台词和唱词,只是静静地听着,但是通过他的肢体动作,我体会到了他的害怕和紧张,也感受到了他的叛逆,可爱极了。我对宝玉的印象是不爱读书,但是他在读《西厢记》时,又那么入迷和兴奋,原来他只是不喜欢父亲让他读的那些书。当他得知林妹妹去世后,他悲伤极了,剧场里很安静,乐队也停止了演奏,只有宝玉的声音在空中回荡,我感觉也进入了他那个伤心欲绝的世界,感受到了他无穷无尽的伤感。

商报小记者(卖鱼桥小学)李天佑

越剧迷的期待

我喜欢越剧。在这三个小时里,我心里五味杂陈:看到宝玉挨打的场景,我害怕得快要闭上眼睛,紧紧抓住妈妈的手;看到黛玉死去的时候,宝玉去看他,我又感到很伤心……

看完越剧《红楼梦》后, 我又找到了《红楼梦》的故事,一集一集地收听。

真希望下次外婆可以和我一起观看。

商报小记者(育才京杭小学)项翌

我看越剧《红楼梦》

8月20日晚上,妈妈带我去蝴蝶剧场欣赏了越剧尹派的经典传承剧目《红楼梦》。

在这之前,我粗略地浏览过《红楼梦》,但是只记住了故事的大概,也提不起兴趣再仔细阅读一遍。

妈妈告诉我,越剧作为传统戏曲文化,经过了一代又一代老一辈艺术家的传承,凝聚了无数的汗水与努力。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曾经辉煌的越剧渐渐沉默下来了,很久才能欣赏到一出越剧。

当我真正坐在台下,看着舞台上的演员穿着各种华丽的服饰,听着他们优美的唱腔,仿佛自己也置身于大观园中,看着宝玉和黛玉的悲欢离合,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越剧的温柔。

第二天我重新拾起了闲置已久的名著《红楼梦》。“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看着书,我又想起了昨日舞台上黛玉的眼泪,宝玉的痴。我突然明白了,经典就是经典,无论是《红楼梦》还是越剧,都有着恒久的影响力,而当这些文化瑰宝在戏曲家们的努力中,融合在一起时,更会焕发出新的魅力。我相信,越剧是历史的沉淀,当世间的浮躁退去,她终将发出美丽的光芒。

商报小记者(丁荷小学)李梦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