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0日,抗议者在斯里兰卡总统府内一处游泳池里“消暑”。 据新民晚报海上客微信公众号

7月15日,在斯里兰卡科伦坡,总理维克拉马辛哈(右)宣誓就任临时总统。据新华社

7月9日,斯里兰卡抗议人群冲进总统官邸。 据新民晚报海上客微信公众号
商报记者 虞洪波 综合报道
斯里兰卡总理办公室7月15日表示,总理拉尼尔·维克拉马辛哈已宣誓就任临时总统。当天早些时候,斯里兰卡议长阿贝瓦德纳说,他已收到总统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的辞职信,辞职从14日起生效。
这是斯里兰卡在持续四个月的全国抗议活动出现的一个高潮。7月9日,首都科伦坡据称有10万抗议民众走上街头,并成功冲破了警察的防线和催泪弹的干扰,闯入总统府和总理府。他们要求总统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与总理维克拉马辛哈双双辞职。第二天,总统府俨然由国家权力中心变成了旅游景点和抗议者的狂欢之地,在总统府“打卡拍照”成为一股潮流。
而据路透社等外媒报道,此前,时任斯里兰卡总理(现临时总统)的维克拉马辛哈表示,该国已破产,这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将至少持续到2023年底。
斯里兰卡有两样东西闻名于世:红茶和蓝宝石。谁曾想,这个被誉为“印度洋明珠”的安宁小国,在2022年黯然陷入一场国家破产、政治动荡的风暴。
在7月15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14日,中方向斯方提供的第二批紧急人道主义粮食援助顺利交接。汪文斌说,斯政府宣布终止偿付外债后,中方的金融机构立即主动同斯方协商,就妥善处理到期涉华债务、帮助斯方应对当前困难表达了意愿。中方愿同有关国家和国际金融机构一道,继续为斯应对当前困难、缓解债务负担、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经济状况,不是一般的差
斯里兰卡目前已经资不抵债
“国家破产,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2年提出的概念,指一个国家对外资产小于对外负债,通俗解释即资不抵债。”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利平在接受采访时说。
据美联社、BBC等外媒报道,斯里兰卡的外债总额为510 亿美元,但可用的外汇储备截至5月不足5000万美元,外债规模处于高位,外汇储备却处于低位,加上美联储加息间接推高其偿债成本,资不抵债问题严峻。
处处要用的外汇,来源在不断减少
斯里兰卡经济很大程度上依赖外汇收入,其生产资料和生活必需品高度依赖进口。从食品、蔬菜、药品、车辆、家用电器和服装等消费品,再到原油和化肥等中间产品,经济社会生活中所需的东西几乎都需进口,并且大多数以美元计价,这就意味着斯里兰卡需要足够的外汇储备。
但它的外汇收入主要依赖旅游业、纺织业、种植业和侨民汇款四种途径。许利平表示,这样的经济结构单一,抵御风险能力较弱。
2019年恐怖袭击重挫了斯里兰卡旅游业,作为斯里兰卡的支柱产业一度萎靡不振,旅游业外汇收入相应减少。新冠疫情暴发后,斯里兰卡旅游业收入和侨民汇款急剧减少。俄乌冲突导致全球能源和粮食价格不断增加,使得本就外汇紧张的斯里兰卡更加难以进口足够的粮食和能源。
同时,美联储加息也冲击着斯里兰卡的外汇储备。据美联社报道,今年到期需要偿还的外债有70亿美元。2022年5月中旬,斯里兰卡政府已暂停支付当月到期的78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2亿元)外债。许利平表示,斯里兰卡大部分外债是美元计价,美联储加息间接推高了斯里兰卡偿还债务的成本。
俄乌冲突切断了到斯旅游的客源
今年初,随着全球各国陆续开放边境,斯里兰卡迎来了盼望已久的疫情后旅游业的复苏。目前,今年约有30%的游客来自俄罗斯、乌克兰、波兰和白俄罗斯,而2月底发生的冲突,切断了这几个国家的客源。
