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记者 徐敏月 严斐
连续两周,由上海宝山区图书馆、非吼叫妈妈俱乐部、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等单位主办,杭州图书馆等单位参与协办的“阅读光耀家庭——儿童文学作家带你读春天”活动,邀请到了知名作家郑春华,以及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班马,在线上与孩子们分享阅读与写作的那些事。
郑春华曾创作《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屋檐下的腊八粥》《小卖部门前的七只猫》等儿童文学作品,她认为,带着爱和感动创作,才能写出好作品。直播时,郑老师不仅分享了自己的写作故事,还通过实例告诉孩子们:一个好故事可能只来源于一个突然的想法,但是要想写好这个故事,需要从生活中积累素材,需要体现作者的内心,需要能先感动自己。
作为知名儿童文学作家,班马出版有各类作品和学术专著十余种,《六年级大逃亡》就是他写的长篇小说之一。班马老师通过分享自己刻骨铭心的深阅读经历,告诉孩子们如何通过深阅读,拓展自己的精神新边疆,并推荐对自己影响很深的一本书——《孤筏重洋》。
从两位作家的分享中,商报小记者们收获不少写作灵感,也立下了自己的小目标。比如小记者董明朗打算多读动物小说,多从生活中观察狗和人的世界;小记者裘钰清反思了自己的学习状态,计划在专注方面多下工夫,改正自己的缺点。
梦想,可以慢慢靠近
“发现”和“呈现”,是通往作家之路的秘诀,这是我在郑老师的讲座上学到的。
从大班开始,妈妈就让我开始自主阅读,一年里我能看上百本中外名著。书看得越多,我就越想成为一名像丹尼尔·笛福那样的作家,创作出像《鲁滨逊漂流记》那样的优秀作品。
但是我却从没想过如何去实现梦想。这次,我在郑老师的讲座上找到了答案。
郑老师以她创作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小卖部门前的七只猫》等为例,告诉我们作品是心愿的满足,是情感的表达,是生活的发现,是理想的呈现。作品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创作,写一部作品就是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看完直播后,我萌生了新的想法,想以新的方式呈现对小白的思念。在这之前,我会像郑老师一样,多读动物小说,多去生活中观察狗和人的世界,探究狗狗们的内心。我的梦想,我会慢慢靠近你。
商报小记者(长青小学)董明朗
生活、阅读是创作灵感的来源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听了儿童作家郑春华老师的讲座,我对这句话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感悟。
在郑老师的经典作品《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中,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原形都来自于她的儿子和孩子的爸爸,其中纸房子的故事就是发生在她家里的真实故事。但是作品又不仅仅是生活。郑老师在现实生活基础上进行再加工,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足,对生活的向往和愿望通过作品呈现出来。
郑老师还说,她写的《小卖部门前的七只猫》一书中的故事也是来源于生活。之前,她家养了一只猫,不经意间,这只猫给了她感动,然后她开始真正关心猫的世界。她还发现一所职业学校的小卖部门前有好几只猫,很有爱心的学生们轮流去喂养它们,这又让她来了灵感,写下了《小卖部门前的七只猫》这个精彩故事。
郑老师告诫我们,平时写作一定要积累素材,多观察,多思考,一些生动有趣的事都可以存在脑子里,或记录在笔记本上。其次,一定要多阅读,只有大量阅读,打开情感,才能让自己进入到角色里。
商报小记者(金沙湖实验学校)吕璟远
春天的故事
在屏幕上看见郑春华老师时,心里格外激动,因为她就是我最喜欢的动画片之一《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作者。
郑老师给我们讲了《小卖部门前的七只猫》的创作过程。她提到,这个故事是根据她在一所学校小卖部所看到的七只猫咪创作的。她说,刚开始是想写一个故事来探究猫的世界,在开始寻找猫的故事后,她在一所学校的小卖部看见了七只猫,看到了孩子们给予猫的温暖,就改变了想法,想要创作一部描写人与猫之间互帮互助的故事。她强调,写作一定要和生活息息相关,才能写出感人的作品。
郑老师真诚的生活态度,在这样的春天里打动了我,让我和小读者们感受到了共鸣。
