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叶歆 摄影 梁孟澄 邱仁森
五一小长假即将来临,又到了游山玩水感受大自然的好时刻。但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我们务必要遵循非“必要不外出,减少人员流动”的原则。
既然不能远足拍摄美丽风光,“潮爸妈”栏目特别邀请了本报两位摄影记者,教大家如何利用手机,在家就能拍出大片既视感。
足不出户来场“大片秀”,在家也能“乐翻天”,“潮爸妈”们快来一起学起来!
黄昏拍摄技巧
@三木:黄昏时段是拍摄剪影的绝佳时段,能突出被拍摄物光影、轮廓的美感。但黄昏时段的光线变化较快,拍摄时要抓住时机。
摒弃传统的拍摄思维,尝试多角度、多类型拍摄,大胆创新,不放过生活中的任何“美”。
@登登:黄昏时段的光影很美,能拍出唯美的画面和意境。要利用好光影关系,拍出氛围感的照片。适合文艺、故事感主题的照片拍摄。
风景拍摄技巧
@三木:在画面下方三分之一处,利用前景遮挡物,不仅可以让拍摄的照片有景深感,突出画面效果,还能增加照片整体的趣味性。拍摄风景时的时间选择也很重要,千万不要选择12点至16点光线最强烈的时段,尽量选择清晨光线柔和时拍摄。
@登登:在拍摄风景时,构图要平整,避开杂乱的人群。整体画面可以采用对称、对角线、中心构图方式。同时也需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善于寻找生活中的美景,合理利用自然条件(倒影、光线等)拍出绝美自然风光。
人物拍摄技巧
@三木:不同的角度拍摄人物,会给人不同的视觉效果。仰拍能突出人物的高大形象,适合与身后雄伟的建筑物一起拍摄;水平拍摄适合拍人物特写,更能突出人物气质;如果想进行创意摄影,拍出的照片更有趣味性,可以采用俯拍。这也适合在花海、丛林等低角度拍摄,增加人物的身临其境感。人物拍摄还需注意画面整体空间的留白,交代人物与环境的关系,突出意境感。
@登登:拍摄人物时,可将手机向后倾斜5度,会拉伸整体画面,适合拍出又细又长的大长腿;俯拍人物会显脸小,但是要注意俯拍角度不能太过,不然会显头大;不要背光拍摄,脸不仅会显黑,还没有美感;衣物搭配要与背景环境相适应,例如在花丛中拍摄时尽量选择干净纯色的衣服,利用色彩对比突出人物重点。
静物拍摄技巧
@三木:拍摄静物时,要善用小饰品丰富画面的层次,增加画面的色彩对比,提升画面的整体平衡性。在构图时,可以运用大小对比、清晰模糊、线条层次来增强照片画面的纵深感,能使静物表现出立体深渊感。
@登登:合理利用物品与环境、物品与空间的关系,增强画面的视觉效果。拍摄静物时,尽量选择纯色背景,突出要表现的物品。选择的配饰色彩、形状等也要与主体物品相类似,增加整体画面的协调性。