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叶歆 通讯员 宓铭芳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开始。“孟夏之日,万物并秀。”立夏后温度升高,雷雨增多,农作物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旺盛生长。
民谚有云:“立夏尝三鲜,疾病不缠身。”故而立夏时节的饮食核心为“尝鲜”。蚕豆、豌豆、樱桃、鲥鱼……一起跟着杭州市一医院集团瓶窑院区(余杭三院)主治中医师高立平,品尝立夏美食的鲜滋味。
立夏鲜尝初夏美味
高立平建议,立夏时节温度上升,人们会觉得心烦气躁,食欲下降,所以立夏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清心降火为主。“立夏素有‘尝三鲜’的习俗,人们除了品尝时令蔬菜的鲜美,还有美好的祝愿,以求健康吉祥。”
·蚕豆
立夏以后正是青蚕豆上市的时节,在农村不少人家会将蚕豆跟大米饭一锅煮,称为“蚕豆饭”。高立平介绍,蚕豆在王祯的《农书》上有“百谷之中最为先登之物,蒸煮皆可食,代饭充饥”之说。所以每年五月蚕豆成熟,许多人家拿蚕豆当菜又当饭。
蚕豆入口软酥,沙中带糯,柔腻适宜,美味可口。无论当菜吃,还是当“闲食”吃,都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黄瓜
黄瓜入药史载于《本草拾遗》,有生津止渴,除躁解暑,利尿消肿之效,故黄瓜非常适合夏天吃。
高立平说,黄瓜含有较多的果酸、果胶和丰富的纤维素,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并促进肠道中腐烂食物的排泄,去脂瘦身,预防便秘。
·苋菜
苋菜是立夏时节的时令蔬菜,民间有吃完苋菜,菜盆里留下红红的汤汁,讨的是“红”运当头的彩头的说法。
李时珍《本草纲目》说:六苋,并利大小肠。治初痢,滑胎。苋菜具有清热解毒、收敛止血、消炎退肿、治疗下痢之功效,对于湿热所致的赤白痢疾及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目痛、咽喉红肿不利等,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杏子
5月是杏子上市的季节,鲜杏的维生素C含量很高,这是一种抗氧化剂,有助于身体内铁元素的吸收。高立平介绍,杏子是维生素B17含量最多的水果,维生素B17是极有效的抗癌物质,因此杏可以防癌抗癌。但杏子吃多了有可能造成腹痛、腹泻,因此肠胃病患者不宜食用,普通人每天吃杏最好也不超过10个。
·枇杷
《本草纲目》说枇杷有止泻下气、利肺气、止吐逆、主上焦热、润五脏的功效。同时,枇杷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果胶、胡萝卜素、苹果酸以及维生素A、B、C等营养素。
“胡萝卜素可保护视力、保护肌肤,果酸、柠檬酸能开胃促进消化。其中含有的苦杏仁苷还能润肺、止咳、祛痰,治疗各种咳嗽。”高立平说道。
·樱桃
樱桃是“立夏三鲜”之一,有补中益气、祛风胜湿的作用。主治病后体虚气弱、气短心悸、咽干口渴及风湿腰腿痛等疾病。
高立平介绍,樱桃含铁量高,每百克樱桃含铁量多达5.9毫克,是各种水果之首。常食樱桃可促进血红蛋白再生,防治缺铁性贫血。樱桃还含有花色素、花青素、红色素等,它的抗氧化作用比维生素E更强,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助尿酸排泄、缓解痛风引起的症状。
·鲥鱼
作为“水三鲜”,鲥鱼的脂肪含量很高,几乎居鱼类之首。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对防止血管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大有益处。鲥鱼的鳞片还有清热解毒之功效,能治疗疮、下疳、水火烫伤等症。
立夏不止生机勃发,还有美食不容错过
万物繁茂的立夏,不仅充满着欣欣向荣的惬意景象,也是品尝美食佳果的好时节。高立平主任也向居民们推荐了几道经典的“立夏菜谱”,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学着试一试。
·立夏饭
用料:笋丁 75克、豌豆 75克、咸肉丁 50克、糯米 75克、大米 75克、油适量、盐适量。
做法:
1、首先将糯米大米混合淘洗,沥干水分后放在一旁备用。这个过程能让米粒适当吸收水分,煮出来会更软糯。春笋、咸肉切丁,鲜豌豆备好;
2、烧热炒锅,倒少许油,先煸香咸肉丁;
3、接着下笋丁和豌豆翻炒均匀,撒少许盐;
4、将炒好的笋丁咸肉豌豆,和糯米大米一同放入电饭煲,加水,到刚刚好没过食材就可以了;
5、和正常煮米饭一样,按下开关煮饭即可。
·清蒸鲥鱼
用料:鲥鱼一条、鲜笋50克、酒酿100克、食盐10克、白糖10克、料酒50克、火腿片、小葱适量。
做法:
1、将鲥鱼处理好后清洗干净,铺平在盘子上;
2、在鲥鱼身上抹上食盐、白糖,倒入料酒、酒酿,铺上姜丝、火腿片、笋片;
3、将鲥鱼放入蒸锅中蒸15分钟;
4、煮熟后撒上葱花,用热油淋浇,激发葱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