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你“依法带娃”了吗? 如何依法带娃?家长需要做哪些改变? 听听这些杭州家长怎么说 商报记者 严斐 夏莹 徐敏月 张倩雯 上周是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家庭教育法》)规定,每年5月15日国际家庭日所在周为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 多年前,电影《刮痧》曾引起东西方文化教育差异和冲突讨论。中国人一般觉得,在孩子犯错时教训孩子,是家长的职责,更是爱的体现;但在西方的观念里,你即便是“刮痧”治病把孩子弄得满是伤痕,也是违法行为,是要被剥夺监护权的。 电影上映2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人也需要“依法带娃”了。 《家庭教育法》是我国首部关于家庭教育的专门法律,一方面意在解决家庭教育本身所存在的养而不教、教而不当等突出问题,意在对家长的家庭教育行为进行正确的指引和必要的规范;另一方面则为了满足家长强烈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需求,以解决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难以有效供给这对供需矛盾,以法律制度的方式,为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能力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 家长们都了解家庭教育促进法吗?他们又是怎样理解“依法带娃”的?记者随机采访了11位中小学生的家长,发现大多数家长都知道并关注最新颁布的《家庭教育法》,也知道以后家长都需要“依法带娃”,但多数家长对法律的具体细节并不清楚。少数家长对这部新法律了解较多,主要是因为曾参加过学校组织的专题讲座。 六年级孩子家长 职业:小学老师 期待法律可以规范家庭教育 解决宠溺等问题 我是一名小学老师,也是六年级男生的家长,不管是站在职业的角度,还是站在家庭的立场,我都认同依法育儿。 不过,家庭教育法的施行肯定还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目前在家庭教育中,我看到很多家庭因为隔代教育和父亲教育缺失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过度宠溺、缺乏安全感等等。如果家庭教育法的施行,能让家长们更重视家庭教育,父母能多陪伴孩子,并时刻谨记为孩子树立好榜样,或许就能大大改善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家长必须承担起 “依法带娃”的责任 我目前全职在家,对于家庭教育法,稍微有点了解,但并不是很全面。我个人理解应该是:有明确的执行机构。在教育行政部门下设有家教中心来指导家庭教育活动,或成立专门机构,另外学校也被列为家庭教育主体。比如,现在学校经常推荐一些家庭教育课程,也会动员优秀家长分享一些育儿经验,这样就能更好地指导家庭教育工作实践的顺利发展。 对于依法育儿,我肯定是认同的。依法育儿必须做的是以下几方面:首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多鼓励孩子;其次家长要与孩子共同学习,要学会尊重自己的孩子;最后要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起榜样。同样,不能做的是以下几方面: 首先不要把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攀比;其次不要老是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最后不要经常给孩子灌输很多大道理,导致与孩子之间产生代沟。 “没有教育不了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这句话我很认同,作为父母就应该学会自我修炼,学习更多育儿知识,才懂得与孩子换位思考,才懂得尊重、信任自己的孩子。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所以我们家长必须承担起“依法带娃”的责任。 一年级孩子家长 职业:物流经理 子女教育是“家事” 也是“国事” 我是一名物流经理,同时也是一年级小学生的家长。我知道家庭教育法,也认同依法育儿。为了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还特地查看了各种资料。这个过程中,我了解到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了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并规定了家庭教育的内容。 我认为,为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或许将改变过去不少家长“靠经验养孩子”的做法。如果以前认为子女教育是“家事”,那么现在就要慢慢转变观念,要把家庭教育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国事”来对待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所以每个家长都该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培养孩子好的习惯、正确的“三观”,才能完美自己的小家,让社会成为孩子的“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