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实习记者 吴金益)提前预约挂号、搀扶着患者陪护就诊、陪同患者等待检查、帮患者取送检查报告、代办入院手续……在人头攒动的各大医院里,有不少行色匆匆的人扮演着这样的角色,你以为做这些事的都是患者的亲属或朋友吗?不是的,你可能想不到,这其中有一部分人,是职业陪诊师。除了上述服务内容,他们还会替一些外地患者进行“代问诊”。
近日,微博上一则“女子做全职陪诊师月入可过万”的热搜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话题达到了近168万的阅读量;小红书上,以“陪诊”为关键词的笔记已超过10000篇;在天眼查以“陪诊”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后的相关结果也达到了572条,淘宝、京东等平台更是不乏提供陪诊服务的店铺,有的店铺月销量能达到上百单。那么,把陪人看病作为自己的职业,是一种什么体验呢?
害怕生病,更怕独自看病
陪诊师缓解了他们的“就诊焦虑”
对很多人而言,“怕生病”不仅仅是害怕面对疾病,光是要在摩肩接踵的医院里排队、走付费检查流程就已经够让他们伤透脑筋。尤其是需要独自就医的患者,不仅要忍着身体的不适面对就医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还要忍受来自精神上的焦虑、无助和孤独感。网上流传过一张“孤独等级表”,其中“一个人去做手术”被排在最高等级,有经历过的网友表示一个人在医院手术的时候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痛苦,更有网友自嘲“因为只能一个人去手术,所以不敢生病”。于是,负责陪护患者就医的职业陪诊师就出现了。
今年已经62岁的田阿姨担忧的不是生病,而是看病。医院越来越大,自助设备也越来越智能,便利了不少患者的同时也让田阿姨这样的老年人愈发摸不着头脑。扫场所码、查看行程码都要工作人员一步步指导,不熟悉就诊流程,找不到就诊科室,各个窗口前似乎望不到头的队伍,用不来医院的智能化设备……田阿姨曾一度产生过“就医焦虑”,抵触去医院看病,但女儿在外工作,老伴儿又行动不便,她不得不独自一人去医院。“有时候自助设备旁边没有志愿者指导操作,耽搁一会后面排队的人就会开始着急,人家一催我也急,越急就越手忙脚乱。这种时候真的挺尴尬的,觉得耽误了人家的时间,大家都在等你,很不好意思。”田阿姨感叹,“孩子不在身边,我们这些老年人看病没个人陪着真的挺不方便的。”
同样为看病心怀忐忑的还有从外地赶来杭州求医的严女士。“我是外地赶过来的,别说医院了,我对杭州也不是很了解。医院还那么大,没有人带着真的找不到地儿,人生地不熟的很没有安全感。”一想到要异地就医严女士就很苦恼,“因为不清楚医院的就诊流程和病情,如果碰上热门的检查项目,等排到队检查完,往往就已经大半天过去了,报告得等到第二天才能拿,项目多的话一两天时间根本不够,这一来二去的,食宿方面的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一次偶然的机会,严女士在小红书上看到陪诊服务的介绍,这是她第一次了解到“陪诊师”这个职业。“因为不了解这个职业,我也是怀着半信半疑的心态尝试着约了一位陪诊师,没想到她经验丰富,服务周到,考虑得也很周全,一直帮我跑上跑下的,我什么都不用操心,有她带着我就没那么慌了。”严女士告诉记者,那天的就诊经历是她最轻松的一次,下个月复查的陪诊服务她也已经预约好了。
陪诊服务并非简单的排队跑腿
月入过万?根据服务内容进行收费
倪先生是杭州乐晨陪诊服务工作室的创始人,最初因为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开始从事这个职业,工作室成立一年多以来,团队规模也发展到了30余人,其中专门负责陪诊服务的成员有20人左右,都是有医疗等相关护理经验的,并且团队定期会进行相关专业培训。除了通过自媒体宣传,也有不少老客户会主动介绍新客户来预约陪诊服务。
