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舅热”背后的算法

这些都离《二舅》这个视频本身太远了,这只是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故事,它和二舅本人一样质朴幽默,它承载不了,也无需承载这么多东西。

2022-08-02

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火了不能再火了。视频讲述了一个中国社会底层的普通老百姓的故事,总体来说,故事很生动,作者的语言也很幽默活泼,这个故事的确能打动很多人。

要说这个视频会火,我觉得这个也正常,但是在如此之短的时间里,火到差不多家喻户晓,人人在讨论,这个事情就值得探讨。我说的探讨不是探讨这个故事本身,而是这种红的机制。

如今,一个事件一旦走红,有如核裂变,它不是以几何数来增长,而是通过“幂次法则”呈现指数型增长。之所以出现这种状态,这和各社交软件和新闻软件后面的算法分不开。

每一天发生的新闻事件太多了,每一天的视频也是海量。当某种原因某个信息突破某个临界点后,它就会搬上“热搜”,而“热搜”的机制就是马太效应,又把所有的关注力引向这几个“热搜”,一旦成为某个主要软件的“热搜”,那么其他软件和网站也会复制,这个时候“链式反应”就会产生。

这种算法背后也体现了一个社会心理问题。一方面,信息是海量的,我们根本不知道该去看哪一个,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关注别人在关注什么,即便这个话题自己没有兴趣,但是人人都在讨论,如果你一无所知,你就有一种被排斥的感觉。

而另一方面,信息匮乏让我们无法做出决策时,比如看完《二舅》,你觉得仅凭这短短十几分钟的视频,你很难做出评价,这个时候我们习惯复制周围人的行为。这就是为什么剧院有时候会暗中安排工作人员坐在观众席,适时鼓掌欢呼。我们听到别人鼓掌时,也会加入其中。同理,当你看到铺天盖地的“感动得哭了”的评价,你也很容易加入其中。

英国的大数据专家汉娜·弗莱说:参考的流行榜越多,社会认同效应就越明显。面对砸向我们的无数选项,以及市场营销、娱乐明星、媒体宣传和评论刷屏的“狂轰滥炸”,社会认同效应将更“变本加厉”。

因此,我以为《二舅》这样的视频,已经在这种算法推荐下走向了异化。原本它是一个质朴的故事,我们可以喜欢它或者不喜欢它,但是在互联网和算法的威力下,它走向了神坛。所有热点跟风、夸奖、批评呼啸而来,有把它放到某种高度的,有说它一文不值的,有深挖细节说它虚假不实的,有趁机消费“二舅”的,发行“二舅币”也想赚一把的……

这些都离《二舅》这个视频本身太远了,这只是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故事,它和二舅本人一样质朴幽默,它承载不了,也无需承载这么多东西。

岑嵘

(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