商报小记者(长青小学)李菁
专注才能写好书
有一次,郑春华老师沉浸于写作,忘了去接儿子放学。当她想起时,天已经黑了。她急忙打开门,发现儿子就坐在门口。“你怎么不按门铃?”郑老师问儿子。“我都按好几次门铃了。”儿子觉得很委屈。
郑老师是《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小卖部门前的七只猫》等故事的作者。她给我们举了几个有趣的例子,告诉我们专注才能写好书。除了忘记接儿子放学之外,她还因为写作而忘记自己在煮饭,把饭菜给烧焦。
专注才能写好书,其实学习同样也需要专注。想到平时在做作业时,做着做着就开始做其他事情,看来我还有很多缺点要注意改正。
商报小记者(长河小学)裘钰清
一只猫引发的灵感
郑春华老师介绍了她的新书《小卖部门前的七只猫》,听了感觉特别温暖。里面的猫就和人一样,有各自的名字,有属于自己的生肖,而且还都和蔬菜有关。
书里有一个故事让我很感动。七只猫为了保住小卖部不被拆掉,找到了开发商。原来,开发商小时候家里也养过一只猫。有一次过年,那只猫为了给主人叼一块肉回家而被肉店老板打伤。我听了难过得想哭。猫和人之间有很多温暖的故事,郑老师就是因为在观察猫的生活时看到了学生们给小卖部的猫喂食而产生了创作灵感。
杭州图书馆“太阳风”文学社(采荷三小)李铭
写作源于生活
郑春华老师说,写作的过程是快乐、让人陶醉的。一次,她儿子放学,本应该去接儿子,结果因为沉迷写作而忘记了,想起来后出门,发现了坐在门口的儿子。她问儿子怎么不按门铃,儿子却说,我已按了多次,你没听见。这说明了老师在写作过程中是全身心投入的。
记起有一次我在写日记,沉浸在一次好玩事件当中,妈妈叫了我好几遍,我却坐在那里发笑。妈妈就大声问:“你没事吧?”当时的我是带着愉悦心情在记录生活。
老师又说,写作源于生活,可以写出你想要的,你可以自己在作文里构想出自己的世界。如老师新出的书《小卖部门前的七只猫》,因为老师自家曾养过猫,才深有体会。
我想到了自己。有一次参加足球比赛,上半场我们被打了个0:3。在休息时间,教练开始鼓励我们。我们没有放弃,顽强拼搏,打成了3:3,最后点球赢了。为了记录这次印象深刻的比赛,我用心写作,真正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感。语文老师最终给我的评价是:很好!内容生动形象,表达了真情实感。
写作并非难事,留心观察身边每件琐事,用心去写,相信你也能成为一名小作家。
商报小记者(袁浦小学)何志宁
郑春华老师的“写作秘籍”
每个人都想写好文章,但究竟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文章?《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作者郑春华阿姨把她的“写作秘籍”传授给了我们。
当有同学问道:“您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最难忘的事情,真的很多。”郑阿姨思考一会后说道,“有一天,是在我写《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时候,我儿子还在上小学,本来是我要去接他的,但我在创作的时候真是废寝忘食,天黑了都不知道。搁笔之后才发现,唉,天都黑了,呀,我儿子忘记去接了……”听得我脸像个充气的气球一样鼓了起来,使劲憋着笑。
这还没完,主持人萧萍老师又说了一声:“嗯,听说有些作家在写作的时候如您说的废寝忘食把锅都烧穿了,您有没有过啊?”“我有过,我有过的。”郑阿姨笑着回答道,“这焦的味道已经出来了,但是就像没有闻到,好像你进入写作后就像进入了另外一个层次另外一个世界一样。”“嗯,就像您所说的,如果真的爱写作,会把锅烧穿的。”主持人萧萍老师笑着开了个玩笑。这个玩笑一下子让直播间欢乐起来,我也忍不住哈哈大笑。
这节课让我得到了“写作秘籍”——把锅烧穿,哦不,是写作写到废寝忘食,才能真正写出好作品。
杭州图书馆“太阳风”文学社(天成教育集团)董鑫洋
长篇书籍与沉浸式阅读
儿童文学作家班马老师的讲座中,有个话题我很感兴趣——通过长篇书籍的阅读可以达到深度沉浸。我以前以为不管是什么书,只要认真看就是沉浸式阅读,听了讲座后,才知道阅读长篇书籍可能更容易达到沉浸式效果。
我回想了一下,当我看弟弟的幼儿绘本时,大多数时候我只是眼睛扫过页面,并没有思考,或是沉浸进去。当我看《三国演义》时,我会思考人物关系和发生的故事,还会思考人物的性格特点,甚至还会结合上下文进行对比思考,情绪也会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起伏波动。
也许,沉浸式阅读会让我的脑子变得更聪明哦!
杭州市图书馆“太阳风”文学社 (春晖小学) 李臻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