“陪诊服务大致可以分为诊前、诊中以及诊后三个阶段。就诊前我们会咨询客户的意向医院、科室,提前帮客户挂号,初步了解客户的病情并进行分析,如果客户的病情不适合其意向医院和科室,我们也会提供参考性意见。除此之外我们也会提醒客户检查前的相关注意事项。就诊期间,除了全程陪诊,我们还会记录医生的病情诊断和医嘱,提供给客户或者家属。就诊结束后主要是提醒客户按时吃药,过段时间还会了解客户的健康情况。”倪先生告诉记者,有陪诊需求的大部分是老年人,带娃群体,行动不便的孕妇、骨折病人等。“很多子女在给老人家预约的时候就会让我们以朋友的身份去陪他们看病。”
在网络上,陪诊师是一个“活少钱多”的职业,只要排排队、跑跑腿就能“月入过万”。可在倪先生看来,实际并非如此。他说,根据每个客户的需求和服务内容不同,收费情况也有所差别。以工作室团队为例,适用于外地客户的代配药、代预约检查、代就诊、代问诊等服务内容按次收费100~200元不等;陪诊服务中,基础费用和时长费用部分一般100~300元不等,时长从客户和陪诊师见面开始算起,到分开结束。如果另外有其他服务内容,收费也会有所调整。
“目前我们团队的接单量比较稳定,日均十单左右,一般工作日的接单量会比较高。如果没有团队,个人做的话,目前在杭州应该还达不到过万,北京上海等城市是比较正常的。”
倪先生还表示,陪诊并非网友想象中那么轻松。医院看病要赶早,经常得早起到达医院,有时候在医院一待就是一整天;不仅要合理规划客户的检查项目顺序,节省时间提高检查效率,还要及时对客户进行心理疏导。“有的客户对自己的病情有误解,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治疗态度消极的时候,我们就要及时对客户进行开导,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沟通才能缓解客户的不安和焦虑。”
市场有需求,行业待规范
与团队相比,个人陪诊师在接单能力和安全保障方面稍显逊色。倪先生告诉记者,杭州目前大部分还是以个人形式从事这一职业,以团队形式专门提供陪诊服务的仍是少数。“陪诊师作为一种新兴的职业,目前仍处于早期的发展阶段,大众对这个职业的认知不足、认可度不高,有的客户下单前会再三确认,生怕被骗。”
信任难以建立的背后,是行业鱼龙混杂、有待规范的现状。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近几年陪诊师行业在全国各地发展起来,以杭州为例,至少有上千人在从事这一职业。但在为有需求人群提供就医便利的同时,行业也需要进一步规范。“目前国内是没有权威认证的陪诊师资格证的,希望将来陪诊师也能有自己的‘职业身份证’。”
记者还了解到,个人陪诊师大多按时长收费,团队的则会有不同的费用标准;个人陪诊师的收费标准也并非统一,有全天收费388元的,也有按每小时50元收费的。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没有明确界定的服务内容和职责,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服务者的资质、信用是否可靠,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消费者,也让陪诊师感到头疼。
此外,目前并没有具体明确规定陪诊师的职责范围、准入门槛和相关资质,如果陪诊过程中病人出现突发情况,如何进行责任划分和承担?一位个人陪诊师告诉记者,为了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自己在提供陪诊服务前会要求双方签署《陪诊知情同意书》,明确责任归属,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倪先生也表示,团队为了保证客户和陪诊师的安全,会购买保险等业务,虽然增加了成本,但这样能更好地保障双方的权益,病情相关的记录都会及时销毁,保护客户的隐私。
杭州某三甲医院的陈医生表示,如果能够规模化进行公司运营,在收费标准、准入门槛、资质要求、服务标准、职责明确等方面建立标准的行业规范,让陪诊师行业更规范化,也是一种病源引流,能够有效连接起病人和相关专科的医生,让病人得到更好的医疗资源。
“大众需要时间慢慢认识这个职业,也需要时间来认可,希望将来这个行业更正规化、更规范化,让更多人的权益得到保障,帮助更多有需求的人解决‘孤独就医’的难处。”提到陪诊师的未来发展,倪先生充满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