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航母大显神威,取代战列舰成为海上霸主
1922年各海军强国签署的《华盛顿海军条约》对战列舰、战列巡洋舰、重巡洋舰等主力舰的建造进行了严格限制,但对航母的限制很少。于是,美、英、日等海军强国就开始大力发展航母。此后10年间,各海军强国还是以改装的航母为主。
因为《华盛顿海军条约》限制了主力舰的吨位,使得美、英、日不得不将原先计划的一些主力舰改建为航母,例如美国将两艘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改建为同名航母;英国将“勇敢”号和“光荣”号重巡洋舰改建为同名航母,并将之前智利海军采购的“拉托雷海军上将”号战列舰由英国海军回购再改建为“鹰”号航母。
此外,英国还对“暴怒”号飞机母舰进行了深度改装,使其成为真正的航母;日本则将天城级战列巡洋舰“赤城”号、“加贺”号战列舰改建为同名航母。
1930年,《伦敦海军条约》签署,不仅对主力舰继续限制,还对驱逐舰做了限制,但对于航母并没有增加多少限制内容,这就使美、英、日继续大力发展航母。同年,英国开始设计全新的“皇家方舟”号航母。这次英国人在航母技术上又有了诸多创新,包括采用全封闭机库、一体化岛式上层建筑、强力飞行甲板、液压弹射器等,使“皇家方舟”号航母成为世界上第一艘现代意义上的航母。
美国则发展了新的约克城级航母。根据在“兰利”号航母上所获经验以及美国面临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特点,美国人要求约克城级航母能够搭载大量舰载机,具有30节以上的高航速和很大的续航力。
1936年《华盛顿海军条约》和《伦敦海军条约》期满,美、英、日这三个海军强国完全摆脱了束缚,又展开了新一轮海军军备竞赛。例如日本开始建造翔鹤级航母,并将受《伦敦海军条约》限制的两艘苍龙级航空巡洋舰改建为正式航母;英国则开始建造光辉级航母。
二战爆发后,航母就迅速表现出强大的作战能力。例如英国海军“光辉”号航母对意大利塔兰托军港的攻击,以及日本海军出动6艘航母偷袭珍珠港,都取得了巨大战果。美、英海军都意识到航母时代来临了,而以战列舰为代表的主力舰将不再是海战主角,于是两国都开始将航母作为最关键的舰艇进行发展。
日本海军虽然没有像美、英海军那样嗅觉灵敏,但也意识到航母的重要性空前提升。尤其是日军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横扫东南亚和印度洋,航母机动舰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日本海军对于航母越来越倚重。
1942年5月初的珊瑚海海战是世界海战史上第一场双方舰艇不见面,只用舰载机进行对攻的海战,标志着航母开始取代战列舰的海上霸主地位。一个月之后的中途岛海战,美日海军再度进行航母对决,而战列舰则完全沦为看客。此战之后,航母彻底取代战列舰成为海上霸主,美国海军全力建造航母,而将战列舰作为航母的护航舰艇。
二战期间,美国光是埃塞克斯级舰队航母就开工了24艘,其中17艘在战争期间建成服役,另外5艘在二战结束后不久建成服役;日本海军同样大力建造航母,但日本的国力和美国相差甚远,在航母建造速度上远远落后于美国海军,这也使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后期面对美国海军以航母为核心的庞大力量时,越来越没有招架之力,最后完全覆灭。
英国在二战期间造航母的速度仅次于美国,英国还让美国为其建造了很多护航航母,这也使英国海军在二战结束时拥有的航母数量达到96艘,仅次于美国海军。(未完待续)据瞭望智库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