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里还有鱼

2022-04-30

商报记者/每满记者 侯惠惠

摄影/视频 梁孟澄 侯惠惠

实习生 刘卓黎

手绘 章丹丹

东山农贸市场,爱的人很爱,觉得这里的菜好。一连逛了好几家蔬菜摊位,本地杭茄、番茄、尖头兰包、韭菜……菜码得整整齐齐,很水灵,一看就是新鲜货。程阿姨在东山卖了二十多年菜,“不好的菜我都不进的,现在我每天都是夜里十二点去进货。”程阿姨摊位上,茄子和小米辣,最近卖得不错,刚上来的本地茄子,9元一斤,小米辣30元一斤,相比前段时间的50、60元一斤,便宜了将近一半。

往里走,还有一家叫“南北调味”的副食品店,酱油、辣椒酱、快手料包、满满当当地摆在货架上,但却不乱,让人有种“家里有粮,不慌”的感觉。章阿姨的店里,还有样宝贝——粽叶。“快到端午的时候,买的人可多啦,还有人专门来我这里买粽叶的。”

豆腐摊前,围了不少人。13元一斤的油豆腐,颇受欢迎。摊主沈瑶在店里招呼着客人:“我们家的油豆腐大家都说好吃,烧菜不容易散,给你拿多少?”除了油豆腐,摊上的嫩豆腐也不错。4块钱一块的豆腐,一板十来块,沈瑶说:“我们来这里十七年了,一般都是我老公做好,我来卖,豆腐我们一天能卖五六板。”热天买块回家做一道小葱豆腐,或者做个清爽的油豆腐青菜汤,味道肯定很美。

东山农贸市场的常客赵阿姨很热情地推荐这个她最喜欢的菜场:“你看我买的这个桃子,就保准好吃的,要是有孩子,还可以叫里面卖鱼的给你切宝宝鱼片,薄还没刺。我们这个菜场啊,你慢慢找,有好货!”

“早上7点来有的挑!” 西湖鱼亭现在有售 鲫鱼、白条、鳜鱼

每次在西湖边逛,偶尔看到鱼跃,都会惦念起东山农贸市场的西湖鱼。在东山农贸市场的西湖鱼亭,潘阿姨早上六点多就会开门迎客。“一般七点多来,最有的挑了!”潘阿姨说。

西湖鱼亭的鱼,每天从西湖里现捞,捞到什么店里就卖什么,就像是开盲盒。这段时间,店里鱼的种类比较多。20元一斤的包头鱼、70元一斤的汪刺鱼、40元一斤的鲫鱼,还有步鱼、甲鱼、鳜鱼、白条、螺蛳青等等。

一个吃货的素养,就是在鱼还在鱼缸里时想好怎么烧它。白条身上盖几片薄火腿,放姜丝和豉油清蒸;螺蛳青的尾巴单独做道“红烧划水”;去豆腐摊上拎块嫩豆腐,和鲫鱼一起做个鲫鱼豆腐汤,出锅前撒点葱花,想想就馋。

包头鱼、汪刺和布鱼,也是好货。包头鱼头滚汤,身子拿来做熏鱼;汪刺做个家烧或者和老豆腐一起做个锅仔,也是极鲜的。

潘阿姨说,店里年轻人来得也多,一般早上九点到十点生意最好。有个常来买鲫鱼回家烧汤的大伯说:“这里价格是贵些,但是这西湖里的鱼啊,吃了你就忘不了。”

每个逛菜场的人,心里总有他的好货,来了就直奔而去。得空了,来荡荡东山农贸市场,找找你心里的好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