据报道,过去30多年的时间里,斯里兰卡一直在寻求着重建自身经济的方法,在旅游基础设施上投入了数百万美元。官方数据显示,斯里兰卡2019年的旅游业收入为36亿美元,但在遭受疫情的两年间,其旅游业收入跌至2019年的五分之一不到。
民众每天要承受物价飞涨和物资短缺
俄乌冲突爆发后,斯里兰卡一直努力避免因外汇储备下降而出现的债务违约。为了控制国内经济局势,政府决定提高利率,将货币贬值,同时限制了非必要的进口。
然而,5月19日,斯里兰卡仍然没能避开独立以来首次的主权债务违约。无法偿付7800万美元到期债务利息,引爆主权债务危机。
处于破产状态,对于斯里兰卡普通民众来说,是每天要承受的物价飞涨和物资短缺等。
外汇储备不足,无法进口足够的物资,从科伦坡到各大城市,人们都在经历着物资短缺带来的种种不便。燃料短缺,公共交通的班次缩减,沿途可见多人推着汽车前行,部分公务员居家工作,学校暂停了教学活动;电力短缺,居民每天经历长达数小时乃至十几个小时的定期停电;粮食短缺,政府不得不对奶粉、糖、大米等实行定量配给。
在总理、总统双双宣布辞职下台前,这个国家的燃油几乎已耗尽,食品的通货膨胀率飙升到80%。
◆目前危机,并非一朝出现
结束26年内乱,一度开启和平时期
7月13日,斯里兰卡进入国家紧急状态,部分地区宵禁。几天前同意辞职的总理维克拉马辛哈受总统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委托成为代理总统。
73岁的戈塔巴雅同意辞去总统一职后,乘机离开他生活了数十年的国度,从马尔代夫转至新加坡,但目前并未得到庇护。当地时间14日,他正式辞职。
这个国家暂时进入权力真空?这显然不是3年前的戈塔巴雅所能料到的结局。
2019年,戈塔巴雅从前国防部长的身份,转变为总统。时任总理,是他的胞兄、2005年至2015年任总统的马欣达·拉贾帕克萨。
作为该国最强大政治家族之一,拉贾帕克萨兄弟在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组织“泰米尔猛虎”的内战中立下赫赫战功。2009年,在拉贾帕克萨兄弟主导下,“泰米尔猛虎”组织被镇平,斯里兰卡一举结束长达26年的内乱,开启了和平时期。
改革事与愿违,近两三年雪上加霜
2015年,政坛变动,当了十年总统的马欣达输给了对手西里塞纳。直到4年后,一场震惊世界的袭击,才真正成为拉贾帕克萨家族回归的契机。
2019年4月21日,斯里兰卡“复活节”,多座教堂和高档酒店突发爆炸。253人殒命、500余人受伤,满目疮痍。斯政府称,是“受国际武装分子支持的”本土极端组织引发了血案。许多人相信,只有曾击败“泰米尔猛虎”的拉贾帕克萨家族,才能带来长久的和平与发展。于是,在当年的总统竞选中,戈塔巴雅和马欣达分别以总统、总理身份再登权力之巅。
戈塔巴雅政府大刀阔斧的经济改革自此开启。财长巴兹尔——戈塔巴雅的弟弟,于在位期间实施大规模减税以刺激消费,期望推动经济增长。
然而,这样的改革对仍靠初级产业如茶叶、旅游、服装、橡胶等支撑的斯里兰卡来说过于超前,最终政府收入损失超14亿美元。
雪上加霜的是,好几波打击先后来袭。
为实施农业改革,斯政府禁止化肥进口,导致大米等农作物大面积歉收,斯里兰卡逐渐失去了粮食自给自足的能力。
新冠疫情来势汹汹,斯里兰卡重要外汇收入支柱旅游业遭遇灭顶之灾,200万斯侨民的侨汇也迅速减少。
加上俄乌冲突的外溢效应,让粮食、燃料分别依赖乌克兰、俄罗斯的斯里兰卡吃够了苦头,而这两个国家原本是斯里兰卡旅游的主要客源国。
经济危机逐渐变为人道主义危机
在大规模抗议的呼声下,斯里兰卡政府4月3日宣布重大改组,除总统戈塔巴雅、总理马欣达留任外,内阁26名部长集体辞职,包括马欣达之子纳马尔·拉贾帕克萨。
然而,到了5月,形势进一步恶化。
其一,斯里兰卡通胀率到了创纪录的39.1%,民众急需的食品类通胀率升至57.4%。经济危机,已逐渐转变为人道主义危机。
斯里兰卡不得不呼吁邻国提供粮食援助,向南盟运营的粮食银行申请10万吨食品捐赠或补贴。
其二,斯里兰卡外债已突破510亿美元。因未能支付两笔共12.5亿美元国际主权债券的利息,该国出现独立以来首次主权债务违约。
局势崩盘的最后一根稻草
随着亲政府和反政府抗议者间的冲突越来越暴力,马欣达不得不在5月辞去总理一职。
接替他的,正是斯里兰卡政坛的传奇人物、73岁的维克拉马辛哈。他这次临危受命,也是戈塔巴雅的折中之举。
6月22日,维克拉马辛哈宣布,斯里兰卡的经济已完全崩溃。国家宣告破产,将陷入深度衰退,危机至少持续到2023年年底。
