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明月耀三台

2022-04-27

我之前对于谦不太熟悉,只读过他的《石灰吟》,通过鹤矾老师的讲解,我被于谦的爱国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他,双手扶明光日月,一心救国壮山河,为了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他不顾自己的安危,丝毫不担心自己的前途,为百姓伸张仗义,得罪权贵。他,两袖清风昭万世,一轮明月耀三台,于谦自己的生活很简单俭朴,所居住的房子仅仅能够遮挡风雨,明代宗赐给他西华门的府第。他却说:“国家多难,臣子怎么敢自己安居”,心中却记挂着百姓的吃水的井,休息的亭子。

我终于能够理解,为什么于谦能够写出“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样的诗句,我要向他学习,做一个正直、爱国的人。

商报小记者(杭州市卖鱼桥小学)宁树声

缅怀民族英雄于谦

赖社稷之灵,国已有君,自分一腔抛热血;竭股宏之力,继之已死,独留清白在一身。于谦祠外,“丹心托月”牌坊上的这副对联可以说是概括了于谦的一生。

于谦生于1398年,是明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少年时期刻苦读书,志向高远。永乐十九年,考取辛丑科进士。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后升任兵部尚书,负责筹划京师防御。他为官刚直不阿,辅助朝纲,铲除奸党,一心为国为民。

于谦一生清廉,从未想过用官位来谋钱财,被抄家时家里最珍贵的是皇帝此前赏赐的衣服。很多文人有感于于谦的伟大、悲壮。赤手挽银河公自大名垂宇宙,青山埋白骨我来何处哭英雄?这不正是对“赤手擎天”英雄于谦的缅怀吗?

商报小记者(大禹路小学甲来路校区)朱沛琳

祭拜于谦

于谦的故事从鹤矾老师的口中娓娓道来,他的形象也越来越立体化,跃然眼前。土木堡之变,于谦镇定沉稳,另立新帝稳住大局;组织力量,发起北京保卫战,抵御瓦剌大军;合议后,积极备战,守护边境安宁;最后遭诬陷喊冤被害……我仿佛已经穿越到了明朝,正听从于谦的指挥而冲杀战场。

于谦,不仅是一个民族大英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个文学家。他在《石灰吟》中写道,“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他在《入京》中写道:“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这些都无不体现着他那种爱国、忧国的情怀。

如今,于谦的忠烈被千门万户相传,不畏牺牲、一心为国、忠于国家的精神也将世代被人们传诵。

商报小记者(丁信小学)叶亦轩

缅怀于谦

鹤矾老师怀抱鲜花来到位于杭州市西湖区三台山,西湖乌龟潭畔的于谦祠。这里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场别开生面的线上课程,让我们了解到于谦的生平事迹。

白墙黑瓦,朱红大门,于谦祠门头上用隶书庄严地写着“于忠肃公祠”五个大字,匾额上的“百世一人”更是对于谦历史功绩的高度认可,这里还有很多后人写的楹联,比如林则徐所撰:“公论久而后定,何处更得此人”等。

张苍水也曾赞颂他: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杭州图书馆“太阳风”文学社 社员

浙大附小 三年级 孙奕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