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报记者 潘婷婷 见习记者 刘迅 通讯员 赵铭婕 摄影 李子逸
在南浔区果蔬高新科技孵化园,园区基地无土栽培、数字化管控种植的甜瓜、小番茄、黄瓜、玉米都成熟了。负责人余志引忙得不可开交,原本一直以来做农业装备的他,接手基地运营管理,为了给果蔬找销路,杭州、湖州两地奔波。
眼下是玉菇甜瓜口感最好的时候,瓜棚里还有4000多只瓜都已经成熟,但赏味期很短,只有十来天,“吃过我们的瓜,就不想吃别的了。”他找到每日商报“每满生活”平台,希望让大家知道他是怎么用高科技种植果蔬,同时,还能给大家带去一些好吃的果蔬。
拥有120多项专利 与浙大、省农科院合作推广现代农业技术
记者从杭州市区出发,驱车一个半小时来到位于湖州南浔旧馆街道北港村的湖州南浔区果蔬高新科技孵化园。
该孵化园有169.8亩,进入基地,一栋栋现代化的连栋大棚,一排排智能化的喷淋灌溉设施,错落有序地排列田间,甚是壮观。
这是“杰力惠”与南浔区政府共同打造的高新科技农业孵化示范园。
提起“杰力惠”,大众可能不大知晓,但它其实在浙江农业圈小有名气,主要是做设施农业装备-玻璃温室、连栋钢架大棚等。
这家公司是杭州拱墅区康桥街道的一家企业,公司负责人余志引,有很多重“身份”,不仅是高级农艺师,是拱墅区康桥街道新联会会长,还是浙江省农业设施装备与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
余志引曾在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多年,2013年,他创办“杰力惠”,从事农业装备相关技术开发工作。
公司拥有120多项农业装备专利,被评为国家高新企业、农业龙头企业、浙江省科技企业、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旭日计划”企业,参与多项浙江省重大科学研发专业项目,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奖等。
2020年,在南浔政府的牵头下,“杰力惠”来到此地建立了公司自有的农业基地,从去年7月开始种植各类蔬果。
余志引说,做了那么多年的农业装备,公司到了转型的时候,要有一个深耕农业领域的展示窗口,而南浔区政府抛来的橄榄枝,不谋而合。
他表示,一方面运营基地,可以优化农业设施开发技术,提升自己产品的品质,另外一方面,他想积累农业装备所积累的数据,让企业更扎实地服务企业、农户,让更多的人看到机械化、科技化带给农业的进步,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目前,这里已经成为浙江大学科研合作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农艺师学院实训基地,为莘莘学子提供实训平台。
践行社会责任助力共同富裕也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前不久,康桥街道举办的“同心话共富·新阶层圆桌会”活动中,余会长从“设计、技术、销售”等方面进行分享,就如何激发现代农业技术的设计灵感、创新现代农业技术、销售推广现代农业产品等提出经验做法,以现代农业技术推动共富畅谈独特见解。
不用人工浇水施肥 170亩的果蔬基地只需要两个人管理
进入园区的玻璃温室,室内空无一人,棚内的黄瓜,种植在半空中,根是种植在一袋袋的椰糠种植包中,一根根输送管道给它们灌溉施肥。
“每个小时,这些滴灌会定时定量给这些黄瓜浇水施肥。”公司销售经理朱玉美介绍,这些黄瓜还不用人工浇水、施肥,这些水肥是提前混合好,通过系统控制,完成灌溉。
朱玉美说,园区已经建成数字化管控中心,水肥一体化车间,高端玻璃温室,无土栽培示范展示区(立体水培蔬菜区、椰糠番茄无土栽培区),全自动育苗工厂,组织培养实验室、种植试验区和推广种植区。
“园区的日常管理通过数字化平台管理,不仅提高了产量、品质,而且种植更加科学。” 朱玉美说。
技术人员现场演示了一番,他拿出手机,登入线上平台,开始操作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几分钟后,营养液通过运输管道精准地输送到一排排的黄瓜藤根部中,整个画面科技感十足。
“通过数字化管控系统,约170亩的园区,我们只需要两个人管理。”
在园区的各个地方,记者看到安装了大量传感器设备,用来监测园区内温湿度、光照指数、EC值、PH值等,这些在园区的数字平台上,都可以做到一目了然,精准监控。
大棚内的各类传感设备,会把棚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和外界的天气结合在一起,通过系统运算后,自动控制室内的开窗、通风、保温、遮阳以及作物的管理。“该施多少化肥,该浇多少水,是否通风,系统都会根据环境自动调节。”
无土培植出来的果蔬品质怎样呢?朱玉美告诉记者,相比传统的种植方式,无土栽培的果蔬病虫害会更少,而且产量更高、品质更稳定。以黄瓜为例,棚内种植了两个品种,一种是常见黄瓜、一种是水果黄瓜,它们每亩的产量,是传统种植的两倍,果形更好看,大小均匀。
最佳赏味期只有十来天 4000多个玉菇甜瓜滞销
目前,园区有甜瓜、小番茄、黄瓜、玉米等农产品,这些蔬果都已经成熟,长势喜人,基地里瓜果飘香。
这些农产品的来头也不小,它们都来自于省农科院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品种,并按照科研标准进行种植管理。
“我们90%农产品的种子都是省农科院提供,他们的专家还会提供技术指导。”余志引说,基地的农产品更多的是为了做科研项目,没预料到今年的产量会这么好,这既让人高兴,也让人担忧。
余志引此前并没有做过农产品销售,比较缺乏经验,现在瓜果大量成熟,主要是给明康汇、叶氏兄弟果业等农蔬超市供货。
眼下让他比较心急的是,大棚内还有4000多个玉菇甜瓜,甜瓜的最佳赏味期比较短,只有十来天,如果滞销,这些瓜就要烂在地里了。
“我们种植的玉菇甜瓜是现在市面上最甜的甜瓜品种,这么好吃的甜瓜烂在基地太可惜了。”余志引告诉记者,为了保证品质,甜瓜都采用一藤一瓜模式,每一个藤蔓上只让生长一个瓜。这样种出来的甜瓜皮薄、多汁、肉嫩、甘甜。
记者在现场随机测量了下甜瓜的甜度,都超过15度,尝了尝味道,果肉绵延易入口,汁多蜜甜。
这次余志引找到“每满生活”平台,希望我们能帮忙吆喝一下甜瓜,并给出了优惠价。平台上架的甜瓜一箱有2只,重量不少于7斤,价格是63元。
为了给平台的粉丝送福利,现在至6月19日购买甜瓜的小伙伴,打9折销售,还送1斤水果黄瓜给大家。
此外,基地所种植的来自省农科院研发的科糯2号糯玉米也已成熟,记者在现场采摘后,将其隔水煮了15分钟后,试吃了下,口感很赞,玉米有些淡淡的清香、汁水充足、糯中带着甜。我们就赶紧将这款玉米上架平台了,现摘现发,规格是带皮5斤,个数有8到10个,售价34元,最近的一批预计6月23日采摘发货,想买的可以耐心等一等。
“此前,我们并没有做过电商形式,都是农超直接来拿货,没有快递费的。”余志引说,走电商渠道,一定要保证产品品质,他不仅定制了泡沫箱,还联系到顺丰,这些快递成本差不多要24元,快递成本较高,象征性收取一些快递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