7月9日,全世界注目的一幕发生了——大批愤怒的反政府抗议者突破了警方防线,冲入总统、总理官邸及私宅。他们跳进泳池泼水,躺在床上打滚,并纵火泄愤。
作为临时“救火”的总理,维克拉马辛哈不得不低头。他表示,愿为组建保证占议会多数的跨党派政府让路而辞职。总统戈塔巴雅也承诺辞职。
至此,斯里兰卡的政治危机,迈向另一个阶段。
◆走出困境,还需多管齐下
短期内可与债权国家商量延迟偿还
除了寻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救助,斯里兰卡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短期而言,对于到期的主权债务,斯里兰卡可以通过与债权国家商量延迟偿还或者减免利息的方式进行有效的债务重组,以减轻现阶段面临的债务偿还压力。面对收入锐减,斯里兰卡应削减开支,应对通货膨胀,斯里兰卡银行需要加息,防止货币进一步贬值等。
“斯里兰卡要走出危机,根本上还是要进行经济结构改革。”许利平说,不能完全依赖四大外汇收入,还可以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发展临港工业园或者是转口贸易等,在国际援助给斯里兰卡“输血”后,斯里兰卡还需要自己“造血”。
目前,斯里兰卡除了在国内实施缓解经济危机的措施,还积极寻求国际援助。据BBC报道,世界银行已同意向斯里兰卡提供6亿美元贷款,印度也已承诺提供19亿美元,并可能额外提供15亿美元的进口贷款。此外,七国集团已表示将就斯里兰卡债务减免提供帮助。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7月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有关提问时表示,作为友好邻邦,中方始终密切关注斯里兰卡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一直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为斯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帮助。中方愿同有关国家和国际金融机构一道,继续为斯应对当前困难、缓解债务负担、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分期付茶”或许能缓解外汇短缺压力
茶叶是斯里兰卡最主要的出口产品之一,也是该国重要的外汇收入来源。2021年斯里兰卡茶叶共出口创收13亿美元(约合88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全国有100万人直接或间接地从事茶叶相关的行业。
去年12月,斯里兰卡宣布与伊朗达成协议,内容是用茶叶来偿还伊朗2.5亿美元的石油债务,通过每个月送去价值500万美元的锡兰茶来还债。目前斯里兰卡的外汇储备已经见底,因此,“分期付茶”或许能缓解斯里兰卡的外汇短缺压力。这是斯里兰卡有史以来首次以茶叶解决与外国的债务,锡兰茶从此被赋予了新的使命。
未来主要看美国与印度的联合作用力
无论谁来接手,第一要务是带领国家走出困境。
《纽约时报》预计,到2022年年底,斯里兰卡需60亿美元来购买燃料和其他必需品。在资不抵债的局面下,借助外力缓解危机,成为一种必然。否则这个国家将陷入持续动荡,沦为真正的“印度洋眼泪”。
分析认为,未来主要看域外国家美国与域内国家印度对斯里兰卡的联合作用力。印度或借此机会重新平衡与斯里兰卡的关系,获取更多政治利益。
新加坡《联合早报》提醒,斯里兰卡的遭遇并非孤例,而是这波全球能源和粮食危机启动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中,第一张倒下的牌。亚洲区域遭遇类似困境的国家,还包括孟加拉、缅甸和老挝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警告,近1/3新兴市场国家和近2/3低收入国家,正在或即将陷入债务困境。
(信息来源:新华社、澎湃新闻网、新京报网、环球网、第一财经网、中国新闻网微信公众号